-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
>
女人的胜利
-
>
崇祯皇帝【全三册】
-
>
地下室手记
-
>
雪国
-
>
云边有个小卖部(声画光影套装)
-
>
播火记
三国演义-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下-典藏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5386687
- 条形码:9787535386687 ; 978-7-5353-8668-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三国演义-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下-典藏本 本书特色
数千年来,人类有幸拥有了这些*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幸福花园。我们应该世世代代守护着它们,使这缕书香薪火相传、延绵不断。
三国演义-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下-典藏本 内容简介
《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上)(典藏本)》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描述了从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 他依据陈寿《三国志》提供的历史线索和历史人物,博采裴松之对《三国志》补缺、备异、惩妄、论辩所保存的大量宝贵史料,吸取了西晋至元朝一千多年来民间传说的丰富营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的生活经历,发挥个人的卓绝艺术才能,纵横捭阖,巧妙驾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近一百年中浩瀚繁富的历史事件,完成了这部70万字的古典名著。 这部巨作,可以说是把历史演义小说推到了*高峰,对后世历史小说的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也给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数百年来,一直对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产生着影响。明代文人蒋大器在《三国志演义·序》中说,罗贯中这部书编写成后,立即就有人“争相誊录,以便观览”。
三国演义-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下-典藏本 目录
**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百十三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百十六回 锺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三国演义-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下-典藏本 节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馀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 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馀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 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支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馀,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日:“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 其人日:“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日:“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日:“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
三国演义-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下-典藏本 作者简介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他所创作的《三国演义(上典藏本)》(后世统称《三国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
三国演义:彩色插图版
¥6.9¥19.8 -
三国水浒与西游
¥4.4¥8 -
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精)/中国文学四大名著
¥23.8¥38 -
三国演义(上下)/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18¥39.5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孤独感
¥12.9¥30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精神内耗
¥12.9¥30
故事奇想树:狐说八道
¥7.0¥20.0课本绘中国连环画小学生读库孔雀东南飞/中国连环画小学生读库(课本绘)
¥4.5¥10.0手绘生活水彩植物
¥24.4¥78.0北碚生态气象服务探索与实践
¥10.9¥18.0林海雪原
¥69.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