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与海
-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
>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系列注音版:小妇人(九品)
-
>
名家经典:水浒传(上下册)
-
>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必备公式(备考2023)
-
>
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导读版)
-
>
经典阅读:青少年人文素养丛书--话本选
复活-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全译典藏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13106
- 条形码:9787100113106 ; 978-7-100-1131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复活-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全译典藏版 本书特色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首屈一指的大作家,他1828年出生于俄国图拉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852年,他24岁时,发表小说《童年》,从此走上了俄国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高加索的俘虏》《两个骠骑兵》《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哥萨克》《一个地主的早晨》《茨冈生活一页》《艾伯特》《琉森》《教育的果实》《黑暗的势力》《克莱采奏鸣曲》《十二月党人》等作品,是一个高产作家,以文名震动俄国朝野。特别是他还写了大量涉及政治和宗教的文字,如《我们应该怎么办?》《我的信仰是什么?》《上帝在你心中》《政府、革命者、人民》《两条道路》《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宗教,它的实质在哪里?》等。他于1873年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1900年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名誉院士。 列夫·托尔斯泰的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是1863年他35岁时动笔的,一共写了四卷,1869年,他41岁时,该长篇的*后一卷问世。这是一部描述1812年法国拿破仑侵略俄国*后被俄国军民击败的作品,构思宏伟、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动人,在战争小说方面,可称古今之*。曾被西方和俄国拍成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部小说在激励俄国军民保卫祖国、抵抗德寇入侵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1873年,他45岁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该小说于1877年他49岁时*后脱稿,发表后在彼得堡文化界引起轰动。这是一部描写贵族家庭生活和男女情爱悲剧的小说,可以说是他文学成就的顶峰,在19世纪的世界文坛中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优秀作品,多次被俄国和西方搬上舞台和银幕。 《复活》是作家继《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第三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于1889年10月他61岁时开始构思,1899年他71岁时才完成,前后历时十年,可以说是作家呕心沥血、竭智尽力、精益求精的力作,又是一部涉及俄国当时的政治和宗教的小说,题材惊世骇俗,发人深省;内容有劝人为善、改邪归正的作用。其问世的前后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检察官柯尼向托尔斯泰讲了一件他亲自审理的真实的案件:一个妓女被控盗劫,审判时有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在法庭充当陪审员。这年轻人忽然发现这名妓女就是他亲戚家的养女。他曾诱奸这个姑娘,使她怀了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这事后,把她赶出家门。姑娘生下孩子后把他送给育婴堂,她从此逐渐堕落,*后当了妓女。这个年轻人目睹此事,良心发现,决心以行动来补赎自己早年的罪过,他主动找到在法院当检察官的柯尼,说自己有造成这名女子堕落的良心、道德责任,因此他想同这个妓女结婚以赎罪。柯尼非常同情这个年轻人,但劝他不要走这一步,只要在各方面帮助这女子就可以了,何必与其结婚呢,这事对双方都不合适。年轻人很固执,不肯放弃自己的主意。但没想到婚礼前不久,那妓女竟得伤寒症死了。 这故事感人之处在于一个上流社会的人能够忏悔,自古贵族强奸民女,不计其数,谁也不追究其责任,其作恶者更不会忏悔。这年轻人不但认错,而且愿意与这个被害者结婚,等于要给予其加倍的赔偿。作家听了,也被其精神感动。 这个故事像一颗种子落入托尔斯泰肥沃的心田中,经过若干年的酝酿,开始萌芽、长大,终于成为一株参天大树。于是产生了名著《复活》。 这个生活中的故事本是一个悲剧,该女子被诱奸,被逐出,沦落为娼妓和罪犯,而当其*初责任人愿意补赎,好运将至时,又得病身亡,真太悲惨了。 托尔斯泰*初动笔时,为迎合一般读者的心理,想将这个悲剧写成一个大团圆的结尾:男女主人公捐弃前嫌,终成眷属,虽被流放西伯利亚,但男的著书立说,教育孩子;女的读书进修,帮助丈夫,两口子过着安宁的生活。但托尔斯泰后来发觉这样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后在他的定稿中,男女主人公无缘结合,男主人公一片热忱和努力,没有获得他期望的结果,*后他只能在宗教中寻求解脱,而女主人公与一个政治犯结合,继续在西伯利亚过苦日子。 在作家的笔下,女主人公叶卡捷琳娜·玛丝洛娃原是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姑娘,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她对聂赫留朵夫*初的感情是一种少女朦胧的初恋,但这种感情不久就被贵族少爷糟蹋了。她怀孕后被驱逐出贵族之家,历尽人间沧桑,沿着社会的阶梯不断往下滑,*后滑进火坑,过了七年非人生活。但苦难还没有到头,她又被诬告谋财害命,进了监狱,被押上审判台。 叶卡捷琳娜·玛丝洛娃恨那个*初造成她失身并且怀孕的聂赫留朵夫,但一旦发现后者确有真诚的悔改之意,她还是从心底里饶恕了他,并为聂赫留朵夫日后的生活着想,拒绝了他的求婚。 聂赫留朵夫这个人物,在小说前半部,是被作者完全否定的贵族形象,但到了后半部,却得到了作者的同情和赞扬,简直成了托尔斯泰思想的代言人。 他在法庭上认出叶卡捷琳娜后,主动上监狱去求她饶恕,并愿意同她结婚,以此来赎罪。但*初他精神上还没有真正地觉醒和复活,他所考虑的只是这事不能让人家知道,弄得他当众出丑。但接着他还是鼓起勇气去监狱探望叶卡捷琳娜,这是他迈出的重大一步。这个充满空想的精神探索者终于采取了切实的行动,走上告别旧我的**台阶。 从此以后,聂赫留朵夫开始了他背叛贵族上流社会的“苦难历程”。他先是彻底否定了自己(这极其困难,但他做到了),然后否定了自己的贵族朋友,否定了整个上流社会。为了解救叶卡捷琳娜,聂赫留朵夫一次次上法院,下农村,访问一个又一个法官、将军、省长、国务大臣、宫廷侍从。他从解救叶卡捷琳娜的行动中,逐渐产生和增强背叛上流社会的决心。 作者和所有善良的读者一样,衷心希望历尽苦难的叶卡捷琳娜*后能获得幸福,也希望洗心革面的聂赫留朵夫能如愿以偿,因为大家看到他对叶卡捷琳娜的爱是那么真挚,那么深沉,称得上是“苦恋”。但是,托尔斯泰作为现实主义的大师,不能为迎合一般读者心理而歪曲现实。他说:“在艺术中不能撒谎。” 叶卡捷琳娜有没有原谅聂赫留朵夫?这一点不难判断。卡秋莎看到了聂赫留朵夫不仅为她的冤案奔走,而且为其他受冤屈的囚犯出力,还为革命家做事。他任劳任怨,百折不挠,表现出一片诚意。这一点,她感到欣慰。从而宽宏大量,原谅可以原谅的人,这也正是下层人民的一种美德。 叶卡捷琳娜是不是重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答案也是肯定的。卡秋莎·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初恋是纯洁的,真挚的,在她的内心一直保存着这一份可贵的感情,只是“原封不动”地深埋在记忆里,而且封存得非常严密。像她这样一个深情的女人,在原谅了聂赫留朵夫之后,对他并非不可能重新产生爱情。 但为什么玛丝洛娃拒绝聂赫留朵夫的求婚呢?一般的评论家说,她对这事是经过仔细权衡的:她要是同意结婚,势必严重影响聂赫留朵夫的前程,他在上流社会将很难生活,这在她是办不到的。宁可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伤害,自己决不伤害他人,这是正面主人公的为人之道,也是卡秋莎·玛丝洛娃的为人之道。 叶卡捷琳娜为什么接受政治犯西蒙松的求婚呢?一般的评论家认为,西蒙松是个政治犯。这些政治犯在叶卡捷琳娜的心目中是崇高的。叶卡捷琳娜对西蒙松的尊敬和信任,超过对他的爱情。这种感情大大不同于她早年对聂赫留朵夫的迷恋。他们的结合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如果要进一步了解本书的内容,读者在阅读此书时,不能忽略西方基督教和俄国东正教的教义和教理,同时也应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心理特点,这样的故事只在相信基督的俄国才会出现,这样的奇异小说也只有俄国的大作家托尔斯泰才会写成。其他民族中不会产生这样的奇事,其他民族的作家也不会将一个故事这样写。按基督教的教义,人的肉体是灵魂的囚笼,肉体代表人的动物性的一面,它有七情六欲,都是罪恶的,灵魂只有摆脱了罪恶的肉体,回到高超的精神境界,才能复活,得到永生,不然的话,就会永远沉沦淫欲的苦海,无法得救。所以小说中的聂赫留朵夫进行深刻的忏悔,竭力改恶从善,克服自己的种种欲望,都是为了使自己的灵魂得救。他想和玛丝洛娃结婚不是一种欲望的表露,而是一种精神的需要,他认为,唯有这样,才能救自己,也救了玛丝洛娃。 但聂赫留朵夫的宏大志愿只是一种宗教的空想,一种乌托邦。人是一个生物,精神境界固然重要,肉体的需求也不能忽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托尔斯泰主义的体现者聂赫留朵夫将精神的人和肉体的人(动物人)完全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是不相容的,这是一种谬误,本着这种谬误行事,必定会四处碰壁。聂赫留朵夫之所以拒绝公爵小姐米西的求婚和贵妇人玛丽爱特的求爱,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一种肉欲的爱,他之所以想和苦役犯玛丝洛娃结婚,是因为他要以此来赎罪,以求得灵魂的得救和复活,也就是说,他寻求的只是精神的爱,而这种精神的爱玛丝洛娃并不需要,她需要的是有血有肉的西蒙松的爱情,这是她拒绝聂赫留朵夫的真正原因。 处事往往走极端是俄罗斯民族的心理特征和哲学,托尔斯泰主义、民粹派都是一些极端主义,与我国儒家的中庸之道相背离。处事应保持不偏不倚的黄金界限,过分真诚就会专干傻事,过分无私就会苛待自己,不爱惜自己和不爱惜他人同样是罪过。聂赫留朵夫从宽绰的大住宅搬入肮脏的公寓,将土地都分给农民,把姑妈遗下的田庄廉价卖掉,把身上的钱都施舍给贫民,不要结婚,不要孩子,将*后一点产业也让给姐姐。他这样做得到什么样的反响呢?他将土地分给农民,自己放弃所有的收入,农民反而不敢接受,以为是东家的诡计;他施舍金钱,遭到渡船上的老头拒绝;他将*后一点产业也让给姐姐,却正好中了庸俗的姐夫的心计;他*后还不死心,说要继续帮助玛丝洛娃,也遭到她的无情拒绝。无私和博爱是对的,但凡事都有个限度。 再看那些民粹派吧,这些贵族青年,优裕的生活过厌了,步入一个危险的极端,在彼得堡的大街上掷炸弹,放冷枪,暗杀愿意改革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结果他们自己不是自杀,就是被整治处死,或死在荒凉的西伯利亚。 *后,我们认为,做事既需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也应该有利于自己。既需要人的精神的复活,也需要人的肉体的复活。 中国的道教就注意养生之道,关注今生今世的福祉,希望肉身的不灭。这倒是一种可行之道。让灵魂来否定肉体,是对神圣的生命的偏离。 吴兴勇
复活-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全译典藏版 内容简介
百年商务,权威版本:百年商务联合翻译名家,保证了经典名著的权威性、可读性、经典性。 专家作序,名家寄语: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作序,十余位教育专家审定,多位文学家以及著名评论家对该丛书给予厚望并为之寄语。 价值导向更强,突出价值阅读:价值阅读、素质导向,让名著阅读更贴近人生成长,回归阅读的本意。 实用性强,有效引导:设有名家导学3-2-1、无障碍阅读、重点段落、延伸阅读、人物关系表,全方位强化对作品的理解。 品质卓越, 典藏价值:无论从内容到装帧设计,从纸张选择到印刷,均严格要求,做到*好。品质高于同类出版物,极具典藏价值。 【名家导学3-2-1】 3个阅读要点 ◎作品情节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公爵作为陪审员参加审理一个毒死人的命案。当事人却是自己热恋过的玛丝洛娃。 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过,又怕被玛丝洛娃认出当场出丑,内心非常紧张。其他法官、陪审员也都心不在焉,结果错判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他看到玛丝洛娃被宣判后大呼冤枉的惨状,他决心找审判长、律师设法补救。 聂赫留朵夫去米西家赴宴后开始反省,进行“灵魂净化”,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是“又可耻,又可憎”。他决定改变自己。他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婚。 聂赫留朵夫分散土地,奔走于彼得堡上层,结果上诉仍被驳回,他只好向皇帝请愿,立即回莫斯科准备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途中玛丝洛娃深受政治犯高尚情操的感染,原谅了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也从《圣经》中得到“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的启示。 ◎主要人物形象 聂赫留朵夫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出身贵族,却具有强烈的反省精神、道德意识。他同情农民,鄙视腐败,因而慷慨解囊,毫不畏惧地与黑暗作斗争……内心具有正义、平等的观念。 聂赫留朵夫本性善良。面对被自己抛弃的初恋情人,他能产生愧疚之心,可以看出其本性善良,并具有一定的责任感。 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是个纯洁美丽的人,她善良厚道。即使在牢房里,她还是时时关心别人,帮助狱友。她看到孩子饥饿的目光,自己不能坦然进食。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有过纯洁的爱情,后来玛丝洛娃遭到抛弃,吃尽苦头,但玛丝洛娃无论多么恨他,还是在心里承认他是她所认识的人中间*好的一个。她发现聂赫留朵夫确有悔改之意,还是从心底里饶恕了他,并为他日后生活着想,拒绝了他的求婚。宁可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伤害,自己决不伤害他人。 ◎主题思想 长篇小说《复活》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另一方面即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朵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作者用敏锐的眼光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芜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2个知识要点 ◎作者运用了“心灵辩证法”,深入人物的内心抓住思想感情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一丝一毫地追索出人物思想感情巨大变化或剧烈转变的全过程,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刻画微观世界,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本书中聂赫留朵夫每一次反思,几乎都是这种“心灵辩证法”的全过程的细腻展示。 ◎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在语言、行动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中突出人物个性。描绘精确、笔力雄浑,多处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都值得我们在习作时借鉴。 1个成长要点 ◎作品以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的一颗善良的种子,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以一颗善良的心看世界。学会与人为善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空间,并能享受到一种施惠与人的快乐,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心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健康。
复活-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全译典藏版 目录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二部
**章
第二章
……
第三十九章
延伸阅读
本书名言记忆
读书笔记
迷途、探索与救赎 ——托尔斯泰《复活》
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形象探析
主要人物关系
品读思考
复活-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全译典藏版 相关资料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就在于它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其次,经典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民族、某个时代,而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因此,深度阅读经典, 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这正是经典阅读的价值所在。可以说,要营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提倡“价值 阅读”正当其时。
——中国教育报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丛书,昌明教育,开启明智。名著、作家、翻译家联合倡导回归经典,开启价值阅读。
——央视《新闻直播间》
商务印书馆的价值阅读丛书以价值阅读接受伟大人格与崇高品质的濡染,寻觅并创造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人民网
针对全社会进行经典阅读的科学性倡导,要从价值阅读开始。此时提出“价值阅读”的倡导,是恰逢其时的,通过重读经典,进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即价值阅读,已经成为这个民族、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的共同需求。
——搜狐读书
国民素质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读什么和怎么读,就是另外两个根本的问题。“重读经典,倡行价值阅读”是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一次有益实践,也是在微观层面对最新举行的党的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响应和落实。
——新浪读书
阅读应该从兴趣开始,从价值阅读开始,从校园抓起,从孩子抓起,继而让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人生才有力量。
——环球网
通过重读经典帮助孩子们树立“根的意识”,“就是正确的价值观。”
——网易新闻
复活-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全译典藏版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被公认为世界文学泰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吴兴勇,著名翻译家。主要译作有《复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母亲》《卓娅和舒拉》等。
-
忏悔录
¥9.9¥38.8 -
小学生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组词造句词典-(彩图版)
¥18.7¥59 -
鼠疫-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15.7¥36 -
小学生多功能英汉词典(全新彩色版)(精)
¥18.9¥59.8 -
小学生新华成语词典-全新彩色版
¥18.7¥59 -
新华字典12版
¥21.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