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史林漫笔

史林漫笔

历史学专家、陕西师大博士生导师王双怀史学作品集,涉及秦始皇陵之谜、关中唐十八陵被盗之谜、明代华南的“虎灾”等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王双怀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2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9.0(7.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史林漫笔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1808095
  • 条形码:9787551808095 ; 978-7-5518-0809-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史林漫笔 本书特色

  《史林漫笔》内容包括:秦始皇陵之谜、兵马俑之谜、“十二金人”之谜、唐玄宗死亡之谜、关于杨贵妃的结局、乾陵“无字碑”之谜、唐陵“地宫”之谜、关中唐十八陵被盗之谜、“湘漓分派”说质疑、“红石峡”的成因、周人、周朝与周礼、秦始皇灭六国的原因、“五胡六夷”的内迁、李渊建唐史略、魏徵讽谏唐太宗、唐太宗与昭陵六骏、唐与诸国的交往、“冲天香阵透长安”、明代福建的火灾、明代华南的“虎灾”、花生的传入、番薯传入中国的途径、圆明园被毁的经过。

史林漫笔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巴比伦文明早已消亡,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几度中断,唯独中华文明绵亘古今,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我们应当引以为豪的。当然,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也可培养我们的人文精神,使我们变得更加明智。

史林漫笔 目录

谜案追踪
秦始皇陵之谜
兵马俑之谜
“十二金人”之谜
唐玄宗死亡之谜
关于杨贵妃的结局
乾陵“无字碑”之谜
唐陵“地宫”之谜
关中唐十八陵被盗之谜
“湘漓分派”说质疑
“红石峡”的成因
往事钩沉
周人、周朝与周礼
秦始皇灭六国的原因
“五胡六夷”的内迁
李渊建唐史略
魏徵讽谏唐太宗
唐太宗与昭陵六骏
唐与诸国的交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明代福建的火灾
明代华南的“虎灾”
花生的传入
番薯传入中国的途径
圆明园被毁的经过
名人品藻
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历史观
郦道元注《水经》的启示
唐太宗与昭陵
也说武则天的私生活
武则天的女性观
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柳公绰与柳氏家法
以水饯行的赵轨
清正廉洁的尹思贞
杨绾清风扫侈俗
“茶神”陆羽和他的《茶经》
林则徐的禁烟抗英与爱国主义
“戊戌六君子”与“筹安六君子”
牛致功教授与隋唐史研究
何清谷先生的书法和人品
史念海先生的人格魅力
读史随笔
历法漫谈
陕西史话
漫话西安古城
古都西安的护城河
《汉书地理志》导读
周秦汉唐文化的开放性
唐诗的魅力
从唐诗看长安的社会生活
唐代牡丹的地理分布
“均露均霜”新解
唐代酷吏的特点
唐玄宗发展生产的措施
唐代的舞蹈艺术
唐代和亲的特征
突厥的兴起与衰落
回纥回鹘维吾尔
中国近代的鸦片之祸
中国历史上的“天府”
“文明史观”的演变
访古游记
灞上怀古
灞桥的历史与现状
丝绸之路巡礼
陕西帝陵概说
唐陵石刻赏析
汉中历史文化之旅
哈佛印象
序评集锦
《唐代历史文化论稿》前言
《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序
《中华日历通典》前言
《历史地理论稿》前言
《陕西帝王陵》前言
《唐代帝陵研究》后记
《昭陵墓志通释》序
《武则天正传》序
篆刻爱好者的益友——读《中国古今名印欣赏》
搜珍聚宝蔚为大观——评《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
评《汉唐中日关系论》
《全唐文》研究的新成果——评《职官丛考》
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的里程碑——评《东干族形成发展史》
福建历史地理研究的新成果——评李金强《区域研究:清代福建史论》
附录
咏史诗八首
展开全部

史林漫笔 节选

《史林漫笔》:    秦始皇陵里埋葬着千古一帝,也埋藏着令人难解的千古之谜。当人们来到秦始皇陵或兵马俑坑的时候,总是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秦始皇陵里边是什么样子?埋藏着哪些奇珍异宝?秦始皇陵里有哪些防盗机关?兵马俑有何象征意义?……相传秦陵东、西、南、北四面原来各有12个巨人。  东面的12个铁人扛大刀,西边的12个石人顶玉盘,北边的12个铜人朝北斗,南边的12个泥人拜祖先。48个巨人背上各刻四句话,四句话连起来组成一个谜。这四十八个谜隐含着秦始皇陵的全部秘密。由于项羽毁掉了这48个巨人,人们就再也无法解开秦陵之谜了。  秦始皇陵的封土就像一座小山,耸立在骊山与渭河之间,土方量达到1120多万立方米。这么多的土是从哪里取来的呢?考古学家认为封土的来源有二:一是从墓穴中挖出的,二是从秦陵东北五里之外的鱼池取来的。但长期以来,民间却流传着封土来自咸阳的说法。相传秦始皇在骊山选中莲花穴后,心中十分满意,但觉得莲花缺少阳刚之气。风水先生说从咸阳北蟒山挖取封土可以补救,于是秦始皇决定把北蟒山的土炒熟运到骊山。炒熟的土装在布袋中,运土的民工从咸阳到骊山排成两行,一行向骊山传装满土的布袋,一行往咸阳传递空布袋,如此循环,就像是滚动的履带,效率很高。对于民间的这种传说,学术界尚未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关于秦始皇陵的地宫,民间有一种奇异的传说。  据秦陵周围村落里的老人讲,秦始皇陵园中巨大的封土堆是秦陵地宫的门阙。九泉之下,还有一条地下长河,直通骊山九龙头的巨峰之下。河里流的不是水,而是白花花的水银。秦始皇的金棺套在玉椁中,放在一条船上,在水银河里来回漂动。造船用的木材是产于昆仑山上的沙棠沉檀,千年万年都不会腐烂。地宫中央是一座非常宏丽的大殿,大殿上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金钟,四角上则挂着四个金铃。  水银注入大殿时旋转回流,玉椁漂入大殿,先绕四周航行,桅杆撞击挂在殿上的金铃,发出悦耳的金玉之声,然后自动漂至大殿中央,这时,大殿上空的金钟便发出三声洪亮的响声。这种传说听起来很逼真,但至今未发现通往骊山的地下通道。  关于秦陵地宫的深度,史书上有“穿三泉”、“锢三泉”、“彻三泉”、“已深已极”的记载。通过这些记载,可知秦始皇陵的地宫是很深的。但要问秦陵地宫到底有多深,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说得很清楚。有些学者曾对地宫的深度进行过推测,但结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人说深达1500米,有人说只有二三十米。从现有资料来看,1500米深的说法过于夸张,是不可信的。  但二三十米的说法过于保守,也是不可相信的。因为春秋时期,秦公陵墓的深度就已达到了25米左右。秦始皇陵修了将近四十年,动用劳力不计其数,所修地宫绝不可能与秦公墓地宫大小相等。从史书中“穿过三层泉水”、“已深已极,扣之空空”和地宫中建有大型宫观的记载分析,其深度很可能在50米以上。  秦始皇陵是否被盗?这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有人认为秦始皇陵早已被盗,理由是有些古书上说:项羽挖掘了秦始皇陵;牧童烧掉了地宫中的棺椁;石季龙盗走了地宫中的铜柱;黄巢也曾盗掘过秦始皇陵。也有人认为,秦始皇陵没有被盗,理由是上述资料都不可靠,秦始皇陵工程浩大,又有各种防盗机关,是很难被盗掘的。由于秦始皇陵中埋有大量珍宝,历史上的确有人想盗掘秦始皇陵,但现在看来,似乎都未成功。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的封土堆上没有找到任何被盗的痕迹,虽然封土的西面和东北面各发现一个盗洞。  ……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