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温故-(三十)

温故-(三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2-01
所属丛书: 《温故》辑刊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读者评分:4.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6.0(5.5折) 定价  ¥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温故-(三十)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559824
  • 条形码:9787549559824 ; 978-7-5495-598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温故-(三十) 本书特色

2014年推出的第三辑《温故》,“影像”专栏刊出了一组拍摄自1945年在青岛停留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安提坦号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生动再了1945年11月5日美国海军军舰上的水兵登陆青岛的情景,给抗战胜利后的时代转折留下了一幅清晰的画面。 本辑《温故》“特稿”专栏,刊发了中国民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李继锋采访白先勇老师的文字稿,《走近真实的白崇禧:白先勇先生访谈录》,两人就“白崇禧、李宗仁与蒋介石的三角关系”、“蒋桂战争”、“白崇禧的真实面相”、“四平街之战”、“白崇禧去台和亡故的真相”等近代史上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温故》“记忆”专栏,艺术家马良《时光旅行和情书》以文字开启了一段美妙的“时光旅行”,回忆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外婆、爸爸、妈妈、姐姐之间发生的许多动人故事;孟彦弘《父亲》从十岁时对父亲的记忆写起,记录了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奔波劳碌的一生, 从这位出生于1937年的平凡父亲身上,我们却能看到时代巨变给一个普通家庭带来的种种影响,同时感受到父与子之间深沉的情感。江青《皇宫 皇冠:庆“皇冠”一甲子》记录了作者与台湾“皇冠杂志”的创办人平鑫涛及其夫人琼瑶将近一个甲子以来的相识、交往;张新颖《生命的完成:超越受难者的身份》选自*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第十七章,以丰富的史料呈现了沈从文离世前*后一段岁月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从1982年的回乡之旅到1988年的离世,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 《温故》“人物”专栏邵盈午《天存硕果沾文苑:记施蛰存先生》一文回顾了作者自1985年起与施老的多次通信和1986年亲往上海拜访施老的经过,对于这次见面过程中谈及的“施老与鲁迅的关系”、“施老晚年花费大量心血进行金石碑版研究的原因”等话题更是详细记录,文章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诸葛计《吴老师给我们讲故事的故事:回忆恩师吴于廑先生》记录了1959年自己作为学生,与当时接受改造的吴于廑老师一起下乡,在武汉武昌县豹澥公社劳动期间一些难忘的往事;《现代“芸娘”:记钱存训的夫人许文锦》综合散见各处的史料,描摹出张充和的挚友、钱存训的夫人许文锦一生的事迹。 《温故》“往事”专栏王克明以《任芝铭存稿》一书所收任芝铭先生早年家书中涉及土地的内容为切入点,撰写《微观民国土地往事》;顾晓悦《小说月报>和20世纪40年代的作家》回顾了父亲孤冷观20世纪40年代主持《小说月报》时与包天笑、张恨水、秦瘦鸥、程小青、郑逸梅、周瘦鹃等作家的交往,他们各自与《小说月报》的渊源,20世纪40年代文化界的繁荣景象由此可窥一斑; 1938年至1941年已晋升中校的帕姆弗雷特军医担任驻刘公岛英军末任医官长,《刘公岛札记:英租时期末任医官长夫人的回忆》即是他的妻子卡琳回忆他们一家人在刘公岛度过的人生中极为难忘的这段时光。 《温故》“文本”专栏,梅振才《何妨余事作诗人:读史学家唐德刚诗词遗稿》,系统分析了唐德刚诗词创作的内容、风格、诗论思想。

温故-(三十) 内容简介

1、《温故》 公民记忆,马良《时光旅行和情书》+ 孟彦弘《父亲》+ 江青《皇宫 皇冠:庆“皇冠”一甲子》+ 王克明《微观民国土地往事》+ 顾晓悦《小说月报>和20世纪40年代的作家》 2、《温故》 故人故事,张新颖《生命的完成:超越受难者的身份”》 + 邵盈午《天存硕果沾文苑:记施蛰存先生》+ 孙康宜“施蛰存的诗体回忆:《浮生杂咏》八十首” + 诸葛计《吴老师给我们讲故事的故事:回忆恩师吴于廑先生》+王道《现代“芸娘”:记钱存训的夫人许文锦》 3、《温故》 中国影像,秦风老照片馆《1945年:美军登陆青岛》+《刘公岛札记:英租时期末任医官长夫人的回忆》 4、《温故》 珍贵文本,《走近真实的白崇禧:白先勇先生访谈录》+ 梅振才《何妨余事作诗人:读史学家唐德刚诗词遗稿》

温故-(三十) 目录

[特稿]专栏

■李继锋《走近真实的白崇禧:白先勇先生访谈录》

……作为一个军事战略家,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他觉得自己在战略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他指挥军队,除了广西军以外,中央军他都指挥过。哦,他很得意的一点,就是他手下的兵越打越多,可谓麾下百万雄师。不过,“上马能领军,下马能理政”才是我父亲*自豪的。

[记忆]专栏

马良《时光旅行和情书》

……我是一个乖癖的不合时宜的人,我承认,也并不打算变得正常起来。正是怀着这种不适感,多年来我流亡于我的故乡,踏遍了回忆里的每个街角弄堂,敲开了每一扇我曾进出过的门,重逢了无数不曾苍老的脸,这份莫名其妙的忧愁,成了我和我的故乡之间,唯一的通途。

■孟彦弘《父亲》

……父亲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中的一个,也是一个巨变时代的经历者和承受者。他没有值得树碑立传的事迹,可我们总能感到家里缺了一个人;逢年过节、忌辰清明,看着遗像、看着那堆黄土,心里总会泛起酸楚……

■江青《皇宫 皇冠:庆皇冠一甲子》

……突然间天地开阔,冒出了佩纳皇宫的顶端,鹅黄色的拱顶、褚石色的尖塔、浅灰色的炮楼,白色的城垛穿插夹杂其间,衬着蓝天白云,是那么样的威风、凝重、雄伟,极气派地耸立在山峰上。不同格调的建筑风格、不同的色彩、不同的造型溶组在一起,竟如此的相称和谐,它释放出的善意、秘玄和美感使我震颤又迷茫。

■张新颖《生命的完成:超越受难者的身份》

……也是在1985年,一个杂志社几个人来采访,问起“文革”的事,沈从文说:“在‘文革’里我*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来访者中有一个女孩子,走过去拥着老人的肩膀说了句:“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没想到的是,沈从文抱着这位女记者的胳膊,号啕大哭。什么话都不说,就是不停地哭,鼻涕眼泪满脸地大哭。张兆和就像哄小孩子一样,又是摩挲又是安慰,才让他安静下来。

[人物]专栏

■邵盈午《天存硕果沾文苑:记施蛰存先生》

……“我认为文学不应有人为的主流。如果官方强行将写实主义划为主流,所谓‘现代派’就是旁流、支流甚至逆流,如果是这样的话,如何理解所谓‘百家争鸣’呢?至于‘重写文学史’,我的看法是无所谓重写,谁都可以写,每个人都可以持有自己的观点,不必强求一致。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

■诸葛计《吴老师给我们讲故事的故事:回忆恩师吴于廑先生》

……我们听完故事,都笑得前仰后合的,连饥饿也忘记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好一会,才决定把答案报告吴先生,说安的题目应当是“麻木不仁的三兄弟”。吴先生听了,满意地连连点头说:“十分恰当,十二万分的恰当。有人说你们这个班工农同学多,水平不高,我就不相信!你们是大有希望的。”

[影像] 专栏

■秦风、薛原《1945年:美军登陆青岛》

……1945年秋天的青岛,因为这批美国官兵的登陆,留下了数十幅老照片。现在,这些老照片,又由台北的秦风先生提供给了《温故》。从这些老照片中,打量着既熟悉又陌生的青岛的风景,涌上的是复杂的心情和滋味。尤其是,看着这些老照片,不能不想起父母当年讲述的故事……

[人物]专栏

■王 道《现代芸娘:记钱存训的夫人许文锦》

……“她多才多艺,书法秀丽;口才流利,能说多种方言;她的记忆力强,会讲故事,风趣幽默;她善做烹调,长于交际。她的天性善良,为人正直,牺牲自己,乐于助人,为亲友所爱戴和景仰。”

[往事] 专栏

■王克明《微观民国土地往事》

……《任芝铭存稿》一书所收任芝铭先生早年家书里,涉及土地的些许内容,很私人,很家庭,很可使今人微观当年,了解一二土地往事。

■顾晓悦《小说月报》和20世纪40年代的作家

……上世纪40年代的文化界,在苦难之中出现了难以言喻的繁荣……顾冷观主编的《小说月报》,不仅拥有名家包天笑、张恨水、秦瘦鸥、程小青、郑逸梅、周瘦鹃等为其主要作者群,也别开生面地向青年作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卡琳·帕姆弗雷特著,马向红译《刘公岛札记:英租时期末任医官长夫人的回忆》

……我是如此热爱这些总是带着温和笑容的人。不管走到哪里,迎接我们的都是微笑与问候。眼睛明亮、面颊红润、羞怯而又拖着鼻涕的孩子们会围在我的花园门口要糖吃……他们如今在哪里?遇到了怎样的生活磨难?我无从知晓。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那位可亲的一号园工,正从墙上注视着我—他的炭笔肖像画挂在墙上。

[文本] 专栏

■梅振才《何妨余事作诗人:读史学家唐德刚诗词遗稿》

……若编《唐德刚全集》,“唐派史学”、“唐派散文”当然是主角,但“唐派诗词”亦不可或缺。当然,唐先生如同他的师友胡适、周策纵一样,新诗与旧诗两体皆擅。


展开全部

温故-(三十) 相关资料

沈昌文(出版人)——我们现在学习外国,还是要回头看看,而不能一味地往前看。

冯克力(出版人)——随着岁月的流失,历史的记录或许难免变得陈旧、破损,但历史却将永远鲜活。而这大概也就是《温故》的生命所在了。

雷颐(文史学者)——我觉得历史大量的是被遗忘,只有少数的被记忆,尤其说让国民记住什么,忘记什么,实际上主流媒体是有选择的,是有控制的。它想让你记住什么,忘记什么,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对历史失去了记忆,对很多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谢泳(文史学者)——我觉得《温故》的意义,以后要偏重于把那些过去说错了的事情,或者说是主流话语过去比较强烈地想让人接受的那些东西,尽可能给予校正。

卢跃刚(文史学者)——《温故》一方面是要锻炼大家恢复记忆,要重温记忆,我觉得好像一方面是要告诉很多人,他们的所有行为是要被记忆的,正在被记忆的,即使把它抹去,最终也会被挖出来,这个我觉得也非常必要。所以我经常讲,人们要有点儿起码的历史感,如果没有这历史感的话,后果就特严重。

刘方炜(文史学者)——有很多人物,很多历史过程,但这东西呢在这之前并不进入正史。但是你会发觉,你把这一块儿挑出来,把它表述一遍,非常有意思。它对于中国的大的历史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张冠生(文史学者)——过去秘而不宣的,可借温故来显影;过去吞吞吐吐、显影不足的,可借温故作“加厚”显影;以往过分渲染、显影过度的,温故可起“减薄”作用。通过温故,围绕某事件的基本事实澄清了,就可以进入定影程序了。

傅国涌(文史学者)——“温故而知新”,从《老照片》的风行到《温故》在书刊丛中脱颖而出,决不仅仅是迎合了这个浮躁时代一部分人的怀旧心理这么简单,关键还是“知新”,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带有温情的新材料、新见解,虽不是高头讲章、宏大叙事,却让历史真相在细节中慢慢浮现出来。

范泓(文史学者)——我们在"温故"时一定要持有开放平和的心态,若一味地剑拔弩张,或"单向度"地要和谁去较什么劲儿,"温故"便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说到底,"温故"是为了"知新",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赵克风(文史学者)——《温故》里写历史,没有人云亦云,观点也许不同,但真实严谨。我也有这种要较真的劲。

秦风(老照片收藏家)——这么多年着意于材料的收集,目的是创造一种多元的对过去的认识,因为这是整个中国人走向心智上成熟所需要的一种教育过程。无论如何,历史有一种呈现自我的自然力量,它不会完全被遗忘。

温故-(三十) 作者简介

刘瑞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故》主编,因对出版业贡献巨大,曾获《中国新闻周刊》“十年影响力之出版界人物”。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温故》丛书,即使隔了好几年阅读,还是那么津津有味!

    《温故》丛书,即使隔了好几年阅读,还是那么津津有味!

    2018/4/18 15:23:23
    读者:ni6***(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不错的系列

    最后一本温故

    2017/5/27 8:09:11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