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进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进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

作者:吴建军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17.6(5.5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进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633321
  • 条形码:9787513633321 ; 978-7-5136-333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进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在综合内生增长理论、技术进步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与创新效应的作用机理。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其逆向技术外溢效应、中国技术创新现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实证检验。从东道国和母国两个层面探讨了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相关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母国区域吸收能力作了具体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进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问题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新的趋势。广大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逐步“走出去”,向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种资本流动的动因与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进步效应是密不可分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了他们获取发达东道国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速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全球视角配置资源,逐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如何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讨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水平整体不高。虽然一直推行的外资吸引政策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技术外溢,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单靠吸引外资来获取技术外溢已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获取并保持优势,就必须在多渠道获取技术外溢的基础上,对其消化、吸收从而再创新。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的重要流向之一,无疑应该成为一国吸引外资的重要补充。中国作为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国际投资的技术溢出应该成为促进中国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如何有效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进步效应,对提高本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本文首先界定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一个技术外溢、技术创新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做了简要回顾。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创新的机理、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因素等方面做了理论分析,并构建了相应的计量模型。理论分析之后,本文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形式、行业、主体、区域等方面考察了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并同g-7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但总体规模仍显滞后,技术寻求型odi不多,投资区域过于集中,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偏少。根据建立的理论模型,本文运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外溢效应,并对主要经济体直接投资带来的逆向技术外溢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我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正的技术外溢效应,我国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本文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否给母国带来技术创新效应。从r&d经费支出、专利申请与授权等方面,对我国与g-7国家的研发投入与产出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r&d经费尽管呈逐年递增趋势,但研发投入强度不高,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领域投入比重偏低,发明专利授权量过少。同时,从研发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综合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技术创新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的技术创新活动带来了正的影响,且大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研发投入与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程度;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创新活动产出(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略大于其对创新活动投入(研发资本存量)的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专利授权总量的影响程度。这说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给母国带来技术创新效应,是我国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   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程度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把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类于东道国和母国,不仅分析了母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实际有效汇率和金融发展水平,还考察了东道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我国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逐年下降的实际有效汇率与不断发展的金融水平对odi的技术进步效应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我国较低的研发活动投入、财政教育投入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影响了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没有有效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东道国的研发资本存量是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首要因素。*后,基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提出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提高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的相关政策建议: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层次与水平,丰富“走出去”战略内涵;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加快国外技术引进步伐;积极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壮大国内科技发展实力;加大教育与研发投入力度,提高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水平。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进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有关概念的说明
1.2文献综述
1.2.1对外直接投资(odi)与技术进步效应
1.2.2odi的技术外溢效果与母国技术吸收能力
1.2.3简要述评
1.3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内容
1.3.3特色与创新之处
2技术外溢、技术创新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
2.1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简要回顾
2.1.1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1.2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2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2.2.1技术外溢的理论研究
2.2.2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外溢效应模型构建
2.3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创新的机理研究
2.3.1技术创新的量化指标
2.3.2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
2.4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因素分析
2.4.1东道国影响技术溢出的相关因素
2.4.2投资国影响技术吸收的相关因素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及其逆向技术外溢效应
3.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研究
3.1.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3.1.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形式
3.1.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
3.1.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
3.1.5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
3.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外溢的实证分析
3.2.1基于odi的逆向技术外溢模型
3.2.2数据选取与实证分析
3.3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外溢:对主要经济体投资的国际比较
3.3.1中国对主要经济体直接投资的现状
3.3.2实证分析与结论
3.4本章小结
4中国技术创新现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
4.1中国技术创新活动投入产出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4.1.1中国r&d投入现状与国际比较
4.1.2中国r&d产出现状与国际比较
4.2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技术创新的模型设定与实证检验
4.2.1模型分析与指标选取
4.2.2数据说明与实证检验
4.3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经验分析
4.3.1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分布
4.3.2odi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4.4本章小结
5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5.1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东道国的视角
5.1.1基于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5.1.2基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5.1.3基于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
5.1.4实证检验与结果说明
5.2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母国的视角
5.2.1基于母国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
5.2.2基于母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
5.2.3基于母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5.2.4计量分析与检验结果
5.3本章小结
6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母国区域吸收能力分析与评价
6.1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
6.1.1研究维度确定与评价指标选取
6.1.2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评价模型
6.2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区域吸收能力评价
6.2.1吸收能力评价结果与区域比较
6.2.2省际面板数据检验
6.3区域吸收能力对o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测度
6.3.1模型设定与数据选择
6.3.2测算结果与分析
6.4本章小结
7政策建议
7.1提升对外直接投资层次与水平,丰富“走出去”战略内涵
7.1.1深入推进“走出去”战略,加强政府宏观政策支持
7.1.2鼓励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加快国外技术引进步伐
7.2积极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壮大国内科技发展实力
7.2.1增强研发督促和激励机制,切实保障研发人员利益
7.2.2加强核心与关键技术研发,通过创新拉动经济增长
7.3加大教育与研发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
7.3.1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效用,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
7.3.2加大财政教育研发投入,提高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
8结论与展望
8.1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
8.2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表目录
表3.1中国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047
表3.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主要行业分布(2003—2012年)048
表3.3中国非金融类odi存量中境内投资者类型分布(2007—2012年)051
表3.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地区分布(2003—2012年)053
表3.52006—2012年各年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十位的国家
(地区)055
表3.6中国的y、l、k和全要素生产率(1985=100)058
表3.7中国1985—2010年各年的r&d支出与存量060
表3.8部分经济体国内研发资本存量(1985=100)061
表3.9lntfp、lnsd、ln(rd/gdp)、lnsf-odi和lnsf-fdi063
表3.10各变量的adf检验结果065
表3.11残差的adf协整检验066
表3.12中国对主要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所占比重067
表3.13中国tfp与各国(地区)的相关数据069
表3.14中国到主要经济体的odi所获取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070
表3.15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071
表3.16lm统计量检验结果072
表3.17残差的adf检验结果072
表4.1中国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类(1990—2012年)078
表4.2中国与g-7国家从事r&d活动人员比较082
表4.3中国与g-7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量比较087
表4.4中国与g-7国家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位次比较(2011年)089
表4.5中国高技术产业及技术贸易发展情况(2000—2012年)090
表4.6中国与g-7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比较092
表4.7中国r&d、专利授权量等实证分析所需数据095
表4.8各变量的回归结果096
表4.9实证检验结果102
表5.1东道国(地区)在中国的专利授权量107
表5.2东道国(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9
表5.3东道国(地区)的外贸依存度110
表5.4东道国(地区)的外资依存度111
表5.5东道国(地区)各变量的回归结果113
表5.6分析母国影响因素的样本数据116
表5.7母国各变量的回归结果119
表6.1基于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母国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123
表6.2区域吸收能力评价体系128
表6.3各指标变量权重值排名131
表6.4中国省际吸收能力指数与排名132
表6.5hausman随机效应检验133
表6.6样本检验结果134
表6.7各省通过odi引致的研发溢出136
表6.8吸收能力对o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测度137
图目录
图3.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发展趋势(1985—2012年)044
图3.22012年全球odi流量前十位的国家(地区)045
图3.32012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odi存量对比046
图3.42012年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行业分布情况050
图3.5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行业比重051
图3.62012年年末境内投资者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情况052
图3.7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各地区所占份额(2003—2012年)054
图4.1中国r&d经费支出及其占gdp比重(1990—2012年)076
图4.2中国与主要国家r&d经费支出及其占gdp比重077
图4.3中国与主要国家r&d支出按活动类型分类079
图4.4中国与主要国家r&d经费支出执行部门比较080
图4.5中国从事r&d活动人员情况082
图4.6中国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及其占gdp比重(1978—2012年)083
图4.7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及其比重(1978—2012年)084
图4.8中国专利申请受理和授权情况(1990—2012年)085
图4.9中国三种专利授权情况(1990—2012年)086
图4.10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及其所占比重(1990—2012年)088
图4.11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1990—2012年)091
图4.12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十位的地区099
图4.13201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区域比较100
图4.142012年中国专利授权区域比较101
图6.1中国区域吸收能力趋势图133


展开全部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进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 作者简介

吴建军,男,1975年生,博士,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里丁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国际投资与技术进步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自科基金等课题8项。在《中国软科学》、《当代经济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仇怡,女,1978年生,博士,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学者、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放经济与技术进步。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4项,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1部,获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励12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