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语言科技十二年

语言科技十二年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70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6.2(7.2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语言科技十二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5116919
  • 条形码:9787565116919 ; 978-7-5651-169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语言科技十二年 本书特色

李葆嘉主编的这本《语言科技十二年》回溯了自2001年至2013年成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及技术系、语言科技实验中心、语言科技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从探索足迹、教书育人、学科项目、教学手记、创新训练、论文选录、师生随笔方面,凸显了南京师范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发展的水平。

语言科技十二年 内容简介

  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相继成立了语言科技研究所、语言科学及技术系、语言科技实验中心。2002年,语言科学及技术系招收汉语言专业(语言信息处理方向)的本科生,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的语言科技复合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语言科技十二年》从探索足迹、教书育人、学科项目、教学手记、创新训练、论文选录、师生随笔等方面,回溯了语言科技十二年的历程。

语言科技十二年 目录

前言

探索足迹
论语言科学与语言技术
关于发展语言学专业和筹建语言学系的建议(2000)
语言科技系十年建设发展规划书(2001)
关于成立语言科技研究所的报告(200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纲要(2001)
增设汉语言专业申报材料(2001)
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及技术系成立(2001)
关于建立语言科技实验中心的申请(2001)
关于建设语言科技实验中心的报告(2002)
论语言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关于建设汉语言专业语言科技实验室的申请(2003)
语言科学及技术系汉语言专业自评报告(2003)
关于汉语言专业建设经费的郑重申请(2003)
关于语言科学及技术系汉语言专业建设的报告(2003)
汉语言专业建设第二阶段方案(2004)
汉语言专业申请学士学位授权专业材料(2006)
关于语言科技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情况的报告(2008)

教书育人
汉语言专业本科培养计划(2002)
2006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
2007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
汉语言专业本科培养计划(2006)
附件:课程标准
在新老生交流会上的讲话(2008)
学生参观语言科技研究所时的讲话(2010)
汉语言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1)
附件一:专家评审
附件二:评审小结
附件三:课程标准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建设纲要(200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介绍(2004)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自评报告(2007)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7)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建设纲要(200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点简介(2009)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
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信息
本科毕业生信息
硕士研究生信息
博士研究生信息
博士后人员信息

学科项目
高教语言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项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优势特色学科申报答辩材料
关于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
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简介
语言信息处理与分领域语言研究的现代化项目任务书
语言信息处理与分领域语言研究的现代化验收报告
语言科技创新及工作平台建设方案
语言科技创新及工作平台建设简介
语言科技创新及工作平台建设验收报告
……
教学手记
创新训练
论文选录
师生随笔
展开全部

语言科技十二年 节选

  一、“语言科技”新思维的提出  虽然计算机设计的初衷是缘于数值计算,但是英国数学家图灵(A.M.Turing)在《机器能思维吗?》(1950)一文中已经预见到计算机和自然语言将结下不解之缘,并且提出检验计算机智能的*好方法就是对语言信息的处理能力。1977年,费根鲍姆(Feigenbaum)提出知识工程,计算机信息处理出现了从“数据世界”向“知识世界”的转移趋势。  知识世界的载体是语言符号系统,语言信息处理的需求促使语言研究活动和语言研究成果的技术化趋势日益明显,当代语言学已凸显出“语言科学”与“语言技术”的二分互补格局,由此我在《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系建设发展规划(草案)》(2001年2月)中正式提出“语言科技”的新思维。“语言科学”主要指基础性的描写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语言技术”主要指面向信息处理的应用语言学或计算语言学,其研究任务可划分为“文本处理技术”和“语言模拟技术”。简而言之,语言文本处理技术是通过编辑和编程,将印刷文本转化为可供计算机使用的电子文本的技术。语言系统模拟(simulation)或者语言能力仿真(emulation)技术是通过算法和编程,将自然语言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输入计算机的技术。获得语言能力的计算机可以实现“人一机对话”而成为名实相符的“电脑”。为研制智能机服务的“语言系统模拟”,可比喻为“语言基因图谱分析工程”和“语言能力移植工程”。强调语言研究的技术化,并非忽视传统语言学研究存在技术性的一面,例如实验语音学和方言语音调查等。之所以以往未能突出语言研究的技术化,其原因在于——除语音研究可借助声学技术设备以外——语言研究的绝大多数领域没有相应的实验性技术设备。  虽然当代语言学家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转向计算语言学研究,但具有一定的语言信息处理意识却非常必要。早在1964年11月,美国科学院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就在《语言与机器》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机器翻译遇到了难以克服的semanticbarrier(语义障碍)。然而这一警告,除了致使机器翻译研究热的暂时消退以外,并没有引起语言学界的足够重视。1982年,日本制订了一个为期10年面向AI(人工智能)的“第五代计算机”即智能机的研制计划,其中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装置。1992年结束时,只部分达到了预定目标。随后又公布了另一个为期10年的“真实世界计算机(RWC)计划”即“新信息处理技术计划”。(许万增,1996:6162)据说,90年代后期日本不得不宣布暂停研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穿过语言研究的“瓶颈”。自然语言处理装置的任务无法实现,计算机谈何“真实世界”或“人工智能”。时至今日,这一“义障”仍然没有跨越。在《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新华社北京2000年12月30日电)的报道巾,列出21世纪的“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并分别提出来“探索意识、思维活动的本质”和“计算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任务,然而没有语言科技领域的合作一关键是认知语义结构网络研究的根本性突破——则不可能实现。  无论从手段还是就旨趣,目标对准自然语言处理的当代语言学研究,其性质都应界定为“语言科技”。“语言科技”的内涵是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描写研究为基础,以应用研究为枢纽,促使语言研究向计算机应用、数学、认知科学和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延伸,沟通文理工相关学科以实现语言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技术化;“语言科技”的外延表现为语言工程科技、语言教育科技和语言研究科技。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结合的“语言工程科技”,研究领域是“人机对话”,其目标主要是自然语言能力的模拟。语言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语言教育科技”,研究领域是“人-人对话”,其主要目标是实现语言教育的多媒体和网络化。“语言研究科技”是将语言研究活动与计算机工具相结合,其主要目标是实现语言学自身的计算机化,包括语料库、词库和句库的研制,语言研究的分析性、统计性、比较性和实验性软件的开发等。这一新思维既突出了当代科技发展所要求的“语言学的技术化”,又体现了以语言学为本而沟通文理工相关学科的研究旨趣。  ……

语言科技十二年 作者简介

  李葆嘉,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兼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负责人、语言科学及技术系主任、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信息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语言科技创新及工作平台建设”总负责、《语言科技文库》总主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