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

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

作者:王来华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3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8.3(6.3折) 定价  ¥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6889763
  • 条形码:9787806889763 ; 978-7-80688-97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 本书特色

王来华主编的《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舆情支持和舆情危机等理论学说,并对这些学说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和梳理,对制约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的诸多现实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本书把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这两种基本的舆情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理论分析的主要线索,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念,深入和清晰地阐释了这些舆情现象、理论内涵和社会实际,拓展了舆情研究学科建设的新视野。

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 内容简介

  《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舆情支持和舆情危机等理论学说,并对这些学说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和梳理,对制约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的诸多现实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这《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把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这两种基本的舆情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理论分析的主要线索,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念,深入和清晰地阐释了这些舆情现象、理论内涵和社会实际,拓展了舆情研究学科建设的新视野。

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 目录

绪论
**章 舆情支持的内涵、特点、功能和实现
**节 舆情支持的内涵
第二节 舆情支持的特点与现实功能
第三节 舆情支持的基本实现

第二章 舆情支持的情绪和认知因素
**节 作为**信号的情绪
第二节 认同感、社会主张与舆情支持
第三节 新生代群体的情绪和认知
第四节 关注“无直接利益冲突”

第三章 舆情支持的组织因素
**节 组织因素对舆情支持的影响
第二节 单位组织的舆情支持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舆情支持
第四节 基层社区组织的舆情疏导

第四章 舆情支持的舆论因素
**节 “舆论场”与舆情支持
第二节 舆情与舆论的转换
第三节 “顺口溜”与舆情支持
第四节 实现舆情支持的舆论引导

第五章 网络舆情支持及其调动
**节 网络舆情支持的重要性和特征
第二节 新媒体与舆情支持
第三节 网络舆情支持的调动

第六章 舆情危机的发生
**节 舆情危机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第二节 舆情危机形成的要素与阶段
第三节 舆情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第七章 舆情危机与群体性事件
**节 舆情危机:事件的“前奏曲”
第二节 舆情危机与事件的相互强化
第三节 实现舆情危机向舆情支持的转化

第八章 网络信息传播与舆情危机
**节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特殊现象
第二节 网络信息传播的科学管理与防范

第九章 推动舆情支持与预防舆情危机的两大任务
**节 “非单位体制”下民众利益诉求社会整合机制建设
第二节 主流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互动融合机制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 节选

  各类国家管理者是不应当混同于民众的,可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常常有别。当我们分析国家管理者本身的构成时,会发现国家管理者也是一个大而庞杂的“社会群体”,其中包括了许多普通公务员和办事人员,他们既具有普通国家管理者的身份,也具有一般民众的身份,其身份常常是“双重”的。①对于这些普通公务员和办事人员,他们的很多利益诉求与普通民众具有相似性。而那些中高级的国家管理者要承担实现民众利益诉求的管理责任,要接受民众的诉求表达并作出相应决策。不过,一旦他们“离开”了这个组织身份,就同样享有公民的各种权利,也可以表达他们个人、家庭乃至群体的利益诉求,而他们的利益诉求可以与普通民众的利益诉求相重合,也可以出现不同的情况。第二,未成年人也是民众利益诉求主体的一个补充。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他们作为公民的一部分,所享有的权利也是相当广泛的。除法律规定只有成年公民才能享有的某些权利外(如只有年满18岁的成年公民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未成年人也享有依法合理表达其利益诉求的权利。当然,由于未成年人群体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质,他们的利益诉求表达主要还是通过相关监护人或一些社会组织代言的形式出现。故对他们的考察并不作为本书研究的重点。  (二)利益诉求实现的代表者  民众的利益诉求不可能自行实现,必须纳入到规范化和法制化过程当中。而国家管理者则是帮助民众依照规范化和法制化标准,实现其合理利益诉求的主导力量,主要包括国家高层管理者、中间骨干力量和基层专职人员。有学者曾提出过国家管理者的概念:“国家管理者,从舆情的角度说,是对处于管理民众的管理者地位上的政党、政府、参政议政机构以及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中各类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人员总称。”①国家管理者的基本内涵,是指这一人群处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地位,并代表着民众利益和国家利益行使管理权力和承担义务。②  上述解释具有启发意义。再说得形象一些,我们可以将推动利益诉求实现的实施者们理解为这样一群人:他们握有公权力,通过组织设置、决策执行和制度安排等手段,理解、接受和帮助普通民众实现合理利益要求。这种说法将诉求表达对象进行了分类,有助于认清利益代表者和推动者在帮助民众实现利益诉求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③此外,国家管理者所处的工作机构一般是作为科层组织结构形式而存在的,这些工作机构只是接纳民众进行利益表达的管道,*终毕竟需要通过具体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来扮演和完成民众利益实现的代表者和推动者角色。还要强调的是,民众的合理利益需要通过民众利益的代表者和实施者去帮助推动和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众只是完全的、被动的接受者。相反,民众本身不仅不是被动的社会人群,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到利益实现的过程里面,以自己的劳动来帮助实现自己的合理利益,甚至还会对自己利益的实现过程加以必要的监督。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相互合作和相互协调的完整过程。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