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防震减灾法教程

防震减灾法教程

作者:张建毅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25.2(7.2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防震减灾法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2360926
  • 条形码:9787302360926 ; 978-7-302-36092-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防震减灾法教程 本书特色

《防震减灾法教程》由张建毅主编,是防灾减灾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三篇,即防震减灾法部分、案例分析部分和相关法律法规部分,具体包括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案例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同时,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每章节均编写了思考题。   《防震减灾法教程》可作为开设防灾减灾课程的有关专业教学用书,还可供从事防震减灾及各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人员、政府领导、地震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以及防灾、救灾志愿者学习参考。

防震减灾法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防灾减灾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三篇,即防震减灾法部分、案例分析部分和相关法律法规部分,具体包括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案例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同时,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每章节均编写了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开设防灾减灾课程的有关专业教学用书,还可供从事防震减灾及各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人员、政府领导、地震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以及防灾、救灾志愿者学习参考。

防震减灾法教程 目录

**章 概述
 **节 引言
  一、法的概念
  二、法律法规的形式、构成与运行方式
  三、《防震减灾法》简介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种类及防震减灾法制建设现状简介
  一、引言
  二、自然灾害的种类
  三、美国和日本防震减灾法制建设简况
  四、我国防震减灾法制建设的背景及立法现状
 第三节 《防震减灾法》的立法宗旨、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
  一、《防震减灾法》的立法宗旨、目的
  二、《防震减灾法》的调整对象及其适用范围
 第四节 《防震减灾法》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关系
  一、《防震减灾法》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共同点
  二、《防震减灾法》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不同点
 第五节 思考题
第二章 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原则的相关法律规定
 **节 防震减灾工作方针
  一、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概述
  二、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的沿革
 第二节 防震减灾工作原则
  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二、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三、加强政府统一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四、坚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和演练的原则
  五、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原则
  六、依靠人民军队参与抢险救灾原则
  七、防震减灾工作应遵守有关标准的原则
 第三节 思考题
第三章 防震减灾规划的基本法律制度
 **节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意义、权限和类型
  一、意义
  二、权限和类型
 第二节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一、编制原则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资料
 第三节 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
  一、一般内容
  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容
 第四节 防震减灾规划的报送与公布
  一、广泛征求意见
  二、报批、公布与修订程序
 第五节 案例示范
  一、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国办发[2006]96号通知)
  二、江安县防震减灾规划(2008—2020年)
 第六节 思考题
第四章 地震监测预报的基本法律制度
 **节 我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
  一、历史概况
  二、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的措施
 第二节 地震监测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二、台网建设与运行制度
  三、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制度
  四、信息平台建设制度
 第三节 地震预报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地震预测的含义
  二、异常现象、预测意见处理制度
  三、关于地震预测研究的规定
  四、震情会商及预报意见评审制度
  五、地震预报的统一发布制度
 第四节 关于强化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法律措施
  一、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含义
  二、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权限、依据、方式
  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政府及其负责部门工作职责
 第五节 关于地震现场监测预报及档案管理的规定
  一、地震现场监测预报规定
  二、地震档案管理规定
 第六节 思考题
第五章 地震灾害的工程性预防与非工程性预防的基本法律规定
 **节 关于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一、引言
  二、抗震设防的概念
  三、抗震设防要求
  四、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与抗震设防要求的衔接
 第二节 地震区划图
  一、主要概念
  二、地震区划图的应用
 第三节 地震安全性评价
  一、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其法定依据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队伍资质与工作等级划分
  三、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一般方法简介
  四、关于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形成和审定
  五、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
 第四节 抗震加固与城乡建设抗震设防管理
  一、抗震性能鉴定与抗震加固
  二、逐步提高农村抗震设防水平
  三、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各环节相关单位的法定职责
 第五节 非工程性预防措施
  一、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应急演练
  二、抗震救灾资金与物资的保障
  三、发展地震灾害保险
  四、应急疏散通道与应急避难场所及其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
  五、城市(地区)防震减灾能力综合评价
 第六节 思考题
第六章 地震应急救援
 **节 地震应急预案
  一、地震应急预案及其重要性
  二、预案的种类及其制定、修订、批准和备案
  三、地震应急预案的法定内容
  四、应急预案的重要作用
  五、地震应急预案编写提纲和实例
 第二节 地震灾害分级及其响应机制
  一、地震灾害的分级
  二、分级的目的和分级负责
  三、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的应急响应
 第三节 地震应急期
  一、临震应急期
  二、震后应急期
 第四节 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法律制度
  一、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省级政府和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紧急救援队
  三、志愿者救援队
  四、保障制度
  五、涉外救援队的管理制度
 第五节 思考题
第七章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
 **节 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
  一、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的意义
  二、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的依据与方法
  三、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的组织与程序
  四、损失评估的案例
 第二节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
  一、安置点的设置原则
  二、过渡性安置点的全面管理与安置期限
 第三节 灾后恢复与重建原则
  一、恢复与重建的总原则
  二、尽快恢复生产、关注民生原则
  三、行政审批、简化高效原则
 第四节 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
  一、编制审批主体
  二、编制原则
  三、编制规划与实施规划的原则
 第五节 思考题
第八章 监督管理
 **节 行政法制监督概论
  一、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法制监督的性质
  三、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方式
 第二节 防震减灾行政监督管理
  一、防震减灾监督主体
  二、防震减灾行政监督的方法
  三、对防震减灾行政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理
  四、《地震行政法制监督规定》的相关内容
  五、地震行政法制监督的报告制度
 第三节 思考题
第九章 法律责任与地震行政执法
 **节 法律责任概论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与分类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三、归责与免责
  四、法律责任方式
 第二节 防震减灾法律责任
  一、防震减灾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点
  二、防震减灾行政法律责任
  三、防震减灾民事法律责任
  四、防震减灾刑事法律责任
 第三节 地震行政执法
  一、地震行政执法的概念
  二、地震行政执法的特征
  三、地震行政执法的原则
  四、地震行政执法的主体
  五、地震行政执法管辖
  六、地震行政执法的内容
  七、地震行政执法的程序
 第四节 地震行政救济
  一、地震行政救济的概念
  二、地震行政复议
  三、地震行政诉讼
 第五节 思考题
第十章 关于防震减灾法附则的规定
附录一 案例分析
附录二 相关法律法规
 **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三节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第四节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第五节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第六节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第七节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第八节 中国地震烈度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