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论文汇编:1995-2010:第三集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论文汇编:1995-2010:第三集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4-01
开本: 26cm 页数: 681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66.0(5.5折) 定价  ¥1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论文汇编:1995-2010:第三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614285
  • 条形码:9787511614285 ; 978-7-5116-142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论文汇编:1995-2010:第三集 本书特色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论文汇编(第三集 1995-2010)》主要内容包括:高粱籽粒营养品质优质资源的筛选与利用、东北地区高粱栽培历史考证、世界高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高粱的野生近缘种及其利用价值、高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利用、高粱原始材料再利用分析、高粱糯质资源创新及其利用研究等。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论文汇编:1995-2010:第三集 内容简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论文汇编第三集(1995~2010)》。本集共搜集全院高粱研究论文152篇,共约80万字,分高粱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理与栽培、病虫害、生物技术、产品加工、高粱产业等部分列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论文汇编:1995-2010:第三集 目录

一、品种资源
高粱籽粒营养品质优质资源的筛选与利用
东北地区高粱栽培历史考证
世界高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高粱的野生近缘种及其利用价值
高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利用
高粱原始材料再利用分析
高粱糯质资源创新及其利用研究
二、遗传育种
高粱f3代抗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的遗传分析
高粱杂交种辽杂5号选育报告
高粱区域试验中杂交种产量的稳定性分析
高粱籽粒品质的遗传改良
高粱杂交种辽杂6号选育报告
高粱杂交种辽杂7号选育报告
美国青贮饲料高粱的生产和研究
高粱不同分类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高粱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研究
新引高粱雄性不育系的鉴定与评价
a,型高粱雄性不育细胞质在选育优良不育系中的应用
高粱杂交种辽杂10号选育报告
高粱杂交种辽杂12号选育报告
高产、多抗、早熟高粱杂交种辽杂11号
高粱杂交种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及杂种产量关系研究
高粱杂交种辽杂13号选育报告
高粱杂交种辽杂14号(373 a/312)选育报告
高粱杂交种辽杂16号(99093)选育报告
高粱杂交种辽杂17号选育报告
a,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
粒用高粱亲本系选育早代鉴定研究概述
辽饲杂二号选育研究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高粱杂交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高粱若干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粒用高粱产量与品质改良
高粱雄性不育系选育的研究
甜高粱——大有发展前途的作物
不同细胞质对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42份高粱亲本的聚类分析
高粱雄性核不育基因的利用
辽宁省高粱育种工作的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高粱发展趋势及对策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高粱品种改良发展阶段及代表品种
我国高粱品种改良的育种方法
新型绿色可再生能源作物——甜高粱及其育种策略
优良粒用高粱杂交种辽杂13号
辽杂号高粱杂交种性状分析与总结
高产、抗旱、酿酒用高粱杂交种辽杂18号选育报告
饲用高粱杂交种辽饲杂3号选育报告
辽宁省高粱品种遗传改良的成就及发展趋势
饲用高粱杂交种辽饲杂4号选育报告
海南三亚地区高粱的前期整地、播种和苗期管理
高粱不育系124a的选育
优质、高产、多抗酿造型高粱杂交种辽杂23号选育报告
高产、优质、多抗、食用型高粱杂交种辽杂25号选育报告
ammi模型在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能源用甜高粱辽甜1号选育报告
我国甜高粱育种方向及高效育种技术
a3、a4细胞质对甜高粱产量及其重要性状的影响
……
三、栽培生理
四、病虫害
五、生物技术
六、高粱产业
展开全部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论文汇编:1995-2010:第三集 作者简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省政府直属的综合农业科研单位。全院下设22个研究所(中心)、50余个研究专业及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国家高粱改良中心、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资源圃、中国野蚕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中心等九个研究、检测机构,同时设有国家水稻、小麦、大豆、高粱四个原原种基地。检测中心被农业部认定为省内唯一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拥有实验用地1053公顷,职工1680人,其中科技人员830人,高级研究人员 29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07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