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论(签章版)
-
>
DD罗翔作品集 法治的细节+圆圈正义(全2册)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
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
>
私人财富保护、传承与工具
-
>
再审洞穴奇案
-
>
法医追凶:破译犯罪现场的156个冷知识
大气污染防治法理论与实务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2053194
- 条形码:9787562053194 ; 978-7-5620-531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气污染防治法理论与实务 本书特色
高桂林、于钧泓、罗晨煜编著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理论与实务》分总论、分论和责任论三篇共十章内容。总论由两章组成:**章大气污染防治法基本理论,第二章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的发展现状。分论由五章组成: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公共治理制度,第四章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第五章防治固定源大气污染法律制度,第六章防治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法律制度,第七章防治扬尘污染法律制度。责任论有三章组成:第八章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民事法律制度,第九章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政法律制度,第十章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刑事法律制度。
大气污染防治法理论与实务 内容简介
《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资金支持项目:大气污染防治法理论与实务》分为上篇:总论;中篇:分论;下篇:责任论。
大气污染防治法理论与实务 目录
**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基本理论
**节 大气污染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体系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的发展现状
**节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制度的不足
第二节 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及启示
中篇 分论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公共治理制度
**节 大气污染防治的政府责任制度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的社会参与制度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的联防联治制度
第四章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概述
第二节 有关总量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节 总量控制的长效机制
第五章 防治固定源大气污染法律制度
**节 防治燃料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
第二节 防治工业大气污染
第三节 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第四节 防治油烟、恶臭及其他大气污染
第六章 防治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法律制度
**节 防治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法律制度
第二节 新车准入制度
第三节 在用车管理制度
第四节 机动车和非道路用机械限期治理及鼓励老旧车
第五节 机动车和非道路用机械管理机构职责
第七章 防治扬尘污染法律制度
**节 扬尘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第二节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责任
第三节 扬尘污染防控管理制度
下篇 责任论
第八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民事责任制度
**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责任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民事责任概述
第三节 大气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九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政责任制度
**节 大气污染行政责任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行政制裁
第三节 大气污染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第十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刑事责任制度
**节 大气污染刑事责任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犯罪的概念及构成
第三节 大气污染行政管理渎职犯罪
参考文献
附录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附录二: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附录三: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大气污染防治法理论与实务 节选
二、人类不同文明时期的生态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一)从文明发展史看大气环境变化 既然大气污染与人类的活动分不开,我们就须要分析人类的活动是如何对自然界产生危害,对大气环境产生破坏的。这应当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说起。从社会学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文明时期,每个时期都表现出对自然环境不同的态度。 首先,原始文明下人类的原始生态观。人类属于一种群居性生物,人类社会形成的标志有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二是群居性集体的形成,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也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的雏形,此时人类进入了原始社会,人类的文明形态也跨人了原始文明。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类开始制作使用各种石器、简单的木质工具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如打猎、采集果实,并且还学会了使用“火”,用“火”加工食物,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当人类学会了使用“火”时,“火”在精神上也就成为了人类社会中很多部落的图腾崇拜,在实践中使用“火”就必然会涉及到向大气环境排放燃烧气体的问题,但是由于当时人类使用“火”的范围非常有限,燃烧物排放的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极其有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出,在原始文明下,人类的原始生态观较为淳朴,当时人们崇尚自然,为大自然的力量所折服,人类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因而当时不存在大气环境被破话的问题。 其次,农耕文明下人类自给自足的生态观。人类自从进入了奴隶社会,便正式开始了以山川、河流、土地为生存环境的时代,人类学会了耕种粮食、放养动物,人类的生活靠自己的劳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此时人类社会进入了农耕文明时期。在这种农耕文明下,人类对各种生产工具的利用逐渐成熟,对自然界的探索在逐步加强,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尚处于初级状态,对大气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也仅仅限于使用“火”这样的工具。在农耕文明下,人类拓展了“火”的使用范围,不仅将其用于生产、生活,而且在军事领域内也有一定应用,这些应用远比原始文明成熟,但即使是这样,人类对“火”的使用仍然处于合理范围,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是非常小的。在这一时期,大气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完全可以处理这些污染,所以也未出现大气环境被破坏的问题。 ……
-
保险合同纠纷处理司法观点总梳理
¥177.8¥228 -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52.5¥59 -
裁判的方法
¥57.2¥78 -
合同审查思维体系与实务技能(第2版)
¥69.6¥98 -
DD罗翔作品集 法治的细节+圆圈正义(全2册)
¥57.8¥95.8 -
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
¥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