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作者:伍红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6.0(3.4折) 定价  ¥4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36126
  • 条形码:9787516136126 ; 978-7-5161-3612-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本书特色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在作者伍红林博士那里,“在中国”的合作教育研究,要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特殊时空境遇和学术传统,突出中国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面对国外教育研究及教育实践变革浪潮时的自信和自强,揭示当代中国合作教育研究的创造、智慧与独特。大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并不是新鲜事物。自从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和霍姆斯小组,提出“中小学—大学互结伙伴”概念和相关报告之后,类似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如“星火燎原”,逐渐累积了丰富且相对成熟的理论与经验。但“他国”的研究只具备参照价值,永远不能替代“本国”的研究。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内容简介

大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并不是新鲜事物。自从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和霍姆斯小组,提出“中小学-大学互结伙伴”概念和相关报告之后,类似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如“星火燎原”,逐渐累积了丰富且相对成熟的理论与经验。但“他国”的研究只具备参照价值,永远不能替代“本国”的研究。如何基于“吾国吾民”的特殊性,做“在中国”的合作教育研究,这一立意成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生成的逻辑起点。在作者伍红林博士那里,“在中国”的合作教育研究,要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特殊时空境遇和学术传统,突出中国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面对国外教育研究及教育实践变革浪潮时的自信和自强,揭示当代中国合作教育研究的创造、智慧与独特。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目录

**章 导论
**节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一 问题
二 选题缘由
三 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文献来源
二 文献基本观点
三 文献分析
第三节 研究价值、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预期价值
二 研究方法
三 思路与结构
第二章 合作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节 合作教育研究的萌芽与成型
一 合作教育研究的萌芽(19世纪上半叶)
二 合作教育研究的成型(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第二节 合作教育研究的拓展与转型(20世纪下半叶)
一 合作教育研究的拓展(20世纪下半叶)
二 合作教育研究在中国的转型(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
第三章 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关系形态的比较分析
**节 分析的基本框架
一 双方的意愿
二 双方的地位
三 关系的指向性
四 关系的程度
五 关系的性质
第二节 常见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关系
一 教育实验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关系
二 教育行动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关系
三 教育叙事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关系
第三节 常见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局限性
一 理论优先实践传统的影响问题
二 教育理论与实践沟通与转化的有效路径问题
三 理论者与实践者间的沟通问题
四 合作研究的基本单位问题
五 “事”与“人”的关系问题
第四章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
**节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发展的背景
一 当代教育理论更新与教育实践变革的同时态发展需求
二 突破德国和美国教育研究局限性的需要
第二节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发展的条件
一 介入主义的兴起
二 中国的文化基础
三 思维方式的更新
四 对合作教育研究认识的突破
第三节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发展的意义
一 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二 促进中国教育学的自立
三 促进教育实践变革品质的提升
第四节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交互生成”
一 理论者在教育之中研究教育
二 实践者的转化与创造
三 在合作中培育双方开展研究的自主性与自觉性
第五章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关系
**节 两类主体间关系的表征
一 双方主动的选择与发展
二 双方都是指向未来发展的研究者、学习者和创造者
三 突出理论(者)与实践(者)的相互沟通与转化
四 体现了高品质的关系程度
五 合作关系深深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
第二节 两类主体间关系的实质
一 基于两类主体内在发展需要的关系
二 指向持续创造的关系
三 以成事成人为核心内容的关系
四 “我们”式的共同体关系
第三节 两类主体间关系发展的前提
一 理论者树立并践行坚定的实践取向
二 实践者打破对理论和理论者的偏见
三 两类主体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第四节 两类主体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主体的力量
二 研究的实效
三 地方力量
第五节 两类主体间关系发展的基本过程
一 策划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发展
二 实施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发展
三 调节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