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作者:邱振中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2-01
开本: 8开 页数: 54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2.1(8.2折) 定价  ¥2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8025627
  • 条形码:9787548025627 ; 978-7-5480-256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褚遂良与《雁塔圣教序》
文师华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名门贵族,在唐贞观年间官至中书令。高宗李治登位后,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开国公,故世称“褚河南”。 后升为尚书右仆射,成为辅佐天子、总管百官、治理万事的首席宰相。因竭力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屡遭贬谪,*后被贬为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死于任所。
褚遂良学书先从北方书风入手,他曾向史陵学书,后又兼学欧、虞。从褚遂良早期作品看,其结体、间架有不少方面似欧阳询,用笔近虞世南,并时而流露出汉魏隶法的古意。贞观六年(632),太宗下令整理内府所藏的锺繇、王羲之等人真迹,计1510卷。褚遂良参与了这次整理活动,众多的王羲之真迹,使他大开眼界。在贞观二十年(646)以后他的书风逐步倾向于圆转华美,宽博疏朗,用笔则由方向圆过渡。
褚遂良书法成熟的风格,应以57岁时书写的《房梁公碑》为标志。而*能体现和代表褚氏风格的书法作品,是他58岁时所书的《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 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分写两块碑石,现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大雁塔底层,塔门之东、西龛各立一碑。东龛内是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书写行次由右向左,永徽四年(653)十月刻,21行,每行42字;西龛内是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所制《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同年十二月刻,书写行次由左向右,20行,每行40字。两块碑石均为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字。文中叙述了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往返经历17年,回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要籍的情况。
褚遂良书写此碑时,已从早年那种稚拙方整的气息中摆脱出来,形成了美女婵娟、典雅华丽的风格。此碑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创造了一套全新的楷书笔法和结体。其用笔方圆兼备,又参入隶法、行书意味,流利活泼,风采动人。其中的横、竖、撇、捺等主要笔画,往往一笔三过,直中带曲,字里行间,犹如钢丝牵绕,有金生玉润般的立体感。其结体方正开张,中宫收紧,四方散开,于紧密中求变化,寓飞动于庄严之中,舒展大方,俯仰有情。每个字的笔画与结体相适应,笔画瘦硬之中见腴润,其瘦硬轻盈的笔画使结构飞动起来,如云中飘游;而其方正开张的结体又容纳和发挥了其笔画的流动之势。全篇章法疏朗,更显清俊飘逸,瘦硬通神。
初唐前期,书坛基本上是欧阳询、虞世南楷书一统的局面。这种深刻体现唐代书风典则、法式的书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然而从书法史的进程看,初唐欧、虞的楷书基本上未能脱出北方书风的笼罩,直到褚遂良才开始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在初唐四家中,真正开唐楷之风的是褚遂良。所以清代刘熙载《艺概》云:“褚河南书为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的确,唐代薛曜、薛稷、颜真卿的楷书都取法于褚遂良。宋代米芾,元代赵孟頫,明代祝允明、董其昌、王铎等都临习过褚遂良的楷书和行书。当代林散之对褚遂良、米芾甚为用功,并留下了临习褚书的墨迹;沈尹默倾心褚遂良,他认为在唐代能够继承二王书风正脉的,就是褚遂良,褚书确立了“唐规模”,影响了以后百代。


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图册类出版物的印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画册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波及普通读物,今天一部中等价格的图册已堪称精美。这对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家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迹。以前作为稀世珍宝的名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历历在目,对于敏感的学习者,感悟其中的奥秘已不再是难事。对此人们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进步,大家或许关注较少。一位印刷专家说,书法类图书*难印的是印谱。仔细想想,深有道理。虽然盖印使用的印泥只是一种颜色,但盖出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线的作用下,色彩变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难印出来。碑帖拓本与此相似,仔细观赏过拓片实物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拓制时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迹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体积感。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了这种体积感。一流的拓本中,点画像是书写出来的,只要稍加想象,与墨迹便几乎没什么差别。在*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开始表现出清晰的书写的感觉。
书法学习者从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中受益巨大。这是以往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了极少数特权者、富有者有摩挲经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对着质量成问题的复制品冥思苦想。从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走向书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我们对书法的感受与训练。
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众多的书法出版物之外编选了这部碑帖选。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大,因为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你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我们要求的临摹了。因此临摹的字迹应比范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这部碑帖选集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它们也可作为欣赏的对象。
欣赏有两种方式。一是细细品读,精微到一个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这种种变化的深层契机——运动、心理、材质、惯习等等。一篇杰作在手,长此以往,感觉与形式糅合在一起,赏鉴力自然不断提高,四五册这样读下来,便是一位有经验的鉴赏者了。也可以挑一册喜爱的杰作放在床头,每天入睡前翻开一页,看一眼便合上亦无妨,身心完全放松,留下的只是作品的大感觉,无论是身影,还是风度、气息,都没关系。庄子说:“目击而道存。”这是从细处入手注意不到的东西。
希望这部碑帖选集的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时增添一份发现的喜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