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习录
-
>
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庄子全书
-
>
素书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
>
王阳明全集(全四册)
-
>
生活与忆念
-
>
名家小全集(4册)
无力悲伤
¥34.7¥59.8先秦汉魏六朝叙事诗研究
¥42.7¥70.0自述.代述与混合叙述-一种纪实伦理的研究
¥32.3¥66.0英国田园诗歌发展史
¥22.4¥59.0土改文学叙事研究
¥37.2¥76.0
《论语》哲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34177
- 条形码:9787516134177 ; 978-7-5161-341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论语》哲学 本书特色
阐发《论语》的现代价值,让其活在当代,成为当代人的思想和精神资源,是《论语》研究者一个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除了考察《论语》的外围问题,比如产生的时代背景,从时代需要去考察其现代价值以外,从《论语》自身的材料出发阐发其自身的哲学义理的工作,彰显《论语》自身的思想结构及思想的合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论语哲学》揭示《论语》所代表的儒家哲学的原始内涵,说明孔子在《论语》中所揭示的意义世界的格局,把握孔子在《论语》中显示出来的哲学思考方式,有助于实现儒家哲学的发展和振兴。
《论语》哲学 内容简介
除了考察《论语》的外围问题,比如产生的时代背景,从时代需要去考察其现代价值以外,从《论语》自身的材料出发阐发其自身的哲学义理的工作,彰显《论语》自身的思想结构合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周海春编著的《论语哲学》揭示《论语》所代表的儒家哲学的原始内涵,说明孔子在《论语》中所揭示的意义世界的格局,把握孔子在《论语》中的显示出来的哲学思考方式,实现儒家哲学的发展和振兴。
《论语》哲学 目录
**章 天下无道:《论语》之价值反思
一 道之有无何谓
二 “无道”之表现
三 “有道”和“无道”与“现世”的超越
第二章 《论语》之认识论
一 学
(一)“学”的诸种含义
(二)“学”的独立性
(三)“学”的基础性
(四)“学”建构的哲学世界观
二 习
(一)“学而时习之”的哲学精神
(二)性与习
三 教诲
四 思
五 知
(一)“知”的主体性
(二)“知”的时间性
(三)“知”的辩证性
(四)“知”的选择性
(五)“知”的特殊性
(六)“知”的连续性和创造性
(七)“知”的实践性
六 耳顺、闻、正名
(一)“耳顺”的几种认识论解读
(二)“耳顺”与“听”、“闻”
(三)“说”
(四)正名
(五)言顺
(六)乐
七 从心所欲
(一)心
(二)志
(三)欲
(四)心之规矩
第三章 《论语》之方法论
一 “攻乎异端”与“叩其两端”
(一)解释传统
(二)方法论意旨
二 中庸
(一)中庸
(二)过和不及
(三)“中”和“用”
(四)“同”和“和”
三 “譬”
(一)“譬”的内涵
(二)“譬”的功能
(三)研究“譬”之意义
第四章 《论语》之道德论
一 刑、罪、耻、内省
(一)《论语》中的“刑”
(二)《论语》中的“罪”
(三)《论语》中的“耻”
(四)《论语》中的“齐”、“内省”、“内自讼”和“不疚”
(五)道和自我
二 不忧
(一)仁者不忧
(二)君子忧道不忧贫
(三)小人忧贫
三 孝
(一)“孝”的可能的解释空间
(二)“孝”的伦理认识论
(三)孝的伦理内容与行动指令
四 忠
(一)作为道德教化和学习的“忠”
(二)作为“理智德性”的“忠”
(三)作为个体品德表现的“忠”
(四)作为伦理关系的“忠”
(五)“忠于”伦理视野下的“忠”
五 恕
(一)如何能了解孔子的“恕”
(二)“恕”的基本意义及其哲学引申
六 仁
(一)解释逻辑
(二)心理主义的阐释
(三)形而上学伦理学阐释方向
(四)个体德性论阐释
(五)人与人的伦理关系阐释
(六)元德之仁
(七)仁与智:仁爱在是非之域的实现
(八)为仁由己
(九)仁学的现代意义
七 义
(一)“义”所包含的基本逻辑结构
(二)作为至善的义
(三)作为从属的善的义
(四)至善和从属善的关系
(五)孔子之“义”
八 礼
(一)关于“礼”的多元阐释
(二)“礼”的哲学意义
(三)《论语》的“礼”哲学
九 信
(一)信和人的主体性
(二)主体的觉悟与“信”
(三)信的层次性和超越性
十 直
(一)事实说
(二)家国说
(三)德法说
(四)“直”的“学”、“知”前提
(五)“直”的君子人格归宿
第五章 《论语》之天道论
一 天
二 命
(一)作为意义追求的命
(二)在功利性与自然性的社会关系中追求意义
(三)在与君主和国家的关系中追求意义
(四)在与“道”和“天”的关系中承担使命
(五)知命
三 德
(一)“德”的义理结构
(二)《论语》之“德”
四 道
(一)道的诸种含义
(二)《论语》中的“道”:宇宙真理或人类真理
(三)道:“是什么”和“求什么”
(四)道之“行”与“废”
(五)道:语言表现和行为表现
(六)道:引导力的实现
第六章 《论语》之人论
一 己
(一)“己”的主客体阐释的局限
(二)“为己之学”精义
二 我、身、吾
(一)“自”和“我”
(二)吾
(三)身
三 人、民:意义人/事实人假设
(一)宗法人伦中的“人”
(二)整体中的人
(三)私域和公域中的人、阶级人和文化人
(四)焦点/场域模式
(五)事实人/意义人
(六)“民”的事实性和意义性
(七)“人”的事实性和意义性
四 立:人学存在论
五 小人
(一)“女子”是中心性的概念吗
(二)事实性概念还是意义性概念
(三)情境性哲思还是一般性原理
(四)命题的性质和解释空间
(五)小人
六 君子
七 圣人
第七章 《论语》之政治论
一 “为政”意旨
(一)《论语为政》二十一篇中的“为政”
(二)“正”:《论语》的政治价值论
二 “为政”之境界
(一)“侍坐章”与“为政”四境
(二)无为而治
(三)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第八章 《论语》的价值属于哲学的
一 《论语》的哲学性
(一)文本的哲学通见
(二)孔子后学的继承和发展
二 《论语》的文本诠释
(一)范畴诠释与语言假设
(二)对话和譬喻
三 《论语》所代表的儒家基本学术特征
(一)启发式儒家
(二)开放的儒家
(三)意义儒家
(四)示范儒家
四 《论语》成为何种意义上的“哲学”
(一)作为“世界观哲学”的《论语》
(二)作为严格的“科学”的哲学的《论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论语》哲学 作者简介
周海春,1970年9月生于内蒙古扎兰屯市,2003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中国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湖北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副主编。兼任中国现代哲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周易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伦理学学会副秘书长。著有《中国医德》(2002),《中国近代早期改革派与近代伦理思想的演变》(2004),《近代新学的价值世界》(2009),《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2011),《人文科学导论》(2012,与罗炽合著)。主编《中国哲学原著导读》(2010)教材一部,参著《东方哲学史(近代卷)》(2010)、《东方哲学史(现代卷)》(201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6.0¥48.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3¥42.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3.2¥42.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8.1¥42.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3.1¥68 -
诸子的真相 (何新文选)
¥23¥58 -
中国哲学小史
¥20.9¥49.8 -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
¥16.4¥38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26.4¥49.8 -
中国哲学十讲
¥16.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