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2.8¥68.0治河通考
¥38.4¥48.0明代陕西行都司建置与土管研究
¥32.4¥98.0明代广东海防指挥体系时空演变研究
¥57.1¥89.0周代国野制度研究(修订本)(秦岭学术书系)
¥49.0¥80.0
家国.夷夏与天人-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3156634
- 条形码:9787303156634 ; 978-7-303-1566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家国.夷夏与天人-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 本书特色
四至六世纪的的中国处于历史上的南北分裂割据时期。北方是十六国北朝,南方是东晋宋齐梁陈。秦汉以来大一统的中国社会至此彻底走上分途发展的道路。较之东晋南朝,当时中国北方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勃然兴起,呈现出尤为突出的民族重新组合和融合的景象。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史官史家们曾经就夷夏、家国和天人等事关皇朝久治长安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间的流血斗争、是非曲折、以及大一统情怀,深深地印刻在当时的史学之上,成为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王志刚编著的《家国夷夏与天人--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即围绕夷夏、家国和天人这三个主题,就当时北中国的史学和历史展开讨论。
家国.夷夏与天人-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 内容简介
四至六世纪的的中国处于历史上的南北分裂割据时期。北方是十六国北朝,南方是东晋宋齐梁陈。秦汉以来大一统的中国社会至此彻底走上分途发展的道路。较之东晋南朝,当时中国北方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勃然兴起,呈现出尤为突出的民族重新组合和融合的景象。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史官史家们曾经就夷夏、家国和天人等事关皇朝久治长安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间的流血斗争、是非曲折、以及大一统情怀,深深地印刻在当时的史学之上,成为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本书即围绕夷夏、家国和天人这三个主题,就当时北中国的史学和历史记忆的形成提出了视角独到的认识,以期阐明其上承汉魏、下启隋唐的历史文化价值。
家国.夷夏与天人-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 目录
上篇 史官制度与家国传承
**章 十六国北朝的史官制度与史学发展
第二章 北魏崔浩石经石史考
第三章 北齐与设馆修史
第四章 北齐北周隋史家王劭史学考论
附表:十六国北朝史官与史学表
中篇 民族史传与夷夏关系
第五章 十六国时代:大一统民族观的播迁和认同
第六章 邓渊和崔浩时代:别造一天下
第七章 李彪、崔鸿和郦道元时代:描摹太和改革与天下一道蓝图
第八章 魏收时代:大一统民族观与民族通史《魏书》
附表:《魏书》“史臣日”统计表
下篇 专史撰述与天人之际
第九章 传统经济史记述的继承和发展
第十章 郦道元《水经注》与中古中国的环境史图景
第十一章 十六国北朝佛教史记述的朴素理性色彩
参考文献
后记
家国.夷夏与天人-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 节选
《家国、夷夏与天人: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5.7¥45.8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1¥16.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9.1¥42.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6.9¥49.8
-
战争.帝国与国际政治变迁
¥30.7¥58 -
钟山札记龙城札记读史札记
¥13.8¥23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25.2¥45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8.1¥35 -
知识分子的笔墨事功
¥23.4¥52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6.7¥49
富油?贫油?-揭秘油价背后的真相
¥15.1¥39.8重庆市基层气象台站简史
¥16.0¥50.0鲁滨逊漂流记六年级下册
¥19.6¥38.0被误会的中国故事
¥19.9¥29.0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
¥29.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