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间套作体系豆科作物固氮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间套作体系豆科作物固氮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5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37.8(3.5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间套作体系豆科作物固氮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5506987
  • 条形码:9787565506987 ; 978-7-5655-069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间套作体系豆科作物固氮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本书特色

李隆编著的《间套作体系豆科作物固氮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精)》以豆科和非豆科间作体系中豆科作物共生固氮为主线,从豆科作物在种植体系中的作用,共生固氮的测定方法,间作套种作物生产力与氮素利用,作物种间相互作用促进生物固氮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对豆科间作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实际应用进行总结。

间套作体系豆科作物固氮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内容简介

  间作套种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合理的间套作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抵御病虫害的特点,因此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以及低投入有机农业中仍然起一定作用。李隆编著的《间套作体系豆科作物固氮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精)》以豆科和非豆科间作体系中豆科作物共生固氮为主线,从豆科作物在种植体系中的作用,共生固氮的测定方法,间作套种作物生产力与氮素利用,作物种间相互作用促进生物固氮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对豆科间作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实际应用进行总结。《间套作体系豆科作物固氮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精)》可供从事农业生态、耕作栽培、土壤与植物营养相关专业研究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参考。

间套作体系豆科作物固氮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目录

第1章 豆科作物在多样性种植中的地位 1.1 全球主要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变化趋势和现状 1.2 我国主要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变化趋势和现状 l.3 豆科作物及其在种植体系中的应用 1.4 豆科作物及其生物固氮 1.5 生物固氮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第2章 间套作豆科作物共生围氮能力评价方法 2.1 主要的共生固氮能力评价方法 2.2 间套作共生固氮能力评价的总氮差异法及其改进 2.3 改进后的总氮差异法在消除种间氮素相互作用上的效果 2.4 改进后的总氮差异法在消除种间氮素损失差异上的作用 2.5 改进后的总氮差异法在不同豆科间作体系中的应用评价 2.6 间套作共生固氮评价的(16)n自然丰度法 参考文献第3章 间套作增加生产力和豆科作物结瘤固氮 3.1 间作优势评价的一些指标 3.2 间作产量优势 3.3 间套作豆科作物生物固氮 3.4 地上部和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对生产力和结瘤固氮的贡献 3.5 根系空间分布、种间相互作用与生物固氮 参考文献第4章 作物种间相互作用与豆科作物共生固氨 4.1 作物种间相互作用对根区矿质氮的影响 4.2 豆科作物的“氮阻遏”效应及种间互作对结瘤固氮的改善作用 4.3 间套作体系中作物间的氮素转移 4.4 花生/玉米种间相互作用改善铁营养及结瘤固氮 参考文献第5章 间套作体系豆科作物共生固氮的植物一微生物互作 5.1 豆科作物一根瘤菌相互作用的化学信号过程 5.2 禾本科作物根系分泌物对蚕豆结瘤固氮的促进作用 5.3 根瘤菌一真菌互作对固氮的影响 参考文献第6章 闻套作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的效应 6.1 根瘤菌接种方法 6.2 绿洲高产农田间套作接种根瘤菌的效应 6.3 新开垦土壤玉米/蚕豆问作接种根瘤菌产量与结瘤固氮的效应 6.4 新开垦土壤玉米/蚕豆间作接种根瘤菌的磷肥效应 参考文献第7章 豆科植物在间套作种植体系中的应用 7.1 蚕豆/玉米间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7.2 大豆/玉米间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7.3 针叶豌豆/玉米问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7.4 蚕豆/小麦间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7.5 大豆/小麦间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7.6 旱地马铃薯/蚕豆间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7.7 马铃薯间作大豆种植模式 7.8 马铃薯间作豆科绿肥作物豌豆种植模式 7.9 玉米前期间作豆科绿肥作物毛苕子种植技术 7.10 玉米间作豆科绿肥作物甜豌豆种植技术 7.11 小麦/绿肥一玉米超常规带幅种植技术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