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包邮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作者:刘进宝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10-01
本类榜单:收藏/鉴赏销量榜
中 图 价:¥73.5(7.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团购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6060711
  • 条形码:9787226060711 ; 978-7-226-06071-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进宝在敦煌学方面的佳作

本书是材料翔实、内容真实可靠、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大众的普及读本

本书编制附录包括流失海外敦煌文献数量一览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量一览表等内容

不仅可作为大众读者了解敦煌文物流散历史的通俗读物,也可作为学术专家研究的参考文献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内容简介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如同一部沉重又震撼的文化史诗,翻开它,便能看到那些承载着千年华夏文明的瑰宝在异国他乡的漂泊身影。书中深度剖析了敦煌文物流失的历史脉络,从藏经洞的惊世发现,到列强掠夺下的文物流失,每一段都让人痛心疾首。精美的文物图片与详实的文字记载,不仅让你得以领略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能引发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深刻思考。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文化研究者,还是心系民族文化命运的有志之士,都能在书中找到触动心灵的力量,一同追寻文物回归之路,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脉。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前言

1840年,英国用大炮敲开了中国的门户,随后各国列强蜂拥而至,在强占租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同时,还纷纷派人来寻宝探险,从而使中国文化遗产也进入了一个大量外流的灾难期。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既毁坏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也毁了文源阁《四库全书》,劫走了残余的部分《永乐大典》和园中的珍宝。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掠走了清宫廷中珍藏的书画等珍贵的艺术品。除了这两次大规模的强盗式的抢劫外,一些国家的探险家、考察家还以科学考察的名义盗劫了不计其数的中国珍贵文物和艺术品。

据统计,1856—1932年间,俄、英、德、瑞典、法、日、美诸国考察队等来我国西北地区考察、探险66次,每次考察都会多少不等地盗劫、骗购一些中国的古迹文物。在各国的考察、探险中,以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大谷光瑞考察团、俄国人奥登堡和美国人华尔纳对敦煌遗书、文物的盗劫、破坏*为严重,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的损失也*大。因此,我们就以这些考察、探险对敦煌遗书、文物的盗劫、破坏为例,通过对这只“麻雀”的解剖,来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背景及具体情况。

敦煌文物的发现,是我国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不幸的是,敦煌文物发现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之际,许多文物被帝国主义国家的所谓“学者”“考察团”劫去,部分为国内官僚地主及私人收藏,造成了我国文化事业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早在1930年,爱国学者陈寅恪先生就沉痛地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其发见之佳品,不流入于异国,即秘藏于私家。”①

敦煌文物外流,是中国文物外流的一个缩影。当然,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敦煌文物是整个丝绸之路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分析、研究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我们在某些部分的探讨中,可能会涉及敦煌以外的一些地区。

但愿通过我们的叙述,使读者能够明了敦煌遗书的发现、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及时间、丝绸之路文物被盗的历史背景,各国组织考察团的背景、条件,各国考察团对敦煌文物的劫夺破坏,各国的收藏及研究情况等等,进而对敦煌学和丝路文化有所了解。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目录

**节 震惊世界的大发现

第二节 千古之谜谁解说——敦煌藏经洞封闭之谜

第三节 斯坦因敦煌宝藏

第四节 「汉学大师」取精华

第五节 姗姗来迟的橘瑞超

第六节 不甘落后的奥登堡

第七节 带来厄运的华尔纳

第八节 劫余断片又遭劫

第九节 敦煌文物流散的原因

附录一 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斯文·赫定博士所订合作办法

附录二 《古物保存法》

附录三 流失海外敦煌文献数量一览表

附录四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量一览表

结束语

后记
展开全部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节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