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

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

作者:王仲尧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2-12-01
开本: 24cm 页数: 全2册
读者评分:5分5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57.2(5.3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团购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087124
  • 条形码:9787100087124 ; 978-7-100-08712-4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采用制度文化研究方法的同时,大量运用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图表分析法

在文献发掘利用方面,直接采用的文献除各类佛教典籍外还包括大量历史、政治、经济、方志、寺志、商贸、财会、刑律、契约、艺术学、艺术作品、建筑学、建筑史、金石文献、金石原碑、易卦、风水、筮谶、民俗、诗文、图书、印刷、出版史、人口、官制、外交、语词、摄影方面的古今中外典籍数据

在利用相关领域近现代以来我国及国际学界重要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在数年的研究过程中对散布于国内国际各地的南宋佛教存世文献及受南宋佛教制度文化影响的佛教建筑、寺院体制等实物遗存作了发掘观摩、田野调查、实地考察、面谈访问

本书在体例上分为三编,通过内容紧密关联而形式相对独立的三个角度分别展开讨论。简介如次:

上编《行政机制与寺院体制》围绕南宋政府的佛教政策、佛教管理行政机制与寺院体制的关系角度展开。南宋朝注重用制度手段扶持佛教以提高其社会文化影响力俾利王政,如与户籍制度配套的僧籍体制、通过敕额进行合法寺数控制、敕差住持制度、寺院住持体制、五山十刹制度等制度手段皆属前朝未曾有或已开始而未完备之举。本编分为四章:

**章《寺院僧籍与试经度僧》,在与社会户籍体制比较的基础上讨论南宋僧籍体系,南宋僧籍在北宋“都帐制度”基础上建立了“四帐制度”,与此相关的试经度僧则可与科举规范媲美,如试经标准、试经内容、试经方式、试经资格以及见之于法规的童行系籍、试经年龄、考官资格、放度原则、违法作弊惩处等方面都显示出严格、合理、有序的制度化性质。

第二章《敕额鬻牒与合法寺院数》,谈敕额性质及相关联的鬻牒和合法寺院数量问题。宋代敕额制度表面上与唐代相似,即通过敕额从行政目的方面控制佛教规模,但是内涵发生重大位移,政策思想、制度设施及执行方式都与唐代有所不同。南宋敕额在制度导向、制度程序、制度价值三方面都与寺院合法性问题直接相关,换句话说即与合法寺院数量问题联系在一起。而从历代政府主持的鬻牒看,正因为僧籍制度日益完善,鬻牒才随之得以发展,书中对北方金朝自有一套行政特点的鬻额与鬻牒也作了比较。存世文献中未见正式的南宋全国性寺院数,但作者整理出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宁宗、理宗二朝江、浙、闽等地区的寺院数字,推论当时全国合法寺院总量几乎十倍于唐,这成为观察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的一个独特视点。

第三章《寺院体制与住持制度》,认为寺院体制是中国佛教制度文化发展中的核心环节之一,作者根据历史文献及*近新发现的兖州龙兴寺北宋嘉祐八年碑等文献的研究,提出北宋寺院出现过一个“寺—院”二级体制阶段,并根据纵向的历史比较以及与国内外现存寺院体制横向的制度比较,提出正是在作为国家正式制度,从唐代寺院“三纲制度”向北宋寺院之“寺—院”二级体制演进的同时,从乡野山居的丛林中,一开始以完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诞生出了作为民间佛教制度的寺院住持体制,但是以强大生命力迅速发展,南宋时以正式制度方式被确立为佛教寺院体制主流,作者称为南宋寺院“住持制度”,并认为其标志有三:一是“住持”成为寺主正式名称;二是住持为首、两序分责的寺院体制形成;三是住持任职者执行公举选任制度,以“期集公举”的法定程序确认。

第四章《敕差住持与期集公举》,专论南宋寺院敕差住持选任问题。住持任职制度实行于佛门内部,却外显于整个社会大众视野之下,虽曰敕差,又绝非政府派人莅寺任职那么简单。南宋寺院敕差住持制度特色主要表现在“期集公举”选任程序于法有度,体制严谨,当时不但“五山”大刹,一般中小寺院也一体遵行;不但禅宗寺院住持敕差出任,教、律诸宗乃至道教也起而效仿。作者援引杭州慧因高丽教寺在敕差住持产生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制度的情况作个案分析,谓其曲折生动的过程、意义多重的内涵中包含三大制度要素:一是准入资格(选举人资格和被选举人资格),二是差额原则,三是“举主责任”。书中提出四位僧人(景寿、普济、普宁、道冲)通过期集公举出任住持的案例,说明期集公举程序是当时的普遍情况。并对相关的政府除授体制、南宋废除的试经选授住持制度、值得肯定的阄选住持制度、北方金朝的鬻卖住持制度及当时和后人的评价等也作了讨论。


中编《五山十刹制度》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创建的五山十刹制度及制度文化影响角度,围绕寺院体制及作为其外在的物质制度形式的寺院建筑形式、建筑功能等展开。五山十刹制度是与当时行政体制相适应的佛教制度的集中体现,意味着寺院体制被纳入正式制度体系,形成佛教制度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鼎盛期,对中国佛教以及世界佛教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编也分为四章:

第五章《五山十刹及其研究考索》,对近现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情况进行整理分类和总结概述,对国内外存世的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其中对日本学界研究情况的介绍较细,分为四个部分:制度文化研究、寺院建筑研究、五山文学研究和五山刊版研究。然后根据作者掌握的文献及实地考察等展开关于日本存世南宋《五山十刹图》版本与作者、《扶桑五山记》价值及判误等问题的讨论,再对日本近现代的研究文献、西方现代的研究情况等作了一些介绍。

第六章《五山文化与五山禅僧》。专门对中国佛教研究史上以往从未重视的五山禅僧问题进行探讨。以南宋五山十刹制度体系为平台产生了富有特色的“五山文化”,使中国佛教从这一特定时期开始产生世界性的文化辐射力,成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世界佛教史上引人注目的篇章。五山禅僧的活动成为五山文化传播载体,本章以南宋前期瞎堂慧远、虚庵怀敞、佛照德光三师为例,提出五山禅僧三个共同特点:一学养深厚,二长袖善舞,三不拘一格;以南宋中期痴绝道冲、长翁如净、无准师范、虚堂智愚四师为例,分析丛林领袖数十年间掀风鼓浪,推涌起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波前所未有的高潮;以南宋中后期兰溪道隆、兀庵普宁、大休正念、无学祖元等为例,讨论五山禅僧群体性地走出国门,推动五山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文化舞台,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道独特风景。

第七章《五山十刹与寺院体制》,围绕五山十刹体制体现的制度价值在与时代和社会制度文化的结合互动中显示的先进性制度规范,在佛教界内部产生了强大的制度文化吸引力并在实践中扩展的命题,从文献史料中采集诸多案例,以案例法讨论了天台、华严和律宗寺院以“五山”体制为模式实行改制,并采集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数据,以统计分析法对南宋中期兴起的一波寺院改制高潮之发生时间、各宗寺院改制数量及改制质量等展开讨论。

第八章《五山十刹与伽蓝制度》,主要从寺院建筑布局及转轮藏、轮藏殿角度,提出佛教制度文化价值还与作为物质文化制度的寺院建筑形式、寺院屋舍功能等联系在一起。在“五山”制度框架背景下,与寺院修行生活、弘法方式、管理程序等与日常仪则规制相关的所有方面,都外在地体现、辐射于寺院建筑布局(伽蓝配置)、建筑风格、建筑功能等方面,本章主要从南宋丛林伽蓝配置、转轮藏(殿)建造及相关经营机制、转轮价格、藏经与阅藏管理等角度展开讨论,认为其对后世中外佛教寺院的建筑理念、建筑形式、建筑功能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


下编《丛林营为制度》从寺院体制的内部结构关系角度,围绕寺院体制内涵的经营性质并因而体现的寺院经济经营模式,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互动的和谐程度,以及相应制度安排展开讨论,也由四章构成:

第九章《寺院经营与制度体系》,提出历代寺院经济运作模式的嬗变演进即是因其世出世不二之谛不断寻找并重新定位,在契合自身价值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自身体制以适应本土制度文化环境,以自生性生存机制主动适应主流经济运作系统、成为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作者概括了历代四种檀施机制及其与寺院自生机制的关系,认为寺院经营机制也成为一种佛教自我约束的平台。并根据诸清规所载营为(经营)内容以及“五山禅僧”多是经营大师的事实,联系历代寺院经营中伴随的经济纠纷案例,概括南宋寺院三个外显性经营特征:一是常住僧尼数量剧增,二是建筑趋于简朴,三是各地大小寺院普遍拥有数量可观的寺田。

第十章《长生库与金融经营》,讨论南宋寺院经营主题之一长生库金融经营,认为在当时高度发达的商贸经营和强烈的金融经营观背景下,普遍开展的长生库经营成为寺院立足和开展弘法事业的重要基础,在给寺院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具有唯一性的宗教服务。作者通过两个长生库经营个案(约发生在宝庆至嘉定七年前后的广东韶州南华寺、约发生在嘉定至嘉熙元年前后的浙江湖州报国寺)的微观分析,探讨长生库经营模式及利息制度等问题;还提出三个案例,以研究南宋长生库特殊经营机制:一是地方政府官员参与经营,二是地方富豪以合伙制方式参与经营,三是寺院长生库异地联营机制。

第十一章《唱衣拍卖与清规规范》,亡僧衣物唱衣拍卖是南宋寺院体制中被行政制度认可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诸清规皆用较大篇幅详载估衣、唱衣、拍卖及记账、核算等财务程序,视为丛林制度的一项重要规章。本章从“唐式溯源”与“宋式立法”及南宋存世宋令、宋式格式展开,围绕相关丛林财务制度及单账式(板账式)展开较深入讨论,并择其要者对几种特征较显著的清规所载之单账式作了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清规制度与簿籍账册》,寺院财会簿账这个形而下的命题以往较少被学界关注,但是诸清规皆对这方面内容予以特殊重视。丛林体制中较系统的财务管理及相应的簿账体系,包括住持岗位职责、住持一般财务职能、住持财会核算及簿册管理职能如一账二簿、物账点对等制度设计尤其是双重制衡体制等皆极有特色。作者认为,丛林营为与财会簿账体系设置,丛林列职与簿账制度及内在地包含的监察、磨勘、考课等制衡机制,是丛林制度结构中*精彩的部分之一,并举《敕修百丈清规》中的财会簿册之细则内容作了案例分析。

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编,上编制围绕南宋政府的佛教政策、佛教管理行政机制与寺院体制的关系角度展开;中篇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创建的五山十刹制度及制度文化影响角度,围绕寺院体制及作为其外在的物质制度形式的寺院建筑形式、建筑功能展开;下篇从寺院体制的内部结构关系角度,围绕寺院

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 目录

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 上
 前言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之意义、对象与方法
 上编行政机制与寺院体制
 导言
 **章 寺院僧籍与试经度僧
    一、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寺院僧籍制度
    二、南宋寺院僧籍制度
    三、南宋试经度僧制度
 第二章 敕额鬻牒与合法寺院数
    一、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寺院敕额政策
    二、南宋敕额与鬻牒制度
    三、敕额制度与合法寺数
 第三章 寺院体制与住持制度
    一、制度变迁视野下的三纲制度
    二、北宋寺院体制考论
展开全部

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 节选












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

王仲尧,教授、博士。在南宋佛教制度文化、宗教美学艺术及周易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是著名宗教学和中国文化史专家。

商品评论(5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