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我和慈禧太后
¥30.9¥49.8红军长征记-原始记录
¥61.2¥86.0正义的觉醒(下): 1929年至1937年的中国故事
¥10.9¥31.0枪炮轰鸣下的尊严(上):1840年至1911年的中国故事
¥11.6¥33.0命运的决战(下): 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故事
¥10.0¥28.0
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051415
- 条形码:9787506051415 ; 978-7-5060-5141-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 内容简介
唐德刚曾谓“近百年中国史上中国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和李鸿章算两个,顾维钧算半个”,何以对李鸿章评价如此之高?
成也外交,败也外交,梁启超甚至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 “以一人而敌一国”,何以会有如此断言?
本书带你走进李鸿章刀锋下的外交。
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军时,是与“洋将洋兵”打交道的主角,平捻之后又升任直隶总督与北洋大臣,正式开启了他的外交生涯。天津教案、中法和战,从一个教堂到一堆教案,充分体现了李鸿章其忧患意识和防患弭患的策略构想。甲午海战到“马关议和”,成为李鸿章政治外交生涯中*大跌落点,“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却尽”了。本书史论结合,叙事生动,论说独到,再现了起伏跌宕,机谋无奈的晚清外交史上真实的一页,是单从外交方面来评价李氏的一部作品。
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 目录
**章 “北洋王”外交舞台上的初场戏
一、“善后”津案与论道外交
二、面对鸟国“新客”
三、与秘鲁的交涉
四、由马嘉理案引出的外交风波
第二章 在中法和战的漩涡中
一、战前的交波
二、战争期间的交涉
第三章 从一个教堂到一堆教案
一、关于蚕池口教堂的交涉
二、教案多多看两例
三、其人的“洋教观”
第四章 “蕞尔小国”带来天大麻烦
一、仗是怎样打起来的
二、临战之际和战争之中
三、马关议和
第五章 “历聘欧美”那些事儿
一、俄国之行与“密约”问题
二、造访德、法等国
三、在英纪事
四、转访北美及全程得失盘点
第六章 庚辛乱局中的*后使命
第七章 “一生功过在和戎”?
主要征引书目
后记
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 作者简介
董丛林,男,1952年生,河北盐山人。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晚清政治史、文化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多部。
- 主题:夹缝中的外交家
处在李鸿章的地位上,谁都很难在列强面前说硬气的话。更何况当时是一个野蛮的掠夺时代,而不是文明的交易时代。掠夺与交易的分野就在于是不是相互平等。在掠夺时代,你力不如人就只能被人宰割,就得听别人的话。李鸿章就算以他个人的魅力赢得了列强之政治家们的尊重,人家在谈判桌上还能给他几分薄面,他也还能靠着这点个人威望为大清国争点儿利益。如果换个别人,可能人家根本就不撂你。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8.6¥55.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4¥28.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2.9¥58.0
-
梁启超与清季革命
¥10.6¥30 -
清史不忍细读
¥20¥52.8 -
晚清政治史-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下卷
¥16.9¥36 -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1部(2021版)/当年明月著
¥37.8¥45 -
吴晗-明朝三百年
¥12.2¥35
小公司股权融资全案
¥37.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