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作者:邓志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01-01
所属丛书: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开本: 32开 页数: 50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5.3(7.9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版权信息

  • ISBN:7801901142
  • 条形码:9787801901149 ; 978-7-80190-114-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300
  • 所属分类:>>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本书特色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以晚明统治学说涵泳的君道与师道的相关度为主线,博考历史文献,细考历史争议,从而论证王学的萌生、遭禁、复苏、隆盛、分化、自残以及走向衰落,都堪称视角独特,思路新颖,引证可信,较诸既往相应论著,属于一种突破。论文当然有大题大作的必有缺陷,或可被指为考史较粗,或可被挑剔述史有偏,或可被讥作论史武断。历史的论著必须接受历史的检验。邓君此著,如于细节有瑕疵,当然应该就史论史,但于情可原。作者到底年甫“而立”,能在研究成果密集的学术史领域,取得关键性的突破,可谓难能可贵。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邓志峰的《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以晚明统治学说涵泳的君道与师道的相关度为主线,博考历史文献,细考历史争议,从而论证王学的萌生、遭禁、复苏、隆盛、分化、自残,以及走向衰落,都堪称视角独特,思路新颖,较诸既往相应之论著,实属一种突破。能在研究成果密集的学术领域,取得关键性的突破,可谓难能可贵。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前言

序 朱维铮 为晚明的王学写史很难。可供征引的史料太多,可资征信的文献太少,便属于难点。 且不追溯王学的先驱史。就说16世纪初王守仁“龙场悟道”以后吧,到17世纪中叶明亡清兴为止,历时不过百来年,业已遍布朝野的王学诸宗派,总共留下多少种著述或语录?连博学的黄宗羲在清初所著《明儒学案》,也仅能举其大略。直到20世纪末叶,还有关于晚明王学的重要佚著面世,可为佐证。 也且不列举清代的王学研究文献。就说清末民初不同政治取向的改革论者吧,无不曾从阳明学对日本“尊王倒幕”人士产生过影响的先例中获得灵感,宣称王学是“有用”的传统。康有为、陈天华、孙中山等,都是显例。 许多年前,我转向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尝试打通中世纪与近代的思想史界限,便曾为王学在晚清各派改革者中间都不乏回响的现象感到诧异。尤其令我奇怪的是,我们的近代思想史哲学中沦著,对于清末民初彰显如此的史实,非视而不见,即用“历史局限”之类遁词打发。那理由,当然是王学早巳被判为主观唯心论。难道戊戌时期的康有为、辛亥前后的孙中山等,能以复活王学表征他们的“进步”哲学理念么?特别是孙中山晚年力倡的“知难行易”哲学,既然被蒋介石、毛泽东共同赞赏,怎可说成王守仁“知行合一”说的变种呢?但我认为这类逻辑站不住脚,不仅由于它背离马克思对于旧唯物论的批判,即旧唯物论在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远不如旧唯心论,而且由于它无视乃至抹杀历史事实。 那种单凭意识形态需要来判断传统学说的非历史尺度,近年在学界愈来愈失却市场。由晚明王学研究,渐成人文学科博士或硕土论文选题的热点,便可窥见其中消息。个中缘由当然很复杂,既有突破观念禁锢或者填补历史空白的考虑,也有接受外来思想体系启迪而萌发的冲动。从后一点来看,民初学界曾为孤军的新儒学,或称现代儒家学说,绵历在海外多年“花果飘零”以后,由边缘回归中心,在海内获得由点到面的回响,显然是因素之一。 所谓新儒学或称现代儒家学说,在海外早已形成不同学派,虽然同赞孔孟原典,却无不钟情于宋明理学。一如自二程至朱陆的早期理学从未消弭歧义,新儒学的现代形态,即使处在边缘地位,论及程朱与陆王所解释的孔孟原教旨,谁更契合真“理”,也是见仁见智。不消说,它在向中心回归过程里,迫于环境或索于成说,呈现教旨缩水与释义膨胀的态势,同样不足为奇。 释义必向传统理学觅取资源。比较地说,标榜“尊德性”的陆王心学,留给后世学人想像驰说的空间,较诸朱熹完形的“道问学”要大得多。何况王守仁将孟轲“人皆可为尧舜”与陆九渊承认四海之内皆有心同理同的圣人论相结合,更使爱好“顿悟”的人士受鼓舞。于是,近年海内以晚明王学为题的论著日多,也许由此可得一解。 然而逻辑到底不能代替历史。历史表明,晚明王学并非南宋陆学的简单重复。从16世纪初王守仁始说“知行合一”,到他死前强调“致良知”说,那20年里的明帝国的社会政治与雅俗文化,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异,导致王守仁以为有必要调整他的学术重心?迄今未见令人信服的历史说明。而王守仁在明正德、嘉靖二朝屡建军功,死后就被褫夺世爵,更被明廷打成“伪学”首领,在嘉靖朝遭禁锢达30余年之久,怎么解释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叶王学在明帝国“门徒遍天下”的现象呢?又怎么解释隆庆到万历的40多年间,王学便急剧分化为至少九大宗派,而且彼此互相攻讦如水火不相容呢?显而易见,上个世纪的哲学中家或思想史家,奉清初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为圭臬,沿着黄宗羲、全祖望一派的思路,企图找出王学兴衰分化的观念动因,以论著显示的成果累累,却很难说历史的面纱已被揭开。 ……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目录


自序
导言
**节 研究史
第二节 王学的派分
第三节 师道与师道复兴
……
展开全部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作者简介

邓志峰,在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执教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发表作品有:《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合著)、《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合作编校);以及《嘉靖初年的政治格局》、《学术自由与中国的思想传统:兼论会通派王学与晚明经学的突破》等论文若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