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孙中山轶事

“国父”孙中山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历史学界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伟人。

作者:康捷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0-01
所属丛书: 走进孙中山丛书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读者评分:5分3条评论
排名:传记销量榜 18
中 图 价:¥8.9(3.6折) 定价  ¥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促销活动: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孙中山轶事 版权信息

孙中山轶事 内容简介

《孙中山轶事》由康捷所著,中山思想*称丰富,民国以前之民族革命宣传,与民国成立后所标榜之三民主义,成为世人所称道,而后者尤富有平民政治之精神。世人论之者,辄惜中山先生理想太高,每为事实所不能行,故理想恒多于事实。其实中山之所谓理想,恒能在国民希望心理之中,其所以不能实现,并不在中山自身之不能力行,而在环境与时会之关系。中山平常对于国际问题及政治问题之见解,大抵皆超越常人,与欧西名政治家不相上下。惜时会未熟,致即有主张,亦多无由实行。中山自身所抱主义至坚久,惟少事务材与驾驭部下之术,左右复缺和衷共济之精神。

    
《孙中山轶事》:中山之为人,自其思想上观察,殆为*新之人物,自其性格上观察,则慈爱仁厚。年来躬亲政务,饱经艰辛,于猛进之中,已有稳健之觉悟。使彼以新派*高领袖之资格,调节新旧思潮,作用、至大。今失此一老,则新旧潮流,无缓冲之机能。将来各以盲人瞎马之势,相激相荡,祸之及于国家社会者,殆不堪设想。此更吾人对于先生之死,引为大憾者也。

孙中山轶事 目录

“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
孙中山的名、字、号
童年游戏
"石头仔“
智斗"拐子佬”
私塾读书
“官吏和三个有钱兄弟”
反对缠足
“慕西学之心”
英文发音是美国式的
大闹北极殿
勇斗税关勒索
“财富不足以动我心”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
*早的妇科医生
"通天晓“
西医书院的一等荣誉毕业生
设计和主持修建中山故居
智斗江湖骗子
上书李鸿章
梅屋庄吉促成孙宋婚姻
伦敦蒙难
**次让渡"总统”
镇静从容走避
患难知交宫崎寅藏
义侠之风
抗议餐厅冷待
革命什么时候能够成功?
革命、女人和书
革命暗号
与留学生谈救国
鼓动留日学生
黄七五入会
俭朴的生活
“孙大炮”
富翁与妓女的故事
当仁不让
饮食调养
“我是带革命精神回来的”
公仆
不讲排场
"对待老百姓不能这样“
夫子庙谈心
安庆焚烟
孙中山与唐绍仪
猪红粥和牛肉饭
改变丘逢甲
卖车救同志
孙中山的演讲
松口访友
"很少见他做过新衣服”
中山装
公费能省就省
借款趣事
宽待骗子
修自来水管的故事
游叠彩山
气量
大元帅府里的会见
"永丰舰“上
与"四大寇”之一的杨鹤龄
不念旧恶
万元酒席
“死而不已”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读书要多读新出版的名著”
反对“孙总统”“你是人,他也是人”
镇南关起义
督战击退叛军
攻打惠州城
强盗与弟弟
亲自向农民道歉
平息闹饷风潮
与陈仪禧谈建铁路
接见”青年娃娃“
游鼎湖山庆云寺
开发梧州
谈演讲之法
苦力的故事
与邹鲁读三民主义
知错即改“我不能只为了个人安全打算”
越秀山赏菊
孙中山的对联
博爱与天下为公
展开全部

孙中山轶事 节选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普通农家。
孙中山的祖父孙敬贤(1789—1850),以耕种承继的十余亩祖田为生,23岁时娶妻黄氏,生三子:孙达成、孙学成、孙观成。据说孙敬贤笃信风水,曾在家中长期供养一位风水先生,后来这位风水先生为他在犁头尖土名“皇帝田”挑选了一处坟地安葬。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同样笃信风水,后来孙家家道中落与过分迷信风水不无关系。
孙中山出生的时候,祖父孙敬贤已经去世。父亲孙达成(1813一1888)年轻时在澳门当鞋匠,到30多岁时才回乡,与附近隔田乡(今中山南朗崖口)杨胜辉之女杨氏结婚,婚后相继生下孙眉、孙金星(早殇)、孙典(早殇)、孙妙茜、孙中山、孙秋绮六个子女。
孙中山一家靠租耕位于翠亨村东北俗称“龙田”的二亩半孙氏祖尝田为生。孙达成晚上还在村中兼做更夫,以增加一些收入帮补家用。孙达成生性老实,因而村人给他取了个“戆林”的外号。村中有人办喜事或丧事的时候,他也常跑出跑入帮忙。孙家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咸丰六年(1856)《三修翠亨村祖庙碑记》中记载,孙达成为重修祖庙捐款一元,这个数目是碑上所录男丁捐款的*低额,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孙中山出生前十年孙家的经济状况。
孙中山生于这样的普通家庭,就像一般的农家子弟一样,他五六岁时便经常跟随二姐孙妙茜做砍柴、割草、拾取猪粪等劳动。幼年的孙中山很少穿鞋子,也很少吃到米饭,常以番薯充饥。年纪稍大一些,便要跟随父亲下田插秧、除草、打禾,还要常常到村外的金槟榔山山腰的山水井挑水供家中生活之用。农闲时孙中山还跑到隔田乡跟随外祖父杨胜辉出海捕鱼和挖蚝。因家贫买不起耕牛,孙中山每年还要替人放几个月的牛,以换得牛主同意借出耕牛帮孙家犁翻那两亩多租佃的田地。
孙中山后来多次和宋庆龄谈起:从那时起,他就想到“中国农民的生活不应该长此这样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
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使孙中山形成独立的性格以及强健的体魄。他日后的很多思想的启发都离不开早年在家乡的艰苦农家生活。他后来说:“吾自达运用脑力思索之年龄时,为我脑海中**疑问题者则为我自己之境遇,以为吾将终老于是境乎,抑若何而后可脱离此境也。”日本友人宫崎寅藏曾问孙中山:“先生土地平均之说得自何处?学问上之讲求抑实际上之考察?”他回答说:“吾受幼时境遇之刺激,颇感到实际上及学理上有讲求此问题之必要。吾若非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则或忽视此重大问题亦未可知。”
……

商品评论(3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