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
>
医验集要
-
>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 (一函2册)
-
>
人体解剖学常用词图解(精装)
-
>
神医华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医家经验辑
温疫论 版权信息
- ISBN:7530834185
- 条形码:9787530834183 ; 978-7-5308-341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温疫论 本书特色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约生活于16世纪80年代至17世纪60年代,著名温病学家。《温疫论》是吴氏针对当时江南疫病流行,传染严重,死亡不计其数,而医家拘泥仲景温热之法,收效甚微的实际情况,以自己毕生之心得,精心撰著而成的。 本次点校,几经比较,*后选定康熙二十四年(1685)张以增校订葆真堂刻本(简称“张本”)为底本,以康熙四十八年(1709)刘方舟校梓积秀堂藏版(简称“刘本”)为主校本,以康熙三十年(1691)石楷等参校的金陵长庆堂刻本(简称“石本”)及康熙五十四年(1715)许永康校阅的会德堂刻本(简称“许本”)为参校本,同时还参考了郑重光《温疫论补注》(简称“郑本”)。
温疫论 内容简介
《温疫论》为明代医家吴有性撰著,是我国**部温病学专著。书成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50篇,论述原病、温疫初起、传变不常、发斑等;下卷37篇,述及杂气、蛔厥等病症。作者汇萃前人对疫病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治疗温疫病心得和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温疫的病因、发病条件、传染方式、病变特点以及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法方药等。书中首创温疫病因学说,揭示出“邪从口鼻而入”的侵袭途径,明晰温疫与伤寒之区别,总结创新出温疫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温疫论》立论明确,观点鲜明,切合临床实际,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外感热病学重要的参考著作。
温疫论 目录
温疫论 作者简介
吴有性 明代医学家。字又可,江苏吴县人。居于太湖纲庭山。精医术,尤擅长温病。明末崇祯年间,北方大疫,死者枕藉,人多以伤寒治法治之而不效。有性怀革新之思想,推究其病源,察其传变。认为温病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温非暑,而是由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或称疠气、杂气,与伤寒不同。其病系口鼻内,伏于膜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其戾气具有特适性、偏中性,乃指某种动物于某种戾气有亲和力,而其他动物则不病;对侵入的某一动物的一种器官有亲和力,则不侵犯其他器官。而戾气之侵入是否有发病之可能,则与机体之强弱相关。此论点于吴氏之著作《瘟疫论》中表达无遗。另又提出其特殊的“三消”、“达原”等疗法,以治疗瘟疫证。其学说为后世所推崇,亦是后代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故《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推究病源,参稽医案,著为此书,瘟疫一证,始有绳墨之可守,亦可谓有功于世矣。”现《瘟疫论》有多种版本行世。
- 主题:
《温疫论》是明末医家吴有性(字又可)于1642年撰写的传染病学专著,开创了中医系统研究疫病的先河。该书针对明末瘟疫大流行的救治实践,突破传统“六淫致病”理论,提出“疠气”学说,奠定了温病学派的基础。
- 主题:《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
《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
- 主题:关于(瘟疫论)
包装完整,一套不错的小书,共计46册,因都是历代古籍整理,涉及面较广,多为先人医者精华,原汁原味,没有废话,有的已重印达11次,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实用性较强,但要想集齐实属不易,品相尚可,价位较高。好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20.2¥35.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2.9¥58.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6.1¥39.8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4.4¥42.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7¥39.8
什么是什么.AR增强现实奇趣互动百科:建筑工地(精装绘本)
¥22.8¥68.0本吉的狗房子
¥21.9¥38.0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19.9¥49.8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74.3¥99.0曾国藩家书全编-全四册-文白对照
¥114.8¥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