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4759284
- 条形码:9787534759284 ; 978-7-5347-5928-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 本书特色
汉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汉学史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汉学是中国人反观自身文化的一面镜子。
《国际汉学》在日益商业化的中国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阵地和学术思想。15年孜孜追求,20辑篇篇华章。《国际汉学》的存在与坚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期待,对3000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下中国文化重建的信心。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 内容简介
《国际汉学(第20辑)》宗旨是向国内学术界介绍世界各地汉学研究的历史、成果和*新进展,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域。同时积极推动国内学术界对域外汉学的研究,努力倡导国内学术界与海外汉学家的对话,使“汉学”和“国学”展开一种良性的互动,在一种跨文化的对比研究中,提升汉学研究的水平。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国际汉学-第二十辑 前言
后记
2010年5月21日是西方汉学的奠基人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为了表达对这位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伟人的敬意,世界各地的学术界都在开会:4月的台湾辅仁大学会议、5月的巴黎会议与维也纳会议、10月的旧金山会议、年底的意大利的会议等等利玛窦的文化价值在哪里呢.,就在于他开启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尽管当时的西方世界并未认识到利玛窦的价值,并在东亚以外的地区仍在做着一些极其糟糕的事。但今天西方的知识界大体认耐了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道理为了纪念这位西方汉学的奠基人,我们将在《国际汉学》第21辑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以纪念这位西方汉学的奠基人。
汉学文献研究始终是本刊的重点,因为,学术之推进,学术之发展和深入,首先是对其学科文献的基本梳理。《国际汉学》从创刊以来,每辑都有极为重要的汉学基本文献的翻译文章,本期也是如此。梅谦立的《(易经>在西方的**次介绍和翻译》,余三乐所翻译的南怀仁的《康熙朝欧洲天文学的回归》、年轻学者箩莹的《殷铎泽西译<中庸>小议》都是首次在中文学术界刊出,文献和研究价值极高。
北京外国大学的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依托北外拥有全国*多外语的优势,对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展开研究,因而《国际汉学》每辑也都能发表一些只能在本刊看到的重要的非通用语种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如本辑李梅老师所翻译的捷克汉学家奥特日赫??施瓦尔尼的《普实克的潜在力量》、丁超老师所翻译的罗马尼亚汉学家鲁齐安·布拉加的《论道》、匈牙利汉学家郝清新、绍莱特的《中国哲学、宗教著作的匈牙利语翻译》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本辑的两篇汉学家访谈也很有特点,一篇是对当代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采访,一篇是对法国当代汉学家何壁玉的采访,两位汉学家都是中国文学的研究者,前者研究汉赋,后者研究中国近代文学,两篇采访互为呼应,使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大体概况。
从知识论上梳理中国文化外传之轨迹、人物和著作,构建各国的汉学史,这是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心对域外汉学把握的一个重要维度,本刊从选辑开始每辑将开辟一个“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专栏,这既是我所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一个学术成果发表的园地,也是我们一贯的学术追求。
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从建立起就将域外汉学的研究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重建看做一体两面的工作,我们不仅仅将域外汉学作为一个亟待开拓研究的领域、一个亟待完善的知识体系去研究和把握。同时,我们也将其作为理清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化发展,重建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工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工作是与当代的国学研究在学术理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的,是和当下中国学术界对国学的兴趣,中国文化的重建密切相关的。
5月我参加了两岸清华大学所举办的“杜希德与20世纪汉学典范的大转移”学术座淡会,会上汤一介先生.李学勤先生、乐黛云先生、陈来先生、张国刚先生都谈到了这一点,认为国际汉学是今天我们国学重新恢复的重要参照系,因为近代以来国学之兴起是与西方汉学进人中国学术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甚至认为近代之国学是“汉学之国学”,意在说明近代中国学术之发展是与域外汉学互动之结果,近代以来国学的恢复和发展已经不可能只在本土知识的构架中发展和重构。
基于对汉学和国学这样的认识,5月底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台湾中研院文哲所、德国波鸿大学联合召开了“欧美汉学界对中国哲学的诠释:以罗哲海为中心”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中研院的李明辉先生、清华国学院的陈来先生、华东师大杨国荣先生、国际儒联的单纯先生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我们试图通过对德国汉学家罗哲海的《轴心时期的儒家理论》一书的讨论,将对域外汉学的研究与当下中国文化的重建工作连为一体,在世界思想和历史的范围内重新认识中国文明的地位,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普世性价值。
回想起来,我们已经是第二次召开这样的汉学与国学互动的国际学术会议了,1999年在我们出版了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的《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家》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国际儒联、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大象出版社联合召开了“二程哲学国际研讨会”,当时张岱年先生亲临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北京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前往二程兄弟的故里河南参观访问。十余年后我们再次召开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价值的研讨会,这表明了我们的一贯的学术追求:在知识的考究中升华思想,在思想的追求中依据知识。
《国际汉学》到本辑已出版了20辑,一个没有正式刊号的学术辑刊走过了15年的历程,有了20辑的积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像《国际汉学》这样的民间学术辑不少,但能像《国际汉学》这样坚持到今天的为数极少。《国际汉学》在日益商业化的中国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阵地和学术思想。15年孜孜追求.20辑篇篇华章。《国际汉学》的存在与坚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期待,对3000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下中国文化重建的信心。在《国际汉学》第十辑出版时,当时担任主编的任继愈先生亲自为《国际汉学》第十辑志庆写下了“广交天下学友,共促文教繁荣”的题词。在本刊二十辑志庆之际,《国际汉学》的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汤一介先生又为我们题词:“汉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汉学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汉学是中国人反观自身文化的一面镜子”,选题词是学术前辈对我们的期待,是我们为之奋斗之目标。
张西平
2010年6月lO日写于北京枣林路游心书屋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 目录
汉学家访谈录研穷省细微精神入画图
——汉学家康达维访谈录
何碧玉教授访谈录
野村浩一访谈录
汉学史研究 巴黎外方传教士笔下的“察龙王国”
——以相关信件为例
19世纪上半叶活跃在澳门的葡籍汉学家——江沙维神父
东洋史学京都学派
普实克的潜在力量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易经》在西方的**次介绍和翻译
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
试析卫礼贤对《易经》的解读
两个世界之间的文化桥梁
——卫礼贤和迪德里希斯出版社
中国哲学、宗教著作的匈牙利语翻译
论道
殷铎泽西译《中庸》小议
历久弥新:《论语》在日本
中外文化交流法显《佛国记》与中外文明交流
——标志中国与印度陆、海两通的千古巨碑
让“朝圣精神”永远照耀中印关系
——纪念谭云山入印80周年
东方文明的气质与中印研究的灵魂?
文献与 书 目 康熙朝欧洲天文学的回归
卡罗?瓦兰齐亚尼收藏的汉学研究的词典及图书
1867年以前中籍西译要目
书评与 书介《1579一1724年耶稣会士中国传教团的东方之旅》简评
味-淡-味
——试论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淡之赞》中的
中国诗歌思想
鸦片、帝国与近代历史
《远西奇器图说录*》的当代国际化研究
机构与动态中美对峙时期中国研究机构的兴建
延续传统加固心桥
——俄罗斯圣彼得堡2008年“远东文学研究”
国际学术讨论会散记
后记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 节选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本书宗旨是向国内学术界介绍世界各地汉学研究的历史、成果和*新进展,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域。同时积极推动国内学术界对域外汉学的研究,努力倡导国内学术界与海外汉学家的对话,使“汉学”和“国学”展开一种良性的互动,在一种跨文化的对比研究中,提升汉学研究的水平。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5¥39.8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7.7¥24.0 - >
山海经
山海经
¥20.4¥68.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1.6¥40.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12.5¥29.8
-
字海探源
¥25¥78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8.3¥15 -
文言津逮
¥10.2¥28 -
那时的大学
¥12¥28 -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19.6¥58 -
2020年《咬文嚼字》合订本
¥2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