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中国的帝王陵 目录
中国的帝王陵 节选
《中国的帝王陵》包括了帝王的陵墓及其附属建筑,中国自**个王朝夏至*后一个王朝清,历时3000余年,其有新帝王500余人,而他们不管是贤还是庸,是文还是暴,都非常重视自己陵寝的建设,至今有迹可寻,时代明确的帝王陵寝有100多处,这些历史悠久的帝王陵寝规模宏伟严谨,工艺精湛,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堪称举世无双的中华遗产。
中国的帝王陵 相关资料
插图:商王墓中的随葬品以青铜器最为突出,其形体之大,制作之精,为后代所不及。其中的司母戊鼎是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两周时期诸侯王墓随葬品仍以各种青铜器为主,包括酒器、饮食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等,成套配备,品类齐全。其中鼎和簋(gui)最为重要,其数量、组合是当时贵族身份的标志。战国时期随葬品中漆器等生活用品比重显著增加。汉代厚葬之风空前严重,墓内随葬品种类、数量剧增。其中青铜器减少,并已失去“礼器”性质,改以珠玉珍宝和生前各种实用器物为主。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玉衣人葬,玉衣按地位高低有金镂、银镂、铜镂之分,皇帝用金镂。中国丝织业发达很早,古代号称丝国,随葬品中丝织品数量甚多,可惜因难以保存,所以留传下来的不多。考古发掘中,商周时期即有丝麻织品出土,湖北江陵战国墓出土的丝织品已有许多种类。汉代墓葬出土的丝织品品种更为齐全,有平纹组织的绢、纱,单色起花的绮、罗,彩色起花的锦,以及刺绣、印绘等。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重量不足50克,充分反映了当时纺织技术的高超水平。明代定陵出土了大量丝织物,包括大量的织锦,是研究纺织史的珍贵实物。
中国的帝王陵 作者简介
黄景略,福建惠安人,1930年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曾参与或主持洛阳东周城,河北燕下都,山西侯国晋国、山东临淄齐国故城等多处遗址的勘探发掘工作。出版著作:《丧葬陵墓志》(合著),《中国建筑技术史》(奴隶社会一章),《侯马铸铜遗址》、《中国文物地图集》,《晋都新田》(主编),发表论文多篇。叶学明,天津市人,1937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供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院,现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研究员。曾参加或主持多处大遗址、古墓葬的发掘和报告编写工作。出版著作:《侯马铸铜遗址》,《北坞古城与高粱故城》,《中国文物地图集》,《丧葬陵墓志》,等等。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6.4¥48.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20.2¥35.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马衡讲金石学-近代学术名家大讲堂
¥12.1¥26 -
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
¥15.4¥48 -
发现燕然山铭
¥29.4¥49 -
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续集
¥30.2¥48 -
源来如此——跟着考古学家去探源
¥59.4¥99 -
敦煌学和科技史 敦煌学专题研究丛书(2011/4)
¥29.1¥78
明人尺牍(一)(墨迹本)/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4辑)
¥32.0¥43.0外科病理鉴别诊断学-第2版
¥601.2¥835.0快的快乐.慢的幸福
¥11.1¥28.0霜降
¥21.6¥59.0水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实践(精)/流域生态安全研究丛书
¥75.9¥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