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杜滋龄卷-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

杜滋龄卷-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

作者:殷双喜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54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2.8(6.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杜滋龄卷-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8003120
  • 条形码:9787548003120 ; 978-7-5480-031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杜滋龄卷-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杜滋龄卷)》:中国画有没有文脉,要不要文脉,似乎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应该承认,大多数艺术家、评论家还是期许“文脉”之存在的。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得到广泛认同即是。创作冲动的形成,首先要求艺术家有丰厚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这无可非议,但有什么样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课题。如果我们借用“道”与“器”的概念来对这一课题进行解构,那么我们站在"道"的高度,多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的意义出发,为中国画构勒出在当代的一条文脉通道,未必不是中国画这一艺术样式的幸事。——陈政“文脉”,即为一文化发展之脉络,有前承芳古、彪炳当代、后拓来人之意。是故、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旨在清理当代中国画发展之脉络,以期在历史语境中考察当代中国画的文化意义。《中国画苑》编辑部编撰的集艺术研究丛书,艺术教育论著为一体的大型学术研究书系。为做好《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杜滋龄卷)》系的编撰工作,《中国画苑》特地组织了国内一批颇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担任主编和学术顾问,并成立中国画苑学术研究书系编委会,以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中坚画家为主要关注对象,旨在呈现当代中国画的主流创作状态和发展倾向。中国画苑学术研究书系坚持“学术性、史料性、可读性”的编撰宗旨,以期为中国画的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一个详实、严谨的学术研究范本。

杜滋龄卷-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 目录

**章 内外兼修归于自然**节 杜滋龄艺术之师承与创新第二节 杜滋龄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的时代意义第二章 吾用吾家法笫一节论杜滋龄速写的现代性第二节 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论杜滋龄水墨写生第三节 力能扛鼎、浑厚华滋——论杜滋龄写意人物画的笔墨第三章 杜滋龄辑评孙克杨雷鸣李毅峰松明丁炳启第四章 杜滋龄画语录**节 学艺片语第二节 中外名家解读第五章 杜滋龄访谈录**节 对非国画的其他艺术门类辩证地借鉴与吸收第二节 根植于生活与自然的现代艺术观
展开全部

杜滋龄卷-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 节选

《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杜滋龄卷)》内容简介:作为中国画史上**部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史著作,唐代艺术史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反映了作者的广阔视野和深刻的艺术吏意识,这种艺术史意识体现在张彦远对于绘画的发展具有一种在历史空间中观察其流变的卓越眼光。在《历代名画记》中,**章是“叙画之源流”,第二章是“叙画之兴废”,第五章是“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体现了一种鲜明的文脉意识。

杜滋龄卷-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 相关资料

插图:德国画家德里弗里希曾特别强调:“心乃艺术之唯一真正源泉,艺术的语言发自纯洁天真的灵魂。任何不是出自于这一源泉的创作,只能称之为卖弄技术。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是在某种神圣与幸福的时刻里,艺术家受到内心冲动的驱使,而于无意中得之。”这段话用来形容杜滋龄的水墨写生再合适不过了。该命题虽有偏颇之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如果物象没有经过艺术家心灵的洗涤、过滤与折射,不可能产生真正个性化的艺术形象。由此也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写生在艺术中的直接性,即写生促使艺术家的思想迅速向物象靠拢,并以简洁的线条笔墨将艺术家内心的状态确定下来,这就是传统所谓的“悟对通神”。也就是说,神和气韵并不是照抄对象,而是经过艺术家的真心所感而得。写生的这种相对直接性和迅速性其实也是美之所在。与那些经年累月的长期作品不同,写生不追求观察对象的完整摹写,也不强调细节的准确组合,它所要的整体性表达,是艺术家面对写生对象时的浓厚感情和他对写生对象的精神领悟。可以说他不完全是物象的真实再现,更多是主客体精神状态的呈现。写生是创作作品的直接来源,所以写生必须捕捉到观察事物最生动最感人的瞬间,这就是所谓的“气韵”和“传神”。“气韵生动”只有从六朝历史语境才能较好理解,六朝的绘画是从两汉绘画直接发展过来的,而两汉绘画的特点用邓以蛰的话来说,正在于“生动”:“汉代艺术,其形之方式唯在生动耳。……盖不能于动作之外有所捉摸耳。”也就是说,两汉艺术(包括绘画)强调强烈、夸张的动态。这既是由于当时深入刻画人物神态的能力还很弱,也由于《淮南子·说林训》中反对“谨毛而失貌”理论的影响,意谓作画不能细逐微毛,若然,便会使画面的大貌(整体)有失。清代王昱说:“画失大貌为大失,失细节为小失,小失易改,大失难救,画者不宜不慎。”

杜滋龄卷-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 作者简介

殷双喜,江苏泰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艺术批评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中外美术比较研究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编委、《中国雕塑》主编、中国雕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长助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上海油画雕塑院特聘学术主持等。陈政,195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编审,江西省编辑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文艺学会美术评论委员会主任,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