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未知的设计
¥71.5¥98.0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文本解读
¥20.6¥48.0大萧条前夜的繁荣与疯狂
¥26.6¥69.9(精)三国志(全六册)
¥207.9¥990.0空间、手艺和仪式:农耕文化的整合记忆
¥38.1¥56.0
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513194
- 条形码:9787509513194 ; 978-7-5095-1319-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是对大众眼中神秘的外交建筑,即大使馆、领事馆等,从建造的原因、过程、设计方案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剖析,不仅有对建筑本身的描述,也有对相关的不为人熟悉的外交事件、历史疑云的讲述。可以说,这本书既是一本建筑方面的普通读物,因为作者以其深厚的建筑学功底和对美国建造海外使领馆的**手资料的掌握,生动地描述了二战后美国建造的各个使领馆的建筑特色;同时也是一本揭秘二战后相关外交事件的书,作者因其在这个领域丰富的工作经历,通过她在美国国会的经历以及对重要人物的采访、对鲜为人知的机密文件的研究等,如实向读者讲述了什么是外交。
《外交与建筑》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外交、建筑、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历史。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可以使你有新的视角来审视、来感悟你所熟悉的和不曾关注的那些人和事。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表达的:在很大程度上,个人的努力与其建立的社会关系,对成就事业来说是必不可缺的。
本书从外交建筑入手,记录了二战以来美国外交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美国的历史。
本书是目前唯一一本用建筑记录外交历史的图书,也是唯一一本将建筑与历史结合起来的书。
它既是一本建筑设计类的读物(设计外交建筑的设计师都是当时全美甚至全球*顶级的设计师及设计团队,诸如美国**代现代主义建筑师:约翰•卡尔•沃内基、爱德华•巴恩斯、贝聿铭和保罗•鲁道夫等,还有利兰•金、华莱士•哈里森、雷夫•雷普森、爱德华•斯东、埃罗•沙里宁等等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读者可以从本书中探寻到大师们的设计灵感和理念);它也是一本揭秘美国在二战后的外交事件的通俗读物(文中涉及很多有关外交建筑方面的一手历史资料,如国会议员与设计师之间的通信内容、图片等,读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历史和一些逸闻趣事)。
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安全、外交利益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馆(领馆)建筑一直维持着神秘的面纱。本书是**部全面揭示美国国务院建造海外使馆(领馆)的公开专著,内容涉及建筑、外交、政治、历史等多个领域。通过详实的史料和大量的图片,展现了二十世纪美国使馆(领馆)从无到有、从租到建、从宏大豪华的宅邸风格到亲切开放的现代建筑;面对恐怖主义威胁,又转型为封闭集中的外交“堡垒”的错综复杂的建设历程。
《外交与建筑》揭示了美国使馆建筑的历史进程中建筑、政治和权力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异乎寻常的事件,激动人心的情节,带领读者见证国会议员令人反感的“视察”旅行,莫斯科使馆遭人窃听的办公室,海军陆战队和海豹突击队英勇营救索马里美国外交人员……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著作。
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致谢
绪论
**章 早期岁月
第二章 战后扩张
第三章 国务院的现代主义
第四章 美国输出民主
第五章 现代建筑受到攻击
第六章 权力更迭
第七章 建筑咨询委员会
第八章 鼎盛时期
第九章 建筑师坚持己见
第十章 都柏林项目僵局
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 节选
《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揭示了美国使领馆建筑历史进程中建筑、政治和权力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异乎寻常的事件、激动人心的情节,带领读者见证不为人知的美国外交建筑历程,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外交与建筑》研究缜密、语言流畅,其重点放在了冷战时期的美国海外使馆建设。在那段岁月中,美国启动了大规模的使馆建设活动,意在展示其对盟国的承诺,维护其作为超级大国的世界形象。美国新使馆采用了玻璃、钢和混凝土这些极其现代的结构,象征着开放和民主。但是很快,这些不切实际的建筑及其建造程序就引起了争议,特别是遭到了国会的质疑。作者紧密追踪了使馆建筑如何沦为政治工具,有影响力的国会议员如何借助外交建筑项目来扩张自己的权力,进而促进其个人事业。《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还揭示了政治格局转变对外交优先次序的调整。经过越战,将美国使馆设计成开放的、容易接近的理念遭到废弃。随着使馆成为抗议活动和恐怖袭击的目标,安全防卫逐渐上升为首要考虑因素。与此同时,新首都的纷纷涌现,加重了美国维护其外交代表形象的负担。今天的美国使馆受到混凝土路障和全副武装士兵的保护,仿佛城堡一般,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开放性。作为外交资产的美国使馆何以更好地发挥职能7在国际化合作和信息化沟通的时代,当国与国之间的边界逐渐变得流动多样之时,美国面临着用凝固的外交建筑去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的挑战。
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 相关资料
贝聿铭:我参与美国驻外使馆的设计已是多年前的事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年代,安全性曾是美国驻外使馆最重要的,这对建筑设计的制约很大。使馆建筑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要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及文化,又需尊重所在国的人文环境,是二种文化的完美结合。使馆建筑也是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写照:新建成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便体现了日益增强的美中关系。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了美、中两国驻外使馆的设计,时代不同,国籍不同,形式不同,而其建筑的特殊性是它们的共性。 张颀(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书是一部全面揭示美国使馆建设历程的专著,由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强悍活跃的国际形象,使得对其使馆建筑的解析非常令人期待。该书以外交为背景点评建筑,从建筑的角度解读外交,对各个时期代表性的美国使馆建筑风格和建筑形态进行了充分论述,对围绕使馆建筑的外交风云进行了回顾,为读者勾画了外交与建筑这两个领域的交集。 霍华德•法恩曼(《新闻周刊》首席政治记者,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评论员):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想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简•洛菲勒敏锐地在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常被人忽视的领域——美国使馆建筑中探寻答案。没有比建造使馆更重大的政治活动,同时,也没有比使馆更为复杂的建筑。从国会山卑鄙的猜忌到现代主义设计的进步观点,洛菲勒以其自身渊博的才识,伴以可读性极强的论述,阐释了美国政府何以凭着钢铁与石头在沉浮衰荣中尽展美国的海外形象。
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 作者简介
简•洛菲勒,美国马里兰大学荣誉课程客座副教授,讲授历史景观和建筑课程。代表作为《外交与建筑》(The Architecture of Diplomacy: Building America’s Embassies,1998年出版)。她还在《外交政策》、《新闻周刊》、《建筑实录》,以及《纽约时报》、《建筑历史学家协会专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有关使馆建筑和安防问题的文章。此外,她还就相关主题参与撰写了《联合国》(1999年)、《华盛顿的大使官邸》(2003年)、《建造外交》(2004年)。她亦曾在美国国会作证,陈述建筑作为公共外交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洛菲勒毕业于韦尔斯利学院,拥有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城市和地区规划硕士学位,以及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文明专业博士学位。她和她的丈夫现居美国华盛顿特区。 袁海滨,出生于197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05—2008年在中国驻美国使馆和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先就职于外交部行政司。
- >
烟与镜
烟与镜
¥24.0¥48.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4.1¥48.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2.4¥40.0
-
新建筑与流派-大家小书
¥14.7¥26 -
醉眼看建筑
¥10.4¥23 -
国外后现代建筑
¥13¥50 -
中华精神家园-建筑古蕴-府衙古影-古代府衙的历史遗风/新
¥10.4¥29.8 -
神奇建筑师世界文化之埃菲尔铁塔-附带白色小模型
¥8.2¥12 -
神奇建筑师世界文化之巴黎圣母院-附带白色小模型
¥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