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习录
-
>
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庄子全书
-
>
素书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
>
王阳明全集(全四册)
-
>
生活与忆念
-
>
名家小全集(4册)
皮浪学说概要
¥33.6¥48.0中华圣贤讲什么
¥15.6¥26.0张载天人关系新说-论作为宗教哲学的理学
¥42.8¥68.0持守与变革-二十世纪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论文选
¥54.2¥86.0生生不息:从传统经典名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8¥28.0
创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解读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071253
- 条形码:9787100071253 ; 978-7-100-07125-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创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解读 本书特色
《创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解读》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创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笔者从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近25年的学术思考文集。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党建哲学四篇内容。
创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解读 目录
创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解读 节选
《创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解读》是笔者从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近25年的学术思考文集。或许这样说会带来如此误解:是否能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此书的研究价值?坦率地说,本人丝毫没有这种想法,笔者只是向读者说明,此书的叙述不是一种即兴之作,而是由多年学术积累和思想承继所汇集的一部作品。其学术个性在于,它的思想发动遵循着如此规则:保持着卢梭所言说的人类有着不断“追求完善”禀性所导致的“精神不安分”的素养,实践着马克思所说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的澄明。
创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解读 相关资料
从1978年实践标准的讨论到1986年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出,它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走向自我忧患的开始,记载了中国人由对先驱文化被教条式践行的忧患,转向对较为僵化的政治体制的忧患过程。“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国民意识中反应最强烈的愿望是:解放思想,发扬民主,发展科学。可是,人们深深感到,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一种无形的精神枷锁禁锢着人们的头脑,特别是“两个凡是”的提出,使得形势的发展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问题的症结在哪儿?不少学者认为,“四人帮”的垮台并不意味着“文革”对国人的精神禁锢已彻底化解,要打破“四人帮”设定的僵化的理论教条,首先必须破除极度膨胀的祝福意识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无产阶级领袖的极度崇拜,达到了个人迷信的地步;对无产阶级先驱文化理论的信仰,成了宗教虔诚、不思创新发展的状态;把社会主义在一切方面比资本主义必然优越,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绝对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实质是对极度膨胀的祝福意识的理论宣战。这篇文章告诉人们:一切都必须以实践来界定。实践的过程性决定了任何真理都必须有着不断修正、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所以,真理的发展必然包容着对真理的忧患,那种绝对的肯定和永恒的祝福只能是对真理的扼杀。文章的发表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实践派”和“凡是派”汇成两股思潮在进行激烈的碰撞,它反映了忧患意识和极度膨胀的祝福意识两种思维模式的交锋。党中央及时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批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充分肯定了真理标准讨论的意义,从而,在指导方针上对“文化大革命”的极度膨胀的祝福意识进行了全面否定,同时也是对由社会主义改革所提出的对无产阶级先驱文化运用的忧患意识的肯定和支持。
-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17¥49.8 -
傅佩荣讲孔子
¥17.1¥45 -
列宁全集4
¥9.8¥9.7 -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46.5¥65 -
倾听马克思
¥14.2¥32 -
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48.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