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包邮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作者:尚刚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406页
读者评分:4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4.7(7.3折) 定价  ¥47.5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版权信息

  • ISBN:9787040192285
  • 条形码:9787040192285 ; 978-7-04-019228-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本书特色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目录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其特点——代前言一、名词、起源与分类二、适用的原则三、材料与技术的制约四、造型、装饰与其主导五、认识功能与审美意义六、生产格局与时代主流七、基本风貌与文明价值八、讨论的核心与断代的利弊**章 原始社会**节 绪言一、工艺美术的起源二、时代与工艺美术第二节 陶器一、引言二、材料与制作三、彩陶四、黑陶与白陶五、适用与艺术第三节 玉器一、引言二、材料与制作三、红山文化玉器四、良渚文化玉器第四节 结语一、启示二、影响第二章 夏商西周**节 绪言一、时代与工艺美术二、工艺美术生产第二节 青铜器一、引言二、材料与制作三、艺术的演进四、器形及其功用五、装饰及其含义第三节 玉器与其他一、玉石器二、陶瓷器三、象牙器第四节 结语一、风貌与其演进二、影响第三章 春秋战国**节 绪言一、时代与工艺美术二、工艺美术生产第二节 青铜器一、引言二、容器三、铜镜、带钩等四、北方民族的青铜器第三节 其他一、春秋战国及其以前的丝绸二、玉器三、春秋战国及其以前的漆器四、陶瓷五、春秋战国及其以前的金银器六、清代以前的玻璃器七、《考工记》第四节 结语一、风貌与其演进二、影响第四章 秦汉**节 绪言一、工艺美术与时代二、生产格局第二节 织绣印染一、引言二、著名丝绸产地三、著名丝绸品种四、印染五、刺绣六、丝绸图案七、毛、棉织物第三节 漆器一、引言二、制胎与造型三、技法与装饰第四节 青铜器一、引言二、青铜容器三、铜灯、铜炉与铜镜四、云南青铜器第五节 其他一、陶瓷二、玉器三、金银器第六节 结语一、风貌与其演进二、传承与影响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节 绪言一、时代与工艺美术二、生产格局第二节 织绣一、引言……第六章 隋唐五代第七章 辽宁夏金第八章 元代第九章 时代 第十章 清代
展开全部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节选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在介绍中国重要时代的重要工艺美术现象时,主要以出土文物为基础进行说明,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令读者对中国工艺美术有较准确透彻的理解。《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的主要特点是:(1)注重年代学。努力对美术现象做出尽可能准确的时间界说,以“辩章学术,考镜源流”。(2)注重地域特点。由于工艺美术都是在具体的地域中产生的,导致各地同时期同类作品具有不同的风貌,《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对此做出了充分的解说。(3)注重民族特点。不同时期工艺美术的不同风貌往往由统治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造成,认真辨析它们对理解工艺美术现象极为重要。(4)注重文献与实物的对证。现存的实物和文献都不足以构建客观全面的工艺美术史,但以实物和文献相互对征、阐发,便能尽可能地还原历史面目。另外,本教材在以往中国工艺美术史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大量考古新材料、吸取*新学术研究成果、总结作者数十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编写完成。书后还配有光盘,其内容为书页中出现的图例及其他相关图例。目的是,方便使用和进一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可供高等院校本、专科美术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同等学力教育及广大美术爱好者使用。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相关资料

插图:夏商西周的青铜器的装饰走过了一个由简陋走向繁缛华美,而后再趋向单纯的历程。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装饰一般简陋,素面的器物为数不少,若带装饰,其构图也往往稀疏,图案题材除兽面之外,主要就是结体简单、做散点布列的乳钉和二方连续的网格等几何纹。那个时代,装饰较简陋应非有意为之,而是铸造技术尚未成熟的表现。作为时代最重要的人工制品,随着技术的进步,一旦具备了工艺的可能,青铜器的装饰就明确表现出对繁缛瑰丽的渴望,其顶峰出现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那时的器物常常花纹密布,一件器物的装饰甚至能由二三十种题材组成。动物纹是装饰的主体,它们有些是现实的,如象、鸟、鹿、龟、蝉、蚕,而虚幻的更常见,出现较多的是龙和凤,同时,还有许多变形与鸟兽合体的纹样。而作为装饰主题,最风靡的是兽面,其形象来自牛、羊、虎的头部,也会以两两相对的龙凤组成,夸张变形,狞厉威严。强调立体效果是此期装饰的突出现象,常以云雷纹做地,主纹是高出地纹的动物纹样,其上再加饰纤细线纹,于是,形成了商晚期极盛的所谓三层花纹。除去三层花纹,立体效果还表现在凸起的扉棱和圆雕动物形的附件,如肩部的牺首与耳、足。尽管装饰题材并不十分丰富,但由于在西周中期以前,模范基本是单独制作的,同类题材必有种种个体差异,并且,装饰部位不同、形象大小有别、构图方式相异,因此,给人的视觉感受极为丰富。西周中晚期,尽管仍有装饰繁缛瑰丽的少数实例,但简素平朴的大潮流无可阻遏。兽面纹简化了,结体较为单纯的窃曲、重环、波带、瓦纹等花纹渐成主流,它们有明显的几何化倾向。装饰布局也由满密转向简洁,二方连续的带状排列数量日益增多,显得越发严整有序,神秘诡异的气氛衰减以至消失了,震人心魄的力量也随之逝去。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作者简介

尚刚,1952年出生,北京人。曾在黑龙江做“知青”9年。1978年初起,先后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并赴莫斯科进修中世纪的中亚艺术史。现为文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和研究20余年,对南北朝至元代的工艺美术用力较多。发表论文约30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元代工艺美术史》、《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图说》等。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