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养牛生产学-第2版

作者:莫放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7-20
所属丛书: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开本: 16开 页数: 429页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16.3(3.8折) 定价  ¥4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养牛生产学-第2版 版权信息

养牛生产学-第2版 目录

1 养牛业在畜牧业经济中的地位1.1 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1.2 我国奶牛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1.2.1 我国奶牛业生产水平1.2.2 我国奶牛产业经营模式1.2.3 我国乳牛饲养品种及其分布1.2.4 饲养方式与繁育体系1.2.5 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1.2.6 我国奶牛养殖持续发展的可行性1.2.7 我国奶牛养殖的现状1.2.8 我国奶牛养殖发展方向1.3 国外奶牛业发展趋势1.4 肉牛产业生产的现代化1.4.1 肉牛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肉牛生产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4.2 面对挑战,促进我国区域性肉牛产业发展1.5 国外肉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 牛的品种资源2.1 牛种分类2.1.1 牛的起源2.1.2 牛的动物学和经济用途分类2.1.3 中国黄牛类型2.2 国外主要牛品种2.2.1 肉用牛品种2.2.2 乳用牛品种2.2.3 兼用品种2.2.4 引进品种的合理利用2.3 中国黄牛和乳牛品种2.3.1 中国黄牛2.3.2 中国乳用及培育兼用型品种2.3.3 中国培育的肉用牛品种2.4 其他牛种2.4.1 水牛2.4.2 牦牛2.4.3 瘤牛3 牛的体质外貌与生产力3.1 牛的体质外貌3.1.1 体质外貌与生产性能3.1.2 牛体各部位名称及形态特征3.1.3 外貌鉴别3.1.4 牛体尺测量及年龄鉴别3.1.5 牛的外貌鉴定评分3.1.6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3.2 奶牛的生产力评定3.2.1 奶牛乳房结构与乳的合成3.2.2 奶牛产奶性能的测定与评定3.2.3 奶牛后备牛生长发育性能的评定3.2.4 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3.2.5 牛奶的组分与特性3.3 肉牛生产力的评定3.3.1 肉牛生长发育规律3.3.2 肉牛主要生产力指标及测定方法3.3.3 牛肉的形态学和化学组成3.3.4 肉牛屠宰及胴体分级3.3.5 肉牛胴体质量评定3.3.6 影畸肉牛生产性能的因素4 牛的育种繁殖技术与管理4.1 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4.1.1 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推广——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4.1.2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4.1.3 奶牛品种登记4.1.4 种公牛选育和后裔测定4.2 奶牛场奶牛育种与育种工作管理4.2.1 奶牛场奶牛育种的育种方向和特点4.2.2 种公牛冷冻精液的选择4.2.3 奶牛场奶牛选种选配4.2.4 良种乳用母牛的培育4.2.5 奶牛场奶牛育种工作的管理4.3 我国肉牛产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4.3.1 杂交亲本的选育繁育4.3.2 肉牛生产杂交优势的利用和组合4.3.3 地方良种黄牛的保种和综合利用4.4 牛的繁殖技术与繁殖管理4.4.1 常规繁殖技术——人工授精技术4.4.2 提高牛繁殖力的生物技术4.4.3 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措施4.5 奶牛场及家畜改良站的牛群繁殖管理4.5.1 奶牛场的奶牛繁殖管理4.5.2 家畜改良站的繁殖管理工作5 牛营养需要与常用饲料及其加工管理5.1 牛的营养需要5.1.1 奶牛营养需要5.1.2 肉牛的营养需要及日粮营养要求5.2 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其加工调制5.2.1 青绿饲料5.2.2 粗饲料5.2.3 青贮饲料5.2.4 糟渣类饲料5.2.5 多汁类饲料5.2.6 蛋白质饲料5.2.7 能量饲料5.2.8 糠麸类饲料5.2.9 矿物质饲料5.2.1 0饲料添加剂5.3 牛场的饲料管理6 奶牛的饲养管理6.1 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6.1.1 犊牛的饲养管理6.1.2 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6.2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6.2.1 后备公牛的饲养管理6.2.2 种公牛的饲养6.2.3 种公牛的管理6.3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与方法6.3.1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6.3.2 奶牛体况评分6.3.3 奶牛生产管理中一些评分管理技术6.3.4 奶牛饲喂技术6.3.5 奶牛分群管理技术6.3.6 挤奶技术与挤奶管理6.4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6.4.1 有关成年母牛饲养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6.4.2 干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6.4.3 围产期的饲养管理6.4.4 泌乳牛饲养管理6.4.5 高温季节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6.5 奶牛疾病的控制与牛群保健6.5.1 奶牛疾病的控制6.5.2 奶牛乳房炎的控制6.5.3 酒精阳性乳6.5.4 蹄的保健6.5.5 代谢病的监控和病牛的管理6.6 奶牛场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6.6.1 奶牛生产定额管理6.6.2 奶牛场的生产计划管理6.6.3 奶牛生产人力资源管理6.6.4 奶牛生产的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评价6.6.5 计算机技术在奶牛场生产管理中的应用7 肉牛生产与管理7.1 肉牛生产模式7.1.1 肉牛生产国典型的育肥牛生产体系7.1.2 我国肉牛生产体系——带犊繁育体系7.2 肉牛饲养管理7.2.1 能繁母牛饲养管理7.2.2 幼牛的饲养管理7.2.3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技术7.3 肉牛养殖场(户)的生产经营管理7.3.1 肉牛养殖场(户)入力资源管理7.3.2 肉牛养殖场(户)的生产技术管理7.3.3 肉牛养殖场(户)经营管理8 养牛场建设与环境控制8.1 牛场场址选择与规划8.1.1 牛场场址的选择8.1.2 牛场规划8.2 奶牛场的设计与建造8.2.1 奶牛场牛舍建造类型与设计8.2.2 奶牛场挤奶厅的设计与建造8.2.3 奶牛舍建筑与设计9 养牛生产实验技术索引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养牛生产学-第2版 节选

《养牛生产学(第2版)》内容简介:奶牛、肉牛养殖已成为畜牧业新的增长点和农牧户致富重要养殖畜种,我国奶牛、肉牛养殖有着特定的养殖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随着养牛业的发展,逐渐形成区域的产业带。《养牛生产学(第2版)》系统介绍引进牛品种、中国地方良种黄牛、水牛、牦牛的合理利用和杂交改良利用方向,奶牛场奶牛育种选种工作的管理,肉牛杂交改良技术要求,母牛的繁殖管理,奶牛、肉牛生产性能测定及影响牛奶成分、牛肉质量的因素,肉牛屠宰及胴体质量评定,世界主要肉牛生产国肉牛养殖模式及相应的肉牛胴体分割方法,奶牛、肉牛常用饲料及提高其营养价值的方法,规模牛场的饲料管理,奶牛生产的管理技术包括DHI测定与应用、TMR、体况评分等,奶牛各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和新技术的应用,奶牛养殖小区和规范化奶牛场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我国肉牛生产体系及包括能繁母牛、犊牛、架子牛的饲养管理,肉牛肥育方式与肥育技术,肉牛养殖场(户)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奶牛场、肉牛场的内部设施建设,养牛场内部良好环境的控制等内容。同时《养牛生产学(第2版)》用较大篇幅编写涉及养牛生产中实验、检验技术的操作方法等22个实验内容,包括奶牛和肉牛体貌评定、原料奶质量检测、肉牛屠宰测定、奶牛生产计划编制、日粮配合原理和方法。《养牛生产学(第2版)》可做为农业院校教师、学生的教材能参考读物,同时也适合从事奶牛、肉牛养殖生产者、管理技术人员、养牛咨询人员使用。

养牛生产学-第2版 相关资料

插图:(2)各地区、城乡之间奶牛生产水平差别大。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以及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国营、集体以及合资奶牛场,由于增加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奶牛良种选育和饲养管理技术方面的投入,牛奶产量在7000kg以上,乳脂率3.3 %~3.7 %,基本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大部分个体养牛户以及西南山区和广大牧区饲养的奶牛,产奶量偏低。(3)原料奶生产、加工和销售部门的利益分配不均。我国乳业产业链是割裂的,生产者是农户、牧户、农牧场,加工和销售是乳品商业企业,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利益冲突的要害是,由于原料奶收购加工、运销的地区垄断性,加工者实际上掌握着原料奶的定价权,这使生产者的利益往往得不到维护和保证。在走向市场化的今天,如果缺乏约束和协调机制,它很可能成为影响这些地区奶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小企业与大市场的冲突。我国乳业经济中众多的小加工企业是和众多的小奶牛养殖企业联系在一起的。在过去30年中,30多万个个体奶牛户在奶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功不可没。在未来的发展中,个体奶牛户仍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个体企业规模小,而且很多地区比较分散。这种状况不仅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原料奶的质量难以控制,从而乳制品的品质也无法保证,这是目前奶品消费受限,许多中小企业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