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

作者:李树旺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7页
本类榜单:体育/运动销量榜
中 图 价:¥16.2(4.9折) 定价  ¥3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404369
  • 条形码:9787564404369 ; 978-7-5644-043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 本书特色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是中国体育博士文丛之一。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 内容简介

社会化是反映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对社会而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再生产出能够适应社会的社会成员,而对于个体来讲,人要适应社会生活,也需要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养成独特的人格和个性,并内化社会文化,学习角色知识,培养角色技能。可见,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建立联系的中介,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桥梁,社会化对个体和社会都非常重要,对社会化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化是社会学中一个经典的研究主题。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社会化研究以来,社会化概念的内涵、研究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内涵来说,社会化先是单纯被理解为一个个性养成的过程,然后被理解为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后被理解为一个社会角色承担、从而维续社会结构的过程。这三种内涵*终融合到一起,构成了当前社会关于社会化概念的基本理解。从内容上说,在现代化过程的驱动之下,关于社会化的研究从单纯关注少年儿童转向关注成人,这一转变同时导致社会化研究的焦点从个体内部和微观社会过程转向个体外部和客观社会过程、研究单位从个体向群体的转变。 体育是人们关注社会化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西方社会学家从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互动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体育中的社会化进行解释:功能主义理论者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将社会结构视为人们必须接受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体系,他们关注的是参与体育活动如何使年轻人的态度、价值和技能在他们长大后适应社会,如何使个人对社会具有功能。冲突理论强调社会冲突对社会的巩固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他们主要关注个人的社会背景对运动参与和运动选择的影响,个人社会背景与个体在体育过程中的权利与利益的关系,以及体育过程中权利与利益的不同对个体不同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理论和互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这种研究趋向于定性研究,研究者需要对发生在更大背景中的运动体验进行详尽的描述;他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作为一种文化体验的运动参与的意义。在国内,虽然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得到大家的共识,体育社会学也进行了一些描述性的探索,但真正的经验社会学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所以,研究体育与社会化的关系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本书在对社会化基本理论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形成了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功能主义理论为核心研究取向,结合冲突理论、互动论和批判理论的解释视角,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体育中的社会化进行研究。研究围绕两个基本假设展开:其一,体育能够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其二,体育参与并非一个简单的参与或不参与的个体的行为选择,其背后内含了特定的社会背景。 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标是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大学生获得完善的自我同一性。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本书将以自我意识作为社会化的核心概念,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探讨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定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求证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关系,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在定量研究中,因变量为社会化,自变量为体育。在对社会化和体育两个概念进行操作化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体育和社会化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量,应用SPSS(16.0版本)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借助模型的方法推导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其一,体育与社会化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参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化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标准化负荷为0.22,说明影响直接而又显著。这个结果验证了本书的**个假设。 其二,在体育参与影响因素模型中,性别、家庭体育消费、学校的体育环境对大学生是否参与体育和如何参与体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揭示了影响体育参与的社会因素。这个结果也验证了本书的第二个假设。 其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7个维度的不同影响,从更深层次,更加细致地解释了体育与社会化的关系。 在本书的定性研究中,应用参与性观察、深度访谈和文献资料研究三种方法,收集体育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手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和逻辑推导的过程中,也参考了定量研究的相关数据,以使两种研究方法能够得到互补。研究形成了以下结论:体育中频繁的互动扩展了大学生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秩序、规范、权威、控制,以及由这些所融合而成的道德共同体,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社会世界”。在这个社会世界中,社会比较和社会评价机制对完善自我意识产生了影响,使大学生能够从他人的眼中看到社会自我,从而在“自我”与“他我”的不断协调中达到两个“我”的同一。在体育的社会世界中,还存在以“位置”、“身份”所确定的社会角色,大学生在选择某个“位置”,具有某种“身份”的同时,也在扮演某种社会角色,并体验与此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进而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内化于自身。体育所营造的是一种有章可循、有一定约束力、有组织的社会世界,社会将自身一系列价值和道德体系融入运动的“规则”之中,大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学会了约束身体表达,实现了与社会规范体系的沟通。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 目录

导论0.1 问题的提出0.2 研究的意义0.3 研究方案第1章 体育与社会化:研究综述1.1 社会化研究的社会学历程1.2 体育及其功能1.3 国内外关于体育与社会化的研究1.4 本书的研究框架第2章 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化2.1 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内容及社会主体2.2 大学生社会化的特征、问题及意义2.3 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功能:一个体育史的考察第3章 概念的操作化及调查方案3.1 概念的操作化3.2 定量研究的调查方案第4章 问卷调查及其数据分析4.1 问卷调查:抽样、样本特征及变量的赋值4.2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因果关系模型4.3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5章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定性研究5.1 研究方案5.2 体育与大学生的社会化——定性研究的结果第6章 研究结论及体育改革的对策6.1 研究结论6.2 高校体育改革的对策——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参考文献致谢附件附件一:调查问卷附件二:访谈提纲
展开全部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 节选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内容简介:社会化是反映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对社会而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再生产出能够适应社会的社会成员,而对于个体来讲,人要适应社会生活,也需要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养成独特的人格和个性,并内化社会文化,学习角色知识,培养角色技能。可见,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建立联系的中介,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桥梁,社会化对个体和社会都非常重要,对社会化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化是社会学中一个经典的研究主题。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社会化研究以来,社会化概念的内涵、研究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内涵来说,社会化先是单纯被理解为一个个性养成的过程,然后被理解为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后被理解为一个社会角色承担、从而维续社会结构的过程。这三种内涵*终融合到一起,构成了当前社会关于社会化概念的基本理解。从内容上说,在现代化过程的驱动之下,关于社会化的研究从单纯关注少年儿童转向关注成人,这一转变同时导致社会化研究的焦点从个体内部和微观社会过程转向个体外部和客观社会过程、研究单位从个体向群体的转变。体育是人们关注社会化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西方社会学家从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互动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体育中的社会化进行解释:功能主义理论者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将社会结构视为人们必须接受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体系,他们关注的是参与体育活动如何使年轻人的态度、价值和技能在他们长大后适应社会,如何使个人对社会具有功能。冲突理论强调社会冲突对社会的巩固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他们主要关注个人的社会背景对运动参与和运动选择的影响,个人社会背景与个体在体育过程中的权利与利益的关系,以及体育过程中权利与利益的不同对个体不同的影响。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 相关资料

插图:在学习生活中,他们总表现为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考虑别人的看法,有的甚至不顾各种制度的约束,以自我为中心,接受不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更接受不了批评与处分,稍有不如意,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或者事事跟人对着干,或者从此一蹶不振,消极抵抗,自暴自弃,这都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①。由于独生子女在同龄家庭成员中的单一性,并由于父母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过分担心,很少让孩子单独出门活动,导致独生子女始终成长在一种孤独的环境之中。他们过早地、过深地受成年人影响,缺乏同龄交往,很少有与其他孩子分享食物、玩具、图书等愉快体验,决定了他们缺少社交能力和独立意识。另外,正是这种人为地造成与外界交往的障碍,使独生子女大学生较以往的青年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存在着薄弱的一面。我国大多数独生子女从小在安逸的环境中生活,在顺境中长大,很少遇到逆境,很少体验挫折、品尝苦难,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理能力、生存能力、竞争能力较差,在向社会人过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2.社会环境所导致的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这种社会系统全面的、结构性的变化,带动了社会体制的转机、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变化,这些转变也引发了社会价值体系紊乱、社会失范、权威缺失等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社会转型无疑打破了中国人的心理平衡,处在一种矛盾和冲突的心理状态。在社会转型期,人们既希望改革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又害怕改革中失去既得利益;既向往富有挑战性的竞争和冒险刺激,又留恋往日的平稳与安宁②。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氛围下的大学生无疑也受到这种强震的波及,社会发展和转型既给大学生带来更充分的自由,也使他们面临激烈的竞争;市场经济的重利性既能唤起他们追求正当个人利益的积极性,又可能诱发他们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拜金意识和原始的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在这种社会转型所导致的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大学生面临得与失,利与弊的衡量与选择。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 作者简介

李树旺,男,生于1967年11月。1988年9月——1992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8年9月_2001年7月就读于首都体育学院(原北京体育师范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体育社会学。1992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体育部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副主任、副教授。科研项目1.中国体育观众研究(北京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十一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06AbZH003,2006年-2007年);职责:主持人。2.社会学视野中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介入(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课题,课题编号:35106030,2006-2007);职责:主持人。3.北京奥运会城市建设舆情调查(北京市政府08环境建设管理办公室课题,课题编号:36207012,2006-2007);职责:主持人。4.奥运会比赛欣赏及赛场礼仪(立项单位:北京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 005-2007);职责:重点参与。5.奥运会总体影响研究(OGGI)(立项单位:北京奥组委,2003-2011);职责:分课题主持人。近期论文1.《论我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及构建路径》,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1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