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8.1(7.2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 版权信息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 本书特色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规划教材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及典型系统,较充分地反映了移动通信工程设计和新技术。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信道、组网技术基础、数字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多址接入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is95 cdma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和移动通信展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系统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移动通信概述
 1.1 引言
  1.1.1 移动通信的特点
  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1.1.3 工作方式
 1.2 移动通信的分类及应用系统
 1.3 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
  1.3.1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1.3.2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1.3.3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4 标准化组织
  1.4.1 国际无线电标准化组织
  1.4.2 欧盟通信标准化组织
  1.4.3 北美地区的通信标准化组织
  1.4.4 ieee 802标准委员会
  1.4.5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1.5 习题
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
 2.1 vhf和uhf电波传播特性
  2.1.1 电波传播方式
  2.1.2 直射波
  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2.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1.5 反射波
 2.2 移动通信信道的多径传播特性
  2.2.1 移动通信信道的时变特性
  2.2.2 移动环境的多径传播
  2.2.3 多普勒频移
  2.2.4 多径接收信号的统计特性
  2.2.5 衰落信号幅度的特征量
 2.3 描述多径衰落信道的主要参数
  2.3.1 时延扩展和相关带宽
  2.3.2 多普勒扩展和相关时间
  2.3.3 角度扩展和相关距离
  2.3.4 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
 2.4 阴影衰落的基本特性
 2.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2.5.1 地形环境分类
  2.5.2 okumura模型
  2.5.3 hata模型
  2.5.4 扩展hata模型
  2.5.5 室内路径损耗模型
  2.5.6 imt-2000模型
 2.6 多径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
  2.6.1 平坦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
  2.6.2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
 2.7 习题
第3章 组网技术基础
 3.1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3.2 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干扰
 3.3 区域覆盖和信道配置
  3.3.1 区域覆盖
  3.3.2 信道(频率)分配
 3.4 提高蜂窝系统容量的方法
  3.4.1 同频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3.4.2 小区分裂
  3.4.3 小区扇区化
  3.4.4 覆盖区域逼近方法
 3.5 多信道共用技术
  3.5.1 话务量与呼损
  3.5.2 多信道共用的容量和信道利用率
 3.6 网络结构
  3.6.1 基本网络结构
  3.6.2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
 3.7 信令
  3.7.1 接入信令
  3.7.2 网络信令
  3.7.3 信令应用
 3.8 系统的移动性管理
  3.8.1 系统的位置更新过程
  3.8.2 越区切换
 3.9 习题
第4章 数字调制技术
第5章 抗衰落技术
第6章 多址接入技术
第7章 gsm移动通信系统
第8章 is- cdma移动通信系统
第9章 3g移动通信系统
第10章 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第11章 无线网络规划
第12章 移动通信展望
附录 缩略词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 节选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详细介绍了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及典型系统,较充分地反映了移动通信工程设计和新技术。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信道、组网技术基础、数字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多址接入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IS95CDMA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和移动通信展望。《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系统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 相关资料

插图:市场的强劲需求极大地推进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并提升移动通信在未来通信中的地位。从技术角度看,移动通信将向宽带化、分组化、智能化、业务多样化和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宽带化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随着光纤传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线网络的宽带化正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而移动通信技术也正朝着宽带化的方向演进。2)随着网络中数据业务量主导地位的形成,从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逐步转向以分组交换特别是以IP为基础的网络是发展的必然,IP协议将成为电信网的主导通信协议。通过采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用户将在端到端传输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打破了传统的数据接人模式。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全面商用将提供宽带的多媒体数据业务。移动通信提供的业务将从以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方向发展。3)核心网络综合化,接入网络多样化。未来信息网络的结构模式将向核心网/接入网转变,网络的分组化和宽带化使在同一核心网络上综合传送多种业务成为可能,网络的综合化以及政府管制的逐步放开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将进一步推动传统的电信网络与新兴的计算机网络的融合。接入网是通信网络中最具开发潜力的部分,未来网络可通过固定接入、无线接人等不同的接入设备接人核心网,给用户提供所需的多样化业务,在技术上实现固定和移动通信等不同业务的相互融合。4)网络将从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应用为中心。在通信领域,网络设备只是一个平台,所有业务信息需要由运营者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提出,再经后台的软硬件集成“生产”出新的业务品种。因此未来市场的竞争焦点不在网络技术本身,而是应用的开发。5)移动通信网络结构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未来网络将是一个全IP的分组网络,同时在业务控制分离的基础上,网络呼叫控制与核心交换传输网将进一步分离,促使网络结构趋于分为业务应用层、控制层以及由网络和接人网组成的网络层。6)为了适应通信网络和业务正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包括技术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终端融合等方面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融合趋势明显加快。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和传感器网络的融合将是大势所趋。7)为了适应通信业务多样化、网络融合化的发展要求,以及通信的主体将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的趋势,移动通信终端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终端不仅拥有一般的通话功能,同时还可支持数据存储功能、个人信息管理功能、多媒体播放功能、无线接人互联网功能、数据交互功能、电子货币功能、电子票据功能等。通信网络的演变将成为未来10年的主旋律。未来通信网络将形成统一的综合宽带通信网,并逐步演进为由核心网和接人网组成、业务与网络分离的架构。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