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尔蒙文:蒙文
-
>
我的石头记
-
>
心灵元气社
-
>
女性生存战争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301371
- 条形码:9787547301371 ; 978-7-5473-0137-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 本书特色
《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是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
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 目录
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 节选
《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内容简介:2008年8月28-29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持召开了一次“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者有不少国内外对云贵高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当这些论文集结出版之际,会议组织者杨伟兵副教授要我写上几句代序,难以推托,勉为从命。
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 相关资料
插图:清代人们对“田”和“地”的界定基本上以有无水利灌溉为衡量标准,这与现今划分大同小异,能代表人们改良自然的程度。山区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在保证水田灌溉的同时,还促进了旱地改良,如山间蓄水,对山地作物进行浇灌,形成更多的水浇地。按照农学上的定义,梯田依山而建,作为一种山地农田形制,依其独特的田面蓄水防旱灌溉、田旁调水分洪等技术组合,对防旱和抗洪均具宏效。梯田属“利用山上水”的农田水利灌溉类型,民国时期调查说道:“利用山上水,只限于有梯田的农村。因为在山中的农田,不易储水,故多用竹筒接于山中水源处,灌入农田,上级梯田灌定,再导之于下田,天旱时用水比较更为经济。”②当然利用山泉等灌溉不仅限于梯田形制,只是梯田体现得更为系统和经济而已。由于梯田多依山垒建,故除了保水外还需特别注意保土保墒,这恰恰是以往考察不太注意的层面。当然,清代云贵地区典籍中有把“望天田”、“雷鸣田”归入梯田类型的记述,这可能还说明当时人们在坡地耕作时已经注意到了“保土”耕作技术应用,如采取改变坡地微地形的沟垄种植、抗旱丰产沟营造等,形成“山田”形制,在土壤条件相对好的地带还有可能实行了深耕、深松等保土耕作③。而在梯田区,上述技术应用是极有可能的。按照现今田野调查,云贵山区的梯田大多实行地块布设,即在耕作区内能依据地面坡度、坡向等因素,营建出大大小小形状不等的地块性分布耕作区,为便于耕作,这些地块沿等高线伸长,一般均有数十米以上的长度;此外,在坡式梯田区,为“保水”和保证自流灌溉,田面的纵向比降也比较合理,而沟埂的等高设置也较为讲究,有利于在培高埂的基础上使田面逐渐变缓,逐步改坡式梯田为水平梯田,更利于耕作和保持水土。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49 -
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6.1¥13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7.5¥55 -
海遗丛稿(二编)
¥22.2¥39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36 -
新黑暗时代:科技与未来的终结
¥29.7¥79.8
做人要精明,做事要高明
¥12.4¥38.0纺织.轻工.食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汇编
¥14.5¥45.0小屁孩马小天的成长日记:做最好的自己
¥7.8¥18.0人力资源英语
¥28.0¥30.0自然的魔法-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真的
¥50.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