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

作者:何放勋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3-01
开本: 32 页数: 275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4.8(5.7折) 定价  ¥2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85223
  • 条形码:9787500485223 ; 978-7-5004-8522-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 本书特色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工程师职业切入,首先对影响制约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一组核心概念进行了分析性的定义,在梳理并反观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师伦理责任新的诉求。其次,对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系统地分析了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逻辑结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 目录

**章 导论**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研究意义一、现实意义二、理论意义第三节 文献综述一、概念的辨析二、关于伦理责任的研究三、关于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研究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一、研究方法二、研究思路第二章 工程师职业与工程师伦理责任**节 工程师职业一、工程师职业的由来二、工程师的职业特征三、工程师的职业困境第二节 工程师伦理责任一、伦理责任二、工程师伦理责任三、工程师伦理责任与其他行业人员伦理责任的异同四、工程师伦理责任与其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责任伦理的比较分析第三节 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历史演变一、“忠诚”和“服从”:军事艺术工程范式阶段的要求二、工程“效用”*大化:工具工程范式阶段的目标三、工程利益相关者“满意”:过程工程范式阶段的诉求第三章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合理性论证**节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现实基础一、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工程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二节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一、教育哲学:科学与人文的携手统一二、技术哲学:技术二重性的必要张力三、工程哲学:系统与整体的考量四、应用伦理学:价值判断与选择的理据第四章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逻辑结构**节 利益:伦理责任教育的逻辑起点一、道德与利益的关联二、工程利益关系与伦理(道德)责任第二节 责任主体:伦理责任教育的目的一、主体与责任主体二、工程师伦理责任主体第三节 责任感:伦理责任教育的旨归一、角色身份:责任意识的定位维二、责任情感:责任意识的动力维三、价值取向:责任意识的方向维四、良心:责任意识的监督维五、责任行为:责任意识的行动维第五章 我国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节 我国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宏观:政策导向不明确、不连续二、中观:认识上的偏差与实践上的缺失三、微观:伦理责任感的缺乏与伦理抉择的两极分化第二节 我国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培养目标的“科学”化与“工程”化之间的矛盾二、狭隘的学科教育设计与综合复杂的工程实践要求的矛盾三、事实与价值的“分”与“合”的矛盾第六章 我国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对策**节 建立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支持系统一、建立国家层面的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制度二、建立工程社团伦理章程制度三、建立和健全企业伦理责任制度第二节 建立高校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长效机制一、建立工程师伦理责任素质培养制度二、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三、创新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方法第三节 促进工程师伦理责任内化,践行工程师伦理责任一、自我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工程师伦理责任内化的动力二、认知水平:工程师伦理责任内化的主观条件三、工程实践(训练):工程师伦理责任内化的客观条件结语致谢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 节选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从工程师职业切入,首先对影响制约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一组核心概念进行了分析性的定义,在梳理并反观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师伦理责任新的诉求。其次,对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系统地分析了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的逻辑结构。*后,通过对我国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深度分析,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从制度层面提出了既有我国特色又有国际视野的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保障体系。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 相关资料

插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工程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工程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复杂性上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程无法比拟的。现代工程是由“研究一开发一设计一制造一运行一管理”等环节组成的工程链。它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点越来越突出。基于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的开发应用和关于技术的开发应用的,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有创造力的专业”①。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士在谈到自己对工程的理解时说“工程不仅与一门技术学科有关,而且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还要涉及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法律的、地域的、资源的、水文和气象的、心理和生理的因素”②。以上只是对工程释义的简单梳理,还没有很好地触及工程本质的问题。从工程的本质来看,工程是有别于科学、技术、专业的。我们不能仅仅把工程看成是静止的东西,而应该把它看成动态的过程。因为工程总是意味着人对自然界有目的性的变革,在本质上反映着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简言之,工程就是按照人类的目的而使自然界人工化的过程,是“组织设计和建造人工物以满足某种明确需要的实践活动”。对于工程本质的问题,我认为李伯聪教授的分析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

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

何放勋,博士,1964年生,湖南祁东人。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工程伦理学、伦理学、伦理学导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近年主持和参加省部级课题多项;在重要、核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