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

作者:王如松等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481页
中 图 价:¥30.0(3.0折) 定价  ¥10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946944
  • 条形码:9787502946944 ; 978-7-5029-4694-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 本书特色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 目录

前言第1章 区域城市复合生态管理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方法1.1 城市化的生态学基础1.2 城市生态管理的科学基础1.3 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实践第2章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共轭生态规划与管理2.1 共轭生态规划2.2 生态服务与城市共轭生态规划2.3 城市土地的生态服务评价——以常州为例2.4 城市红绿空间土地共轭生态规划——以工业城市常州市为例2.5 北京:逆摊大饼的共轭生态规划2.6 城市红蓝空间土地共轭生态规划——以煤矿城市淮北市为例第3章 区域城市化的生态代谢与生态足迹管理3.1 城市代谢3.2 城镇家庭物质代谢分析3.3 区域产业代谢与生态管理3.4 区域城市化的生态占用管理3.5 区域城市与产业代谢的生态管理第4章 区域城市土地复合生态管理4.1 城市人地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辨识4.2 城市土地复合生态评价4.3 城市土地复合生态规划4.4 城市土地复合生态管理第5章 区域城市水生态管理5.1 区域城市发展的水复合生态系统辨识5.2 区域城市发展的水生态资产核算5.3 区域城市发展的水生态服务功能测度5.4 区域城市发展的水生态服务功能退化机理5.5 区域城市发展的水生态安全评价5.6 水生态资产服务管理第6章 区域人口复合生态管理6.1 区域人口复合生态管理的基本思想6.2 区域人口复合生态管理的基本方法6.3 区域人口复合生态管理方法的简单应用第7章 区域产业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园区管理7.1 生态产业园的内涵与发展7.2 生态产业园的规划设计7.3 生态产业园规划案例——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7.4 产业生态管理第8章 城乡生态文明管理8.1 城乡生态文明管理8.2 承德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第9章 海峡两岸生态城市建设比较研究9.1 两岸城市发展背景9.2 两岸经济发展9.3 两岸社会文化差异9.4 两岸资源利用与环境9.5 两岸城市生态系统功能评价9.6 结论与讨论第10章 区域城市生态安全管理与生态修复工程10.1 生态安全的理论框架和城市及区域生态风险10.2 共轭生态修复及其调控方法第1l章 区域城市生态健康管理11.1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11.2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与生态系统健康11.3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生态工程的研究框架11.4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管理的生态工程11.5 生活垃圾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11.6 生活垃圾“五化”生态管理及展望参考文献I
展开全部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 节选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是中国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70433001)以及“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C28804)部分研究成果的荟萃。全书力求通过实证分析、方法综合及系统模拟,在作者多年城市生态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高强度人类活动胁迫下城市发展的区域生态服务、生态资产和生态安全管理、城市土地扩展和景观格局的生态功能管理、城乡人口流动的动态管理、城市典型物质代谢的生命周期分析以及循环经济管理的系统方法,探讨从过程的量化走向关系的序化、从数学优化走向生态进化的自适应式城市生态管理技术,为区域城市化中的重大自然和人类生态问题提供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社会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和内外统筹的科学方法和决策依据。《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为从事城市和区域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研究、教学、规划、决策与管理的专业人员、领导干部和科研院校师生提供了一本有益的方法论参考书。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 相关资料

插图:生态联结着“它”:物质进进出出,能量聚聚散散,生物生生不息。我们的衣、食、住、行、玩无一不和环境中的“物”打交道:食物的代谢给我们以营养,能量的转换给我们以动力,水文的循环给我们以生命的源泉,空气的调节能清新我们的血液,矿物的冶炼加工给我们以生活的工具。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蛋白合成提供我们用之不竭的食物,微生物的还原作用和自然的净化功能使废弃物得以循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网协调并维持着生命支持系统的平衡、和谐及永恒运转。其次,从学术上讲,生态是一种哲学、一种科学、一种美学和工艺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有关天人关系的物理、事理与情理的系统科学。作为一门学问,生态学包含这样几个层次:第一层是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一门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自然哲学。第二层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第三层是人类塑造环境、模拟自然的一门工程学。比如,一只小鸟在空中飞,它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是它能飞翔自如;如果它有什么病,也不会突然爆炸或解体。然而,我们的飞机,只要里面某一个部件出问题,很可能会爆炸或突然掉下来,因为它是刚性的而不是柔性的。因此,仿生学研究如何将生物的这些功能、结构引入到我们人类社会中来,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第四层是人类享受自然、品味自然的环境美学。例如,我们的景观,桂林、张家界、黄山非常漂亮。与此对比,现在很多城市建筑,如瓷砖贴面、玻璃幕墙、粗制滥造的仿欧、仿古建筑等,人们看多了觉得很丑,并不自然。总之,生态学是一种观念、一种方法、一种工艺,也是一门艺术。第三,生态还是生态关系的一种理想或良好状态,表示生命和环境关系间的一种机理、体制、境界和秩序。比如,生态学里面的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生态风险、生态文化等,再如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建设、生态卫生等,这些实际上是生态合理的城市、生态合理的旅游、生态合理的建设、生态合理的卫生的简称。人们讲多了就把“合理”二字去掉了,“生态”随即变成约定俗成的用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