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作者:水利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3-01
开本: 16开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40.8(4.8折) 定价  ¥8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263308
  • 条形码:9787030263308 ; 978-7-03-026330-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本书特色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目录

总序总前言前言**章 区域背景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节 区域自然环境一、区域范围与位置二、地质三、地貌四、气候五、河川水文六、土壤七、植被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一、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二、经济发展水平三、人口状况四、社会状况第三节 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一、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第四节 水土保持的战略意义一、水安全的重要调控区二、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区三、自然资源富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四、水土流失是区内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二章 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节 水土流失现状、类型与特点一、水土流失现状二、水土流失类型与特点第二节 水土流失分区一、分区依据与原则二、分区系统三、分区概述第三节 水土流失成因一、自然因素二、人为因素三、长江上游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第四节 水土流失危害一、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影响二、水土流失对河流泥沙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三、水土流失汇集面源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四、泥石流、滑坡灾害及其对公共安全的影响五、水土流失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章 水土流失演变趋势**节 水土流失演变一、无明显水土流失期(公元前316年以前)二、水土流失渐增期(公元前315~1644年)三、水土流失明显增长期(1645~1949年)四、水土流失猛增期(1950~1988年)五、水土流失局部控制期(1989年至21世纪初)第二节 水土流失变化趋势一、水土流失演化的总体判断二、典型区水土流失变化第三节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变化预测一、影响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因素的分析二、水土流失适宜治理面积分析三、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可能性分析四、水土保持治理对长江上游泥沙影响的预测第四章 水土保持建设成效**节 水土保持历史与现状一、水土保持历史二、近20年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概况第二节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运行状况一、“长治”工程概况二、“长治”工程战略规划三、“长治”工程运行机制四、“长治”工程进展第三节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二、生态效益三、社会效益第五章 水土保持技术与模式**节 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一、坡改梯技术二、坡面水系建设技术三、沟道治理技术四、植被建设技术五、能源替代技术六、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与技术第二节 水土保持管理经验一、战略思路二、管理模式三、机制创新第三节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一、金沙江中下游泥沙监控区干热河谷地区植被修复治理模式二、金沙江中下游泥沙监控区二半山农业高强度利用区治理模式三、秦巴山地泥沙监控区(陇南地区)黄土与石质山地治理模式四、三峡水库面源污染调控区移民后靠安置治理模式五、四川盆地丘陵区坡地综合治理区水土整治模式六、云贵高原石漠化水土资源保护区石灰岩山区治理模式七、泥石流综合治理模式第六章 水土保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节 水土流失的突出问题一、坡耕地是长江上游泥沙的主要策源地二、泥石流滑坡增加河流泥沙、危害工程与公共安全三、工程建设引发高强度新增水土流失四、水土流失对水库淤积和河流泥沙影响明显五、水土流失导致贫困、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六、面源污染引起水库水质恶化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投入问题二、管理问题三、体制问题四、机制问题五、法规问题第三节 水土保持科研与监测的突出问题一、科学研究不能满足实践需求二、监测工作缺乏机制保障第七章 水土保持区域战略与分区治理**节 区域水土保持战略与目标一、区域水土保持战略二、区域水土保持目标第二节 水土保持分区一、分区原则与依据二、分区方案三、分区区域特点第三节 水土保持分区治理规划一、分区治理方向二、分区治理目标三、分区治理工程第四节 水土保持重大工程一、坡地整治工程二、泥石流滑坡防治工程三、生态修复与保育工程四、三峡水库面源污染调控工程第八章 水土保持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节 政策建议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二、健全机制三、搞好部门协调……专题研究专题A 长江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专题B 长江上游与西南诸河区泥石流滑坡灾害及其防治专题C 长尖源区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保护专题D 长江上游侵蚀泥沙及其环境影响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节选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系《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全书在实地考察、综合凋研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t作积累,对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生态安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该区水土保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了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和加强生态保育的对策。今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育的主要任务是坡耕地改造与水土保持、泥石流滑坡防治及沟道治理、大型库区面源污染控制和脆弱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同时,重点实施坡耕地整治、泥石流滑坡防治和库区面源污染控制三大水土保持丁程。《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亦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卷-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相关资料

插图:2.突出重点,综合治理,走特色之路“长治”工程实施以来,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治理过程中,坚持以改造坡耕地,建设基本农田为突破口,以调整坡面径流为主线,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科学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充分利用水热资源优势,发挥生态自我恢复能力,实施封禁治理。同时将治理水土流失与解决贫困山区脱贫和农民增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双赢”的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通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长治”工程区内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和成功模式。例如,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以抢救耕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石化为重点,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进行立体农业开发,加速荒山绿化美化;嘉陵江中下游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突出坡面水系建设,大力兴建小型、微型水利水保工程,提高防涝、抗旱和减蚀能力,不仅治理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而且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西汉水、渠江、涪江的平均年输沙量分别较治理前减少52.2%、61.0%和32.5%,嘉陵江干流控制站平均年输沙量减少67.9%;三峡库区改造侵蚀劣地,增加可利用土地,发展经果林,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使库区人口环境容量增加29人/km。,缓解了人地矛盾,促进了移民安置工作;陇陕土石山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四荒”资源的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促进群众脱贫致富;丹江口库区和洞庭湖水系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充分挖掘耕地潜力,提高粮食产量,促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减少湖库淤积。走出了一条具有长江流域特色的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经济的成功之路。3.加强动态监测。注重科技研发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从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技术路线。长江水利委员会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的合作,研发水土保持新技术,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实施水土保持效益跟踪和动态评价。长江水利委员会先后开展了三次全流域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组织开展了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加快了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组织开展了一大批科研课题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