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增订版(全三册)
-
>
大家精要- 克尔凯郭尔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罗素
-
>
大家精要- 钱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8066882
- 条形码:9787218066882 ; 978-7-218-06688-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 本书特色
道外界未知之情 补正史不足之实
他们都出生在战争年代,父辈的严格教育为他们定好人生底色。艰苦动荡的童年,朝气蓬勃的青年,建功立业的中年,老有所为的晚年,他们历尽坎坷、坚忍勤奋的非凡人生,折射出共和国60年辉煌与磨难并存的大历史。
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 内容简介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新中国开国元勋(包括著名革命烈士)充满曲折与磨难的革命生涯。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笔墨描写了24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和父子两代人的至爱亲情,折射出林伯渠、谢觉哉、刘伯承、罗荣桓、陈毅、邓子恢、粟裕、罗瑞卿、张云逸、张爱萍、宋任穷、滕代远、左权、罗炳辉等老一代革命家的高风亮节,首次向世人披露了他们的子女在父辈的严格教育下,恪守庭训,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革命传统,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业绩斐然的非凡人生。全书展现出的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百年大历史。
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 目录
永不凋谢的五月花——记张玛娅
张玛娅:哈军工女教员,出生于苏联,沈泽民烈士(文学家茅盾胞弟)和张琴秋之女。张琴秋是著名红军女将领,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文革”中被害。张玛娅也因为反对“四人帮”,于年被迫害致死。
传奇家族的普通一兵——记赵一玮
赵一玮:哈军工**期女学员,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她是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中国团团长任辅臣烈士的孙女,养父为中共著名情报战线功臣、哈军工炮兵工程系主任赵唯刚大校。
步履稳健,志坚如钢——记徐志坚
徐志坚:哈军工第三期学员,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参事室主任。父亲徐风笑为大革命时代的中共县委书记,建国后任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母亲邵崇真也是大革命时代的中共党员。
在我国首次核武器试验中立功——记罗箭
罗箭:哈军工第六期学员,罗瑞卿大将长子,参加过我国首次核武器试验并立功受奖。“文革”中受父亲冤案株连,改革开放后任国防科工委后勤部副政委,少将。
情系太行山——记刘太行
刘太行:哈军工第七期学员,刘伯承元帅和老红军汪荣华的长子。长期在空军从事国防科技领导工作,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退休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无愧于父母的英名——记宋勤
宋勤:哈军工第七期女学员,宋任穷上将和老红军钟月林的长女;长期在国防科研单位从事技术工作,改革开放后任大型国企领导干部,退休后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
父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记罗东进
罗东进:哈军工第八期学员,罗荣桓元帅和老红军林月琴之子。长期在第二炮兵担任领导工作,第二炮兵副政委,中将,退休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女儿心中的丰碑——记左太北
左太北:哈军工第八期女学员,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烈士和老八路刘志兰之女,彭德怀元帅的干女儿。长期在国防科研单位从事技术工作,改革开放后任航空航天部技术领导干部。
飘逸而充实的人生——记谢飘
谢飘:哈军工第八期学员,中共元老谢觉哉和老红军王定国之子;“文革”中被迫从空军转业到工厂当工人。改革开放后长期在中国外经贸系统和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工作。
一生都谨记父教——记林用三
林用三:哈军工第九期学员,中共元老林伯渠之子。“文革”中在天津某工厂做工程师,改革开放后从政,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等职,退休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诗情父子——记陈丹淮
陈丹淮:哈军工第九期学员,陈毅元帅和新四军老战士张茜之子。毕业后一直在部队从事国防科技和管理工作,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少将。退休后担任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
“军事父子”的报国情怀——记粟戎生
粟戎生:哈军工第九期学员,粟裕大将和新四军老战士楚青之子。毕业后一直在野战部队任职,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退休后担任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和全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度尽劫波现英才——记刘小林
刘小林:哈军工第九期女学员,江苏省委书记刘顺元和新四军老战士鲍有荪之女。“文革”中深受迫害。改革开放后,进入国家机关从事外经贸立法工作,中国著名律师,留德法学博士。
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拓荒牛——记张翔
张翔:哈军工第九期学员,张爱萍上将和新四军老战士李又兰之子。“文革”中深受迫害。他从工厂普通技术员干起,成长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杰出专家。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中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领军者
历尽劫难,不改赤子之心
中国武警部队的女将军
盘点秋实色彩丰
感受父亲的高风亮节
一位教育心理学家
大海的女儿
好男儿要自己闯天下
一辈子为人民服务
搏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后记
附录
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 节选
《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新中国开国元勋(包括著名革命烈士)充满曲折与磨难的革命生涯。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笔墨描写了24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和父子两代人的至爱亲情,折射出林伯渠、谢觉哉、刘伯承、罗荣桓、陈毅、邓子恢、粟裕、罗瑞卿、张云逸、张爱萍、宋任穷、滕代远、左权、罗炳辉等老一代革命家的高风亮节,首次向世人披露了他们的子女在父辈的严格教育下,恪守庭训,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革命传统,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业绩斐然的非凡人生。全书展现出的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百年大历史。
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 相关资料
插图:1975年5月11日,奶奶去世了。年高91岁的老人家阅尽人间沧桑,饱受乱世风霜,坚强地、默默地活在世间,前一年她不幸摔断了腿,重病不起,逆境中的任家竞无力把老人家送进医院救治,赵一玮的四弟任公伟凭着当年在内蒙古草原当知青的血性和闯劲,闯到中南海上访投书,反映意见,终于引起国务院和中央统战部的重视。在当今中国,有几多人曾受到伟大列宁的接见?这样的国宝级老奶奶不能住院,岂非红色中国的天大丑闻?有关方面一阵忙碌,这才让奶奶住进了北京工农兵医院(同仁医院),长期隐名埋姓、安于清贫的老人家第一次享受到国家高干的特护医疗待遇,几个月后,老人终告不治,撒手人寰。奶奶逝世的悲伤还没有从心里消散,赵一玮又为父亲赵唯刚患病添上新愁。多年的政治斗争,无情打击,饱尝精神刺激,长期因为名居另册,报国无门而苦闷压抑,赵唯刚的大脑逐渐出了问题,他患上老年抑郁症,性格扭曲,变得多疑而偏执,家里的楼下住进一户化工部的干部,老爷子说:“他们每天放电磁波来干扰我,伤害我。”他气哼哼地用手杖敲地板,硬是敲出一个洞来;门房住着一个厨师,老爷子说:“那人是化工部派来监视我的眼线,你们说话要小心
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 作者简介
滕叙兖,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3年12月出生于大连市。 1963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为哈军工第十一期电子工程系学员,1965年入党,1968年毕业。在解放军三十九军黑龙江省鹤立军直农场劳动锻炼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年。其间被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派往泰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做访问学者。曾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1989年在深圳科技工业园和中国深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单位从事高新科技项目开发和产业化以及企业管理工作。2003年退休后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主要文史著作:《哈军工传》(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风雨彭门——彭德怀家风家事》、《陈赓大将与哈军工》、《刘居英画传》(合著)等。
-
邓小平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8.6¥26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0.5¥29.8 -
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
¥17.9¥49.8 -
巨人转身慢-看见-02
¥27.4¥49.8 -
陆游评传三种
¥12.3¥25 -
老派:闲话文人旧事
¥21.6¥48
严复在天津
¥50.1¥78.0党的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
¥36.9¥67.0榜样 焦裕禄
¥40.4¥68.0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
¥23.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