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师
-
>
胜景几何论稿
-
>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
>
维多利亚:建筑彩绘
-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
>
建筑园林文化趣味读本
-
>
碛口古镇
自卑与超越
¥13.8¥36.0极简的阅读: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7.8¥25.0林巧稚
¥10.5¥29.8居家改造教科书:CP值超高的DIY翻修手法
¥87.0¥128.0敦煌坛经读本
¥24.1¥42.0
中国民居文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2323216
- 条形码:9787802323216 ; 978-7-80232-321-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民居文化 本书特色
《中国民居文化》:民居文化是班驳的历史的见证,在昏黄的光影中静穆无声民居文化是清晰的旧日的缩影,沉淀着深深浅浅的尘封往事民居文化是心隅里的无尽怀想,触发人类心底一丝柔软的感动民居文化是正在悄然逝去的风景,告别的同时刻下了永恒的印痕中国民居文化是一处传统与现代、理念与应用交替上演的魅力风景,驻扎着中国古老文化的根系,纳藏着世代中国人诗意栖居的梦想。并在一路行进的路途中不断地将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民居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仿佛是一份中国民居文化的履历表,从历史、类型、工艺、风俗等方面记录了人类在建造家园的路途中自我成长的光辉历程。中国民居经过历代王朝和时代的轮番演绎后,从在洞穴时期初露端倪的稚拙朴素到风格造诣步入规范统一、创新完善的斑斓奇异,在一路蜕变和成熟中逐渐攀上了建筑艺术的巅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材料资源等自然因素,对民居的风格和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社会意识、民族差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艺术风尚等社会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民居的许多细节中,构建了中国民居文化的精神内核。因此,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体验到民居建筑在嬗变中带有的时代个性和特征,感受到它在纷繁姿态中演绎的万千风情。
中国民居文化 目录
**章 中国原始民居
**节 原始民居
1.穴居
2.巢居
3.干栏
第二节旧石器时代的原始民居
1.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民居遗址
2.河南安阳小南海北楼顶山民居遗址
3.吉林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寿山仙人洞民居遗址
4.承德市鹰手营子镇四方洞民居遗址
5.贵州盘县大洞民居遗址
6.云南富源县大河乡茨托村民居遗址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民居
1.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民居遗址
(1)早期裴李岗文化:半地穴式民居
(2)中期仰韶文化:半坡半地穴式民居
(3)中晚期龙山文化:土台式民居
2.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民居遗址
(1)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干栏式木结构民居
(2)大溪文化:竹材民居
(3)屈家岭文化:土木结构民居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民居
**节 夏代民居
夏代民居特点
第二节 商代民居
1.商代民居特点
2.商代民居建筑仪式
第三节 周代民居
周代民居特点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民居
**节 春秋战国民居
春秋战国民居特点
第二节 春秋战国民居典范
第四章 秦汉时期民居
**节 秦代民居
1.秦代民居特点
2.秦代民居典范
第二节 汉代民居
1.汉代民居特点
2.汉代民居典范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居
**节 魏晋南北朝民居
魏晋南北朝民居特点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客家民居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民居典范
河北邯郸邺城遗址、
第六章 隋唐时期民居
**节 隋唐民居
隋唐民居特点
第二节 隋唐民居典范
1.四川邛崃唐代民居
2.洛阳恭安坊民居
第七章 宋元时期民居
**节 宋代民居
1.宋代民居特点
2.宋代民居典范
(1)厦门翔安曾山宋代民居
(2)深圳宋代民居
第二节 元代民居
1.元代民居特点
2.元代民居典范
(1)北京后英房民居
(2)山西赵城镇东街武营巷民居
(3)元代民居的孤例——姬氏民居
第八章 明清时期民居
**节 明代民居
1.明代民居特点
2.明代民居典范
(1)山西民居
山西襄汾丁村民居
(2)江苏民居
苏州东山杨湾赵宅
东山杨湾翁宅
(3)浙江民居
东阳卢宅
浙东范宅
(4)安徽徽州民居
歙县吴宅
程氏三宅
(5)福建泰宁民居
尚书第-
第二节 清代民居
1.清代民居类型
(1)合院式民居
(2)厅井式民居
(3)组群式民居
(4)窑洞式民居
……
中国民居建筑类型
中国民居建筑技法
中国民居艺术
中国民居文化 节选
《中国民居文化》仿佛是一份中国民居文化的履历表,从历史、类型、工艺、风俗等方面记录了人类在建造家园的路途中自我成长的光辉历程。中国民居经过历代王朝和时代的轮番演绎后,从在洞穴时期初露端倪的稚拙朴素到风格造诣步入规范统一、创新完善的斑斓奇异,在一路蜕变和成熟中逐渐攀上了建筑艺术的巅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材料资源等自然因素,对民居的风格和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社会意识、民族差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艺术风尚等社会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民居的许多细节中,构建了中国民居文化的精神内核。因此,在阅读这《中国民居文化》的过程中,你会体验到民居建筑在嬗变中带有的时代个性和特征,感受到它在纷繁姿态中演绎的万千风情。
中国民居文化 相关资料
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早更新世中期,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已经升腾着原始人类的袅袅炊烟,我们把这一个极其漫长的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那些原始人居住过的多不胜数的洞穴,至今还残留在神州大地的版图上。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洞穴的选址竞有一定的规律,具体地说是必须具备一些适合生存的基本条件,体现着人类居住意识的萌芽状态。比如,洞穴一般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而且大都比邻河流,是为了生活的便利以及从事狩猎、捕鱼的需要。但是洞穴要高出河面,因为当时的先民已经学会使用火和粗制石器,选择这样的山洞,可以较好的藏身和保存火种。此外,洞穴的方位一般朝南或朝东,位于阳坡,这样可以阻挡寒风的侵袭(这一选址观念从远古一直沿袭至今),同时还要进出自如,利于防范野兽的进攻。一般的洞穴,洞前比较开阔,洞内的空间比较宽敞,洞内的泥土都比较干燥,而这样的洞不会轻易坍塌。如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四周三面是山,东临平原,洞前是一条奔流的峙峪河,一看便知是属于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再如山西沁水县下川遗址,其位于中条山主峰——历山山腰的山间盆地,也是一处冬暖夏凉的宜人之地。在原始民居的话题中,自古就有“北方人住洞,南方人住巢”,即“北穴南巢”的说法,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各自的居住环境不同。但似乎这种论调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因为考古已发现,南方人的祖先也曾在洞中住过。如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的一个小山丘发现一些加工过的石器,考古测定这里是170万年前元谋猿人生活的遗址,当时的猿人已定居在山洞中。再如1964年到1973年间在贵州黔西县沙井发现的观音洞文化遗址,是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一座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洞穴遗址。据大量的实地勘测证实,20万年前已有人在洞中住过。这个洞深约90米,洞中先后发现3000多件石制品,有刮削器、砍砸器等。另外考古还发现,距今7000多年前,在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中就有人居住,他们以渔猎和采集为生,自制了锥、针、凿、刀、镞等工具,当时已能烧制陶器。人们群居在洞内,在篝火旁取暖或进餐。种种迹象表明,在人类居住的年轮上,洞穴不仅是北方人居住的专利,南方也曾有过穴居时代。只是南方的地气偏湿,能够适宜居住的山洞较少,所以穴居的时间没有北方那样普遍和长久。后来,原始人学会了使用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便模仿天然岩洞的样子,掏挖洞穴作为栖身之所。这种洞穴主要有横穴与竖穴两种形式。横穴(后来发展为窑洞)一般就土崖开挖,洞穴的上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8.6¥55.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9.1¥42.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8.3¥4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5.7¥30.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 >
朝闻道
朝闻道
¥14.8¥23.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2.9¥58.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4.5¥39.8
-
美国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世界建筑旅行地图
¥69.6¥98 -
为建筑看相
¥17.6¥45 -
新建筑与流派
¥14.7¥36 -
新建筑与流派-大家小书
¥11.7¥26 -
我的意中建筑
¥27.4¥88 -
大城记III (北京60年城市生活史1989~2008)
¥22.1¥35
中国世界舞蹈文化
¥12.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