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包邮 电工学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2-01
所属丛书: 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3.7(4.9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电工学 版权信息

电工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高等工业学校"电工学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暂态电路、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功率电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测试技术等。每章有大量的练习与思考题、例题和习题,以及本章小结,便于读者自学。
本书在覆盖上述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范围的基础上,根据编者多年来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体会,对教材内容和结构体系作了较大范围的整合。本书内容新颖,深入浅出,语言流畅,可读性强,既注重基本原理的必要讲解,又力求突出工程上的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电工学(少学时)的教材(标以“*”为选学内容),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电工学 目录

绪论
 0.1 电工学课程的任务
 0.2 电工学的作用
 0.3 学习电工学的方法
第1章 直流电路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1.1 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1.1.2 电路模型
  1.1.3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 电路的基本状态
  1.2.1 有载状态
  1.2.2 开路状态
  1.2.3 短路状态
 1.3 电源及其等效变换
  1.3.1 电压源
  1.3.2 电流源
  1.3.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4 基尔霍夫定律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5 常用元件的时域伏安特性
  1.5.1 电阻元件时域伏安特性
  1.5.2 电容元件时域伏安特性
  1.5.3 电感元件时域伏安特性
 1.6 支路电流法
 1.7 节点电压法
 1.8 叠加定理
 1.9 戴维南定理
 1.10 非线性电阻电路
  1.10.1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1.10.2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电阻
 1.11 电路中的电位
 小结
 习题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2.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2.1.2 正弦量的有效值
  2.1.3 正弦量的相位差
 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3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正弦交流电路
  2.3.1 电阻电路
  2.3.2 电感电路
  2.3.3 电容电路
 2.4 rlc串联交流电路
  2.4.1 rlc串联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2.4.2 rlc串联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2.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2.5.1 阻抗的串联
  2.5.2 阻抗的并联
 2.6 功率因数的提高
  2.6.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2.6.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7 电路谐振
  2.7.1 串联谐振
  2.7.2 并联谐振
 小结
 习题
第3章 三相交流电源
 3.1 三相电源
 3.2 三相负载
  3.2.1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3.2.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3.3 三相功率
 3.4 低压配电系统
  3.4.1 低压配电方式
  3.4.2 配电箱(柜)
  3.4.3 低压线路敷设方式
 3.5 安全用电
  3.5.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3.5.2 人体触电方式
  3.5.3 防止触电
 小结
 习题
第4章 暂态电路
第5章 半导体器件
第6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7章 运算放大器
第8章 功率电子电路
第9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10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11章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电路
第12章 测试技术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电工学 节选

《电工学》是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高等工业学校“电工学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暂态电路、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功率电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测试技术等。每章有大量的练习与思考题、例题和习题,以及本章小结,便于读者自学。《电工学》在覆盖上述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范围的基础上,根据编者多年来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体会,对教材内容和结构体系作了较大范围的整合。《电工学》内容新颖,深入浅出,语言流畅,可读性强,既注重基本原理的必要讲解,又力求突出工程上的实用性。《电工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电工学(少学时)的教材(标以“*”为选学内容),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电工学 相关资料

插图: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自学、解题和实训等。为了学好本课程,现就本课程的几个教学环节提出学习中应注意之处,以供参考。1.听课与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获得知识最快和最有效的学习途径。因此,务必认真听课。听课时要抓住物理概念、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要理解问题是如何提出和引申的,又是怎样解决和应用的;要了解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教师讲课往往只讲重点、要点和难点,其余则要靠自学,既要学习未讲过而要求掌握或了解的内容,还要认真做习题和及时复习已讲过的内容,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2.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本课程实践性很强,除了在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其工程应用外,还要通过实训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训练实际技能,并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实训前务必认真准备,了解实训内容和实训步骤;实训时要积极思考,多动手,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电工仪表、电器设备以及电子元器件等。能正确连接电路,能准确读取数据,并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线路;实训后要认真分析实训现象和实训数据,编写出整洁的实训报告。3.特性和共性相结合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习时要从共性中发现它们的特性,又能从特性中总结出共性。例如,电路是由各种电路实体抽象出来的电路模型。它是研究电路分析和计算的普遍规律。在学习中,需要从共性中去发现它们的特性,要注意理论的严密和计算的精确。电子技术中的管(电子器件)、路(电子电路)、用(实际应用)三者的关系是:管、路、用结合,管为路用,以路为主。要把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电路上。对于电子器件的重点在于了解它们的外部性能及如何用于电路中,对分立电路和集成电路的关系来说,则是:分立为基础,集成是重点,分立为集成服务。又如低压电器和电动机等则是讨论各种不同特性的,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用以完成各种不同功能的电路。叙述中较多地强调了它们的应用特性。在学习时,要注意从这些特性中去发现它们的共性,要注意工程近似的分析方法。4.学习基本理论和标准相结合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本教材中所引用的标准,都标注出该标准的名称。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一些电工、电子的标准及应用,学会查阅这些标准。标准按其作用和有效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和级别的标准。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或标准组织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