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脊柱与脊髓影像诊断学

脊柱与脊髓影像诊断学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506 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6.9(2.4折) 定价  ¥11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脊柱与脊髓影像诊断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7114745
  • 条形码:9787117114745 ; 978-7-117-11474-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脊柱与脊髓影像诊断学 目录

**部分 先天性疾病第1章 脊柱、脊髓和颅颈连接部先天畸形第二部分 儿童脊柱与脊髓第2章 正常影像表现、变异、感染和肿瘤第三部分 生物力学第3章 脊柱的生物力学第4章 脊柱侧弯第四部分 退行性病变第5章 腰痛的循证医学第6章 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第7章 脊柱后部结构的病理第8章 椎管狭窄第9章 脊柱不稳——脊柱轴向负荷成像第10章 骨质疏松——功能不全性骨折第五部分 创伤第11章 挥鞭样损伤第12章 颈椎创伤第13章 胸腰段脊柱创伤第六部分 脊柱术后第14章 手术治疗:椎间盘切除术和脱出椎间盘切除术第15章 术后脊柱的影像表现:椎间盘切除术和脱出椎间盘切除术第16章 手术方法:椎间融合器、假体和植人物第17章 术后脊柱的影像表现:椎间融合器、假体和植人物第七部分 肿瘤第18章 硬膜囊内肿瘤第19章 脊柱转移性病变第20章 脊柱原发肿瘤第八部分 骨髓病变第21章 脊柱的骨髓病变第九部分 感染与炎症第22章 脊柱感染第23章 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病第十部分 骶骨第24章 骶骨的影像诊断索引
展开全部

脊柱与脊髓影像诊断学 节选

《脊柱与脊髓影像诊断学》适于从事肌骨影像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影像学医师阅读和参考,也适用于骨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参考。在翻译中为了尽可能地忠于原著,我们基本上是逐句翻译,只对偶尔发生的明显错漏,依据我们的理解并参阅文献作了修正。另外,由于此书出自多位作者之手,个别内容在前后分别出现时可能衔接不是很好,或数据前后不一致,对此我们尽可能作了修正。尽管如此,由于译者知识和水平所限,错误在所难免,还望各位同道不吝指正。

脊柱与脊髓影像诊断学 相关资料

插图:1.1.2.2 原始神经胚形成神经板的形成标志原始神经胚形成期的开始(图1.2 )。这一期大约在第18天开始,此时神经板开始弯曲,形成一对神经皱褶。接下来的数天内,这对神经皱褶逐渐增大,彼此靠近,最后在中线处相互融合形成神经管。传统的“拉链”模式认为,神经管的闭合首先发生于第四体节(以后发育成颅颈连接部),之后向头侧和尾侧进行。神经管的头端(嘴部或前神经孔)在第25天闭合,尾端(尾部或后神经孔)在第27天或28天闭合。后神经孔的闭合标志原始神经胚形成期结束。1.1.2.3 二次神经胚形成后神经孔即原始神经管的尾端,相当于第32体节区,后来发育成第三骶椎体节。相当于第32体节区的尾部脊椎及脊髓是在二次神经胚形成期完成的(图1.3 )。这一胚胎期继原始神经胚形成结束之后立即开始,持续至大约距原肠胚形成期第48天。在二次神经胚形成期,原始纹尾部成堆的细胞形成的尾芽,在尾部后神经孔处停留形成神经管的另一部分。这条索状结构不同于原始神经胚形成的索状结构。原始神经管是在神经板侧缘向上皱褶并在中线融合形成的,而二次神经管是神经板向内皱褶形成的,形成了最初的实性索状髓,并在后来成为中空管状(Catala 2002;Nieve lstein等1993)。以后的发育中,二次神经管退化并进一步分化,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被称为“退行性分化”。这一过程形成了圆锥末端,其中包含了骶尾部脊髓的体节和终丝,实质上是一个纤维连接结构,并没有神经成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退行性分化在人体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只有退化,没有增殖,说明终丝是一种残留结构(M.Catala,pers.commun.)。圆锥脊髓内有局限性扩大的室管,称为终室,是残留的二次神经管腔。1.1.2.4 脊柱的发育最初,躯干中轴旁的中胚层并未分节。在发育过程中,球形上皮,又称体节,按照从头至尾的顺序发生,并且按照从头至尾的顺序成熟。体节成熟后上皮体节分离,形成生皮节(背侧)、生肌节(中间层)和生骨节(腹侧)。生皮节位于外胚层表面下,将形成躯体背部皮肤细胞。生肌节将形成躯体的横纹肌纤维。生骨节分化成脊椎的软骨细胞、椎间盘和韧带的细胞以及脊膜细胞。进而体节还形成内皮细胞。生骨节开始位于腹侧,后来包裹整个神经管在背部表面形成所谓的背侧中胚层,即分离后位于神经管与外胚层表面之间的结构。在进一步分化中,生骨节于中线水平分离,底部的一半与另一节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