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作者:唐正东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432 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5.8(6.8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4059086
  • 条形码:9787214059086 ; 978-7-214-05908-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本书特色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目录

作者的话导论一 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沿革二 学界对经济哲学方法的不同理解三 本书的话语言说背景及工作目标**章 古典历史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亚当·斯密及苏格兰历史学派**节 斯密经济哲学方法中的历史性维度一 历史性研究范式的形成二 古典历史主义方法的深刻性与肤浅性三 18世纪的苏格兰与斯密第二节 斯密经济哲学方法中的社会性维度一 社会性思维范式的形成二 社会性维度在具体经济观点中的体现三 启蒙思想在经验性社会观中的承载第三节 经济学与伦理学思路的兼容——大卫·休谟的经济哲学方法一 “社会”:一个亚经验性的概念二 作为经济学思路之补充手段的伦理学三 不同的经验现实造就不同的经验主义第四节 弗格森:“另类”的历史学派思想家一 独特的人本主义经济哲学方法二 “历史”在上帝的帮助下凸显自己三 弗格森、黑格尔与马克思第二章 李嘉图及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哲学方法**节 李嘉图的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方法一 古典经济学视域中*深刻的唯物主义者二 经济学“革命性突破”的哲学意义三 忽略了李嘉图意味着什么:以卢卡奇为例第二节 汤普逊的功利主义经济哲学方法一 从古典自然主义到功利主义二 从李嘉图水平的倒退三 表面上的唯物主义第三节 霍吉斯金的自然主义经济哲学方法一 抽象自然主义与抽象主体主义的结合二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一个伪概念三 对经济现实的存在论解读之“非法”性第三章 李斯特及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哲学方法**节 李斯特:读不懂历史的历史学派思想家一 历史的和唯物的,却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二 实践的,但不是实践唯物主义的三 历史、实践概念掩盖下的自然主义四 李斯特、马克思与我们:一点理论反思第二节 罗雪尔的经验历史主义经济哲学方法一 “唯实的”历史方法之形而上学本质二 修昔底德、萨维尼与罗雪尔三 面向社会本身抑或解剖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三节 施穆勒的新历史学派经济哲学方法一 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统计学方法二 新历史学派:历史的伦理学派三 历史性思维拒斥拜物教的理论视域第四章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上)**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复调式经济哲学方法一 经验实证主义与抽象人本主义的并存二从经验实证主义转向经验历史主义三 经验历史主义不排斥抽象人本主义四 实践:一个“后市民”意义上的概念第二节 《穆勒评注》:经济哲学方法发生突变了吗?一 “劳动异化”是以孤立人的逻辑为基础的吗?二 “交往异化”的实质三 基始性的主体际性关系与历史性的社会关系第三节 “布鲁塞尔时期”经济哲学方法的焦虑态势一 “布鲁塞尔时期”之前的方法论视域二 经济哲学方法滞后于政治批判的热情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方法论焦虑第四节 重新评价一 “交往形式”:一个具有局限性的概念二 经验历史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异质性三 “历史”在何种意义上能成为“科学”?第五章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下)**节 《哲学的贫困》与经济哲学方法的解困一 蒲鲁东:读不懂社会关系的思想家二 蒲鲁东的理论缺陷对马克思的思想触动三 走向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科学把握四 经济学研究的滞后对哲学思想的影响第二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哲学意义一 科学的生产关系概念的彻底浮现二 用马克思的方法来解读马克思的文本三 马克思对资本的剥离第三节 《资本论》:经济哲学方法的具体演绎一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与历史性生产关系视域二 对历史性生产关系视域的两种误读三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就是马克思的哲学结束语 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坚持的两个原则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节选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内容简介:对马克思哲学来说,人文关怀的线索无疑是始终存在的,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人文关怀的线索是被置放在一个崭新的理论界面上来反映出来的,这种新的理论界面就是历史性的、现实的生产关系。“人文”被消解在“生产关系”的界面中.并由此而成为一种更为深刻的人文线索。如果从这一角度来切入,那么,人文的线索实际上就是历史过程中生产关系之矛盾运动的线索。马克思之所以紧紧抓住生产关系的概念来阐发其哲学的人文内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他看来,对人文的*大关注就是致力于揭示出一条实现这种人文目标的现实途径。如果只是停留在从一般性的“人”的角度来批判现实的物化关系。那么.每一个具体的人所处的现实社会关系并不会因此而前进半步。马克思之所以把一般性的“人”称为抽象的人,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