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

作者:李克让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33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25.8(3.8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944346
  • 条形码:9787502944346 ; 978-7-5029-4434-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力图反映陆地生态系统的机理模型、模拟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新成果。
本书共十三章:前五章为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与方法及其未来的可能发展,后八章是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碳贮量等的模拟结果。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共十三章:前五章为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与方法及其未来的可能发展,后八章是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碳贮量等的模拟结果.全书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机理模型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模拟的*新成果:从经验模型(森林生长收获模型)、遥感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到过程模型;从模型的改进、发展到模型的分析、应用;从观测数据、参数反演到模型验证;从自然生态系统到人工生态系统(农田和人工林),内容丰富,是作者多年研究积累的结晶。该书的大部分内容和结论都是作者的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未来在生态系统模拟和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可供从事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从事林业和农业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 目录


前言
**章 CEVSA模型及其改进和发展
1.1 CEVSA模型简介和主要构成
1.1.1 CEVSA模型简介
1.1.2 CEVSA模型的主要构成
1.1.3 CEVSA模型的应用概述
1.2 生物物理子模型
1.2.1 蒸散和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
1.2.2 辐射的计算
1.3 植物生理生长子模型
1.3.1 植物的光合作用
1.3.2 CO2供应和气孔导度
1.3.3 植物的氮吸收和自养呼吸
1.3.4 净初级生产力(NPP)的计算过程
1.3.5 分配和凋落的模拟
1.4 土壤碳氮分解子模型
1.5 CEVSA模型的发展——CEVSA2的建立
1.5.1 物候的参数化和LAI动态的模拟
1.5.2 蒸散和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
1.5.3 净初级生产力的计算
1.5.4 分配和凋落的模拟
1.6 CEVSA2的验证和评价
1.6.1 通量观测站点的基本情况和评价方法
1.6.2 CEVSA2在通量观测站点的验证
1.6.3 CEVSA2模型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二章 AVIM模型及其改进和发展
2.1 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简介
2.1.1 模型的总体结构
2.1.2 模型的输入与输出
2.2 陆面物理过程子模块
2.2.1 温度控制方程
2.2.2 水分控制方程
2.3 植物生理生长子模块
2.3.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3.2 光合产物的分配方案
2.3.3 生物量的形成
2.3.4 物候的改进方案
2.4 土壤有机碳分解和转换子模块
2.4.1 模块的结构和组成
2.4.2 与陆面物理过程子模块和植物生理生长子模块的耦合
2.5 AVIM2的检验和验证
2.5.1 荷兰Loobos森林水、热、碳通量的模拟与比较
2.5.2 千烟洲人工林碳贮量和储碳潜力的模拟
参考文献
第三章 GOPEM与CEVSA耦合模型:发展、验证与应用
3.1 GLOPEM-CEVSA耦合模型
3.2 GLOPEM-CEVSA模型对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模拟及其验证分析
3.2.1 研究地点
3.2.2 用于模型验证的数据
3.2.3 模型验证结果
3.2.4 结论与讨论
3.3 基于GLOPEM-CEVSA模型的中国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模拟
3.3.1 模型驱动数据
3.3.2 模型参数
3.3.3 模型初始化
3.3.4 模拟结果
3.3.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数据融合研究
4.1 模型数据融合的概念和组成
4.1.1 模型数据融合的概念
4.1.2 模型数据融合的组成
4.2 模型数据融合的主要方法
4.2.1 Levenberg-Marquardt方法
4.2.2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MCMC方法
4.2.3 卡尔曼滤波
4.2.4 遗传算法
4.3 模型数据融合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4.3.1 碳循环模型参数的反演
4.3.2 降低碳循环模型的不确定性
4.3.3 评估模型结构
4.3.4 区域及全球尺度的碳通量模拟研究
4.4 影响模型数据融合研究的重要因素
4.4.1 优化算法
4.4.2 数据误差
4.4.3 模型结构
4.4.4 数据信息
4.5 模型数据融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4.5.1 复杂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4.5.2 参数估计和模型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
4.5.3 区域及全球尺度碳循环的模型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陆地生态系统模式与气候模式的耦合
5.1 生态系统模式与气候系统模式耦合的原理和方法
5.1.1 生物圈是地球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5.1.2 生态系统模式与气候系统模式耦合的原理和方法
5.1.3 生态系统模式与气候模式耦合系统的功能
5.2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模式的耦合
5.2.1 耦合模式简介
5.2.2 全球平均气候态的模拟
5.2.3 全球生态系统特征量的模拟
5.3 陆地生态系统模式与区域气候模式的耦合
5.3.1 模式简介
5.3.2 区域(东亚)平均气候态的模拟
5.3.3 区域(东亚)陆地生态系统变量模拟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平均气候态下中国区域水、热通量的时空格局
6.1 中国区域能量通量的模拟与源于实测资料计算结果的比较
6.1.1 净辐射通量空间分布格局
6.1.2 感热通量空间分布格局
6.1.3 潜热通量空间分布格局
6.2 土壤湿度的模拟与比较
6.2.1 中国区域年平均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
6.2.2 土壤湿度模拟的验证
6.3 中国区域能量、水分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变化特征
6.3.1 自然地理区域水、热通量的年平均状况
6.3.2 自然地理区域能量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6.4 青藏高原地表能量通量估算
6.4.1 青藏高原年平均地面能量通量
6.4.2 青藏高原地表能量通量的季节特征
6.4.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7.1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7.1.1 应用CEVSA模型模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
7.1.2 AVIM2模拟的中国区域土壤碳密度空间格局
7.1.3 中国区域土壤碳密度模拟结果比较
7.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碳密度的空间分布
7.2.1 CEVSA模拟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碳密度空间分布
7.2.2 AVIM2模拟的中国区域植被地上与地下部生物量
7.2.3 植被碳密度模拟值与其他研究结果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8.1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空间分布格局
8.1.1 CEVSA模拟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的空间分布
8.1.2 AVIM2模拟的中国区域NPP空间分布
8.1.3 模型模拟的NPP与其他研究结果的比较
8.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空间分布格局
8.2.1 土壤呼吸的空间分布
8.2.2 与基于观测值估算的土壤呼吸数据的比较
8.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机制
8.3.1 NEP空间格局变化
8.3.2 不同气候带NEP的空间分布
8.3.3 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NEP分布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9.1 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间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9.1.1 NPP时间变化
9.1.2 NPP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9.2 土壤异养呼吸(HR)的时间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9.2.1 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
9.2.2 土壤呼吸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9.3 NEP的时间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
10.1 未来气候变化对典型陆地生态系统水碳交换的影响
10.1.1 气候变化对千烟洲亚热带常绿人工针叶林水碳通量的影响
10.1.2 气候变化对哈佛温带落叶阔叶林水碳通量的影响
10.1.3 气候变化对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水碳通量的影响
10.2 21世纪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对气候变化和COz浓度变化的响应
10.2.1 B2气候变化情景介绍
10.2.2 模拟方法
10.2.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区域NEP、NPP、植被碳和土壤碳的变化
10.2.4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区域碳通量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10.2.5 大气CO:浓度增加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
10.2.6 模型研究的不确定性讨论
10.3 21世纪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可能变化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研究
11.1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研究概述
11.1.1 脆弱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11.1.2 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2 CEVSA模型在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11.2.1 适用于脆弱性评价的CEVSA模型改进
11.2.2 CEVSA-Vul模型模拟的中国潜在自然植被分布格局及其验证
11.2.3 基于CEVSA-Vul模型的脆弱性评价方法
11.3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
11.3.1 植被分布格局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
11.3.2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
11.3.3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气候脆弱性综合评价
11.3.4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区域差异分析
11.3.5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化机理分析
11.4 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及造林的影响
12.1 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12.1.1 数据基础
12.1.2 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12.1.3 中国森林生物量估算模型
12.1.4 中国人工林生物量估算模型
12.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
12.2.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及时空变化特征
12.2.2 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12.2.3 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
12.3 造林对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平衡的影响
12.3.1 中国人工林概述
12.3.2 中国人工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平衡
12.3.3 造林对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平衡的影响
12.4 林业重点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影响
12.4.1 中国林业重点工程概述
12.4.2 林业重点工程植被碳储量估算方法
12.4.3 中国林业重点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平衡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适应性碳管理对中国农田土壤碳吸收的影响
13.1 适应性农业土壤碳管理的意义与途径
13.1.1 农业土壤碳吸收的重要性
13.1.2 人类活动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13.1.3 增加农业土壤碳吸收的途径
13.2 农业管理对土壤碳吸收影响的评估方法
13.2.1 几种常用的区域尺度土壤碳吸收潜力的估算方法
13.2.2 应用CEVSA和GLOPEM耦合模型估计适应性农业管理对土壤碳吸收的影响
13.3 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的土壤碳变化特征
13.3.1 增强农田土壤碳吸收的管理方案与情景
13.3.2 不同农业管理措施情景下的土壤碳变化特征
13.4 中国土壤碳吸收潜力及空间格局
13.4.1 不同农业管理措施情景下土壤碳吸收潜力
13.4.2 土壤碳吸收潜力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13.4.3 不实施秸秆还田对土壤潜在碳库的影响
13.5 中国农田土壤固碳能力与世界其他区域研究结果的比较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 节选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共十三章:前五章为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与方法及其未来的可能发展,后八章是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碳贮量等的模拟结果.全书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机理模型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模拟的*新成果:从经验模型(森林生长收获模型)、遥感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到过程模型;从模型的改进、发展到模型的分析、应用;从观测数据、参数反演到模型验证;从自然生态系统到人工生态系统(农田和人工林),内容丰富,是作者多年研究积累的结晶。该书的大部分内容和结论都是作者的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未来在生态系统模拟和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模拟研究》可供从事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从事林业和农业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