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阳作品(彩皮)---铁面御史

高阳作品(彩皮)---铁面御史

作者:高阳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0-01
所属丛书: 高阳作品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读者评分:4.8分16条评论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9.0(3.2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阳作品(彩皮)---铁面御史 版权信息

  • ISBN:7508044169
  • 条形码:9787508044163 ; 978-7-5080-4416-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阳作品(彩皮)---铁面御史 内容简介

南直隶巡按御史刘天鸣“代天巡方”,所到之处,青天之声不绝于耳;惟皇帝御赐的先斩后奏“尚方宝剑”居然被人偷走。县大老爷与捕快头目狼狈为奸,鱼肉乡里,居然动土动到……且看“铁面御史”如何智斗巧取,尚得大快人心。

高阳作品(彩皮)---铁面御史 节选

1
西门外,前临官道,后临运河的接官厅,已收拾得焕然一新,门楣上结着簇新的红绸子彩球;院子里搭起了高大的席棚,棚下设着乐户伺候的鼓吹。厨下越发热闹,宿迁城里**家大酒楼“醉好春”派出来的上下手,洗剥的洗剥,割切的割切,掌勺的掌勺,烧火的烧火,一个个满头大汗,忙得不亦乐乎。
近午时分,知县张华山鸣锣喝道,来到了接官厅。这位县太爷,向来架子极大;下了轿向站班的县厅、主簿、典史这些僚属,略微点一点头,随即问道:“马老爷呢?”
马老爷是驿丞,专管公文驿递、官员迎送,当差极其巴结,问他要车、要马、要伕子,总是一叠连声地回答:“马上有,马上有。”正好又姓马,所以这三个字就成了他的外号。
张华山一县之主,不好意思叫驿丞的外号;那专管公文出入、俗称“四老爷”的典史王通,性好诙谐,又与驿丞*熟,可就不管了,拉开嗓子大喊:“马上有!马上来啊!大老爷驾到哕!”
“马上就来,马上就来!”马驿丞正在亲自动手挂一幅画;一面回答,一面放下钉锤,赶了出去。
在台阶上迎着知县,兜头一揖,还来不及报告,张华山先开口问道:“都预备好了?”
“都好了!”
“筵席呢?”
“厨子已经来了。‘醉好春’八两银子一桌的海味席。另外是三两银子的一桌便饭,两海碗、四小碗、四个碟子,一共五桌——听说这位按院大人带的人不多,一定够了。”
“按院大人”是指巡按御史。那是大明朝特有的官制,论品级,正七品的官儿,与知县一样;论职权,可就天差地远了——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气派惊人,所到之处,无所不问,无所不管,大事奏裁,小事处决;府、州、县地方官的前程,全在他的喜怒之间,所以听说“按院大人”出巡,无不惴惴然捏了一手心的汗。
张华山却不大在乎。他从中了举人,在吏部花了钱,选出来当知县,在宿迁七年,就不曾见过不受贿的巡按御史;多接待一次“按院大人”,不过老百姓多倒一次霉,供应不妨奢华,红包尽管丰厚,却亏不到他的私囊,只要在上下两季征收钱粮时,加派及浮收一个虚头,就有了着落。虽然这是位新到任的巡按,但天下乌鸦一般黑,他不相信黑眼珠见了白花花的银子会不动心。
倒往往是巡按的随从,常有一个招呼不到,故意挑剔的,所以张华山特地叮嘱驿丞:“千万不要顾上不顾下,眼光只放在巡按身上。须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大老爷请放心。这差使我办了不止一年了。”马驿丞拍胸答应,“包不误事!”
  “不误事就好。”
  “是!”马驿丞恭恭敬敬地答应,“绝不敢误事!”
  张华山许了个心愿,作为激励:“等我把这尊‘神道’安安稳稳送走了,我有好差使派给你,调剂调剂。”
“是!谢谢大老爷。”马驿丞单腿着地,恭恭敬敬请了个安作为道谢。
把这些话交代过了,张华山到厅上来休息;他的僚属们都起立让座,“怎么?”他视线扫过,诧异地问道,“孙老师还不来?”
孙老师是县里的学正——学官都称“老师”,俗名“豆腐官”,*清苦不过。
张华山口头上恭敬,心里却看不起孙老师,认为当学官的,都是没出息的人;不过巡按莅境,一县大小官员,都该来迎接,缺一个不妥,所以这样问一声。
“孙老师可怜巴巴的。”王通说道,“一共两名‘轿班’,倒走了一双;大毒日头下,从城里走了来,自然慢了。”
  “轿班怎么走了呢?”
  “欠人家三个月工钱,豆腐都没的吃了,不走何待?”
  “唉!”姓何的主簿叹口气说,“仕途上荣枯如此不同!说起来孙老师与新任按院,还是乡榜同年呢!”
“什么,什么?”张华山睁大了眼问道,“你怎么说?”
看他这样的神情,何主簿倒是一惊,只当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回想一下,没有什么错啊!
“我是说,孙老师与新任按院是乡榜同年。”
“真有这话?”
“孙老师亲口告诉我的,”何主簿又加了一句,“他是方正君子,谅来不会胡吹。”
“嗳——!”张华山埋怨似的,“你不早说!”接着大声喊道,“来啊!”
贴身的家人就在他旁边,但要摆官派或者表示将要交代的事十分重要,非这样喊不可。
“喳!”家人张升也用同样高的声音答应着。
“派我的轿子去接孙老师。快,快!孙老师年纪大了,不要在路上中暑昏倒,那可是不当要的事!”
  “喳!”张升又答应一声,伛偻着腰,疾趋而出。
  轿子怕大太阳晒,就停在席棚下;轿夫找不到——他们知道一时不得进城,偷闲躲到凉快地方赌钱去了。等找了来,张华山已忍不住发脾气,“混账王八羔子”地大骂了一顿。
轿子刚抬出门,王通眼尖,指着说道:“那不是孙老师来了?”
果然是孙老师,走得上气不接下气,一件旧实地纱的蓝袍,背上整个儿湿透了。
张华山慌忙迎了上去,执着他的手,亲切地嗔怪:“孙老师你也是,轿班走了也不派人跟我说一声,我拨两名给你就是了。大太阳底下走了来,叫我于心何安?”
“还好,还好!安步当车,总算也走到了。”一面说,孙老师一面翻着眼看这位县太爷,仿佛不解他今天何以这样子客气。
客气还不止于口头,张华山叫人替他抹汗、打扇、泡来供巡按享用的“六安茶”,还要奉他上坐。孙老师再三谦辞,说到“朝廷体制所关,不敢僭越”,张华山方始让他在左手边坐下。
大家心中都明白,一向看不起孙老师的县太爷,为什么忽然如此恭敬。王通嘴陕忍不住动问:“孙老师,听说你与一位贵人有旧?”
  “你是指新任按院刘少鹤吗?”
  新任巡按刘天鸣,字少鹤;听孙老师这样称他,张华山便知同年的话绝不假,随即答了一句:“是啊,是说按院。”
“说来惭愧!”孙老师摇摇头,啜了口茶;望着空中,老眼中有凄凉感慨之色。
“说说何妨?”王通问道,“你们是乡榜同年?”
“不但同年,还是同窗。”孙老师徐徐答道,“我跟少鹤*好,一起进学,一起中举,名次还是我高些;到了会试就不同了,他联捷成进士,我三赴礼闱,名在孙山以外,母老家贫,不得已赴部候选,选上了这么个吃不饱饿不死的学官。唉!”
“作育人才,清高之至。不比我们,”张华山指着他的僚属说,“都是风尘俗吏。孙老师,你不必愁,‘六十无肉而不饱’,豆腐不能再吃了!包在我身上,叫你天天吃肉。”
“不敢,不敢!”孙老师拱拱手,“我也甘于藜藿了。”
尽管他愿意清贫自守,张华山却下定了决心,要替孙老师额外弄些好处。这是条路子!他在想,知县九年任满,自己在宿迁还有两年,这两年把巡按敷衍好了,只要不出纰漏,就升任知州。倘或巡按的考语考得格外好,说不定超擢知府——本府的淮安府,是个一等一的肥缺,要弄到手,真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如果心稍微狠些、手稍微辣些,这一任知府下来,尽可告老还乡,优游林下了。
转着这一连串的念头,他飘飘然浑身轻快。后半世的良田大宅,美妾姣童,都要从孙老师身上生发,这尊财神福星,岂可不巴结?于是他转过脸来跟县丞商议。
县丞名叫杨守文。除了知县就是他大;所以张华山对他说话,称呼和措辞比较客气:“守文兄,作育人才是百年大计,地方上该置些学田。明天请你约几位绅士来,请他们想点办法。这件事就奉托了,务必办成,越陕越好。”
“学里的事,我一定尽力。若说要叫孙老师过几天舒服日子——”杨守文停了一下,笑笑又说,“只怕缓不济急。”
“不要紧,我另有办法。”张华山环视四周,这一次找上了居于末座的巡检,“赵士龙!”他直呼其名吩咐,“你每天给孙老师送五斤猪肉,一斗白米。”
巡检管收税,油水甚肥;赵士龙奉命唯谨,赶紧站起身来答道:“遵办!遵办!”
孙老师觉得受之有愧,预备辞谢;刚要开口,张华山按着他的手,抢在前面拦阻。
县丞杨守文、巡检赵士龙原是知县张华山一路上的人,也帮着相劝,你一句,我一句地,不容孙老师有插嘴的空隙,只得罢了。
换个话题,又谈到了巡按御史。这时才是孙老师一个人的话;谈了刘天鸣的许多往事,看起来是个脾气很倔的书呆子,张华山心里不免嘀咕。
“不知刘公在贵州的政声如何?”他试探着问。
“‘云贵半爿天’,道路修阻,音问甚稀,我倒不大清楚。”孙老师想了想说,“不过,由偏远省份,调到南直隶来,可见得我这位老同年,颇受朝廷的器重。”
“是,是!”张华山附和着,还要想说两句恭维刘天鸣的话,让一骑到门的快马打断。
骑了快马来的是睢宁县的差役,专程来投一封信。信是睢宁的知县所发,他奉了巡按的面谕,通知张华山不必迎接,也不受招待,说是到了宿迁,自投驿馆,不劳费心。信上又隐约暗示,这位刚刚上任的巡按御史,不易伺候,诸事都要当心。
看完了信,张华山上了心事。不过表面极其沉着,犒赏了来人,才宣布这个消息。大家的**个感觉是扫兴,其次方想到刘天鸣的为官,与以前作威作福的巡按不同。但是,再想下来,各人心情就大不相同了,像孙老师,有此一位清正如昔的老同年,自然钦佩而欣慰,其余的人就不免或多或少地起了警惕。
“可惜了八两银子一桌的海味席,只好自己享用了。”张华山故作豁达地说。
三伏天气,扫兴而又担心,当然没有好胃口,一席盛筵,草草终场。张华山回到县衙门,连官服都顾不得换,立即吩咐张升:“传三班六房到花厅来,我有话说。”
这三班六房,就算是县大老爷的“文臣武将”。文的是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书办;武的是皂、壮、快三班的隶役——这三班又有内外勤之分:皂班掌管监狱、值堂、行刑,是内勤;壮班管抓捕盗贼,快班执掌侦缉,都是外勤。而壮班和快班的职司,实在无甚分别,所以都称捕快。
宿迁县的捕快头儿,名叫卫虎。提起此人,城里城外无人不知;五十出头年纪,瘦瘦小小,穿一件打补丁的黑布袍,戴一顶退了色的红毡帽,走到人面前,连小孩都不会把他放在眼里。可是要一提“卫头儿”三字,哪怕是一等一的大力士,也会兴起一种蓦地看见一条毒蛇的感觉。
卫虎是张华山面前的红人,自然也是心腹——**号心腹。因此,当三班六房的书办、皂隶和捕快集中花厅,张华山郑重告诫,这位按院大人与众不同,各自检点,诸事小心以后,特别把他留了下来,有一番密议。
既是“密议”,自然都是些不能为外人道的话;要把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提出来检讨一番,该掩饰的掩饰,该弥补的弥补,该压制的压制,总而言之,不能让新任巡按知道。无奈这两个人平日造的孽太多了,一时竟有些茫然,好像一团乱丝般,不知头绪在哪里。
先搁下这方面,谈到对巡按那面的“打点”。这是早已准备好了的,一共两千两银子,巡按和他的手下,各分一千;如果不够,由张华山斟酌情形增添,事后再来算账,无须再议。现在要商量的是,孙老师那一条路子,如何去把它走通。
  “今天我才知道——别看那股穷酸相的孙老师,像个三家村的‘猢狲王’,竟是按院的同窗好友,乡榜同年。这个人对我们大有用处,非得把他收服了不可。”
“是!”卫虎心想,这无非要钱,便即答道,“请大老爷酌定了数目,我马上备齐了送去。”
“这倒不忙,难处是怕他不肯收。”张华山把托县丞设法办学田,以及命令巡检每日供应食料的经过,讲了一遍,接着又说,“现在情形又不同了,非把他拉在我们这一边不可。学田的事,缓不济急,送些猪肉白米,情分不够。我想要筹五百两银子送了去,他肯收就好办了,只怕不肯收,如之奈何?”
“总有办法好想。”卫虎慢吞吞地说,居然是恂恂儒者的神情。
张华山看他低头不语,便知他正在大动脑筋;而且要不了多久,便有绝妙的办法想出来,所以他抽空吸了一袋“淡巴菇”,静静等着。
“大老爷!”卫虎真的要不了多久,便抬起了眼问,“非要他听话不可?”
“当然哕!”
“那么,一个人敬酒不吃,就只好请他吃罚酒了。”
  “嗯,嗯!”张华山想一想,点一点头;声音越来越响,见得他已有所领会了,“是如何的一杯罚酒?”
“要看大老爷的意思。”卫虎踏上两步,附着张华山的耳朵,咕咕噜噜说了好一会。
“好,好!”张华山一叠连声地说,“就是这么办!都交给你了。”
“大老爷请放心!”卫虎低声又说,“提起孙老师这条路子!我倒还有句话禀告,有条路子,我已经搭上线了,大老爷要不要走?”
  “路子越多越好。你说,是怎么一条路。”
  “这条路‘通天’,走得吃力;走到了,可就不管他来的是怎么一个狠角色,都不必放在心上。”
  “那好啊!”张华山极兴奋地说,“快说,快说!”
  他要快,一个偏偏慢条斯理地,先向外看清了没有人,才从靴页子掏出一支水笔来,在手掌上写了两个字,向上一照。
  上面写着一个名字:“刘瑾”。
  刘瑾是宫中执掌钟鼓司的太监,极受接位不久、年轻而好嬉游的正德皇帝的宠信——宫中*有权势的太监,一共八个,号为“八虎”,刘瑾就是其中张牙舞爪的一只白额虎。能搭上这条路子,恃为奥援,天大的事都有了担待,所以张华山大为兴奋,不但力赞其成,而且对卫虎也越发另眼相看了。
不过,这条路子正在进行,还没有到走通的时候,所以卫虎还不敢肆无忌惮。回到班房,独自盘算了好一会,唤来几名心腹,悄悄叮嘱了一番,分别展开了秘密的布置。
*后还剩下一个,名叫王狗子,是卫虎手下*狠的角色;他还没有派到差使,所以这样问道:“头儿,今天没我的事吧?没我的事,我到‘醉好春’去走一趟,趁早把喜筵定了下来。”
  “慢着,要改日子了。”
  “怎么?”问了这一句,王狗子忽然意会,放低了声音说,“想是按院大人要来了,不得不避一避?”
“嗯。”卫虎点点头,“取本皇历来!”
翻了翻皇历,卫虎挑了七月二十四,也是个“大满棚”的好日子;这一天是七月初八,有半个月的工夫,新任巡按早就勾当完了公事,到别县去了。
  ……

高阳作品(彩皮)---铁面御史 作者简介

高阳(1922-1992),台湾已故著名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冰,笔名望君、吏鱼,生于钱塘望族。
  大学未毕业,入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
  1948年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高阳擅长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的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
  1962年,高阳应邀于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协史小说的滥觞。尔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
  高阳一生著作一共有两百余部,约105册。
  高阳历史小说不仅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商品评论(16条)
  • 主题:第一次深入了解了——御史

    第一次深入了解了——御史

    2015/11/30 14:16:21
    读者:nbu***(购买过本书)
  • 主题:(彩皮)-铁面御史

    台湾著名历史小说家高阳先生的作品,值得拥有

    2015/8/24 11:20:02
    读者:393***(购买过本书)
  • 主题:高阳作品(彩皮)-铁面御史

    高阳作品(彩皮)-铁面御史,挺好看的,高阳的小说

    2015/1/8 15:47:09
    读者:328***(购买过本书)
  • 主题:几个短篇,其实短篇更显作者功底

    几个短篇,其实短篇更显作者功底

    2014/5/16 19:31:20
    读者:sxw***(购买过本书)
  • 主题:高阳作品,好书!

    这书的封面设计好,收到的书品也好,内容更好!

    2014/3/14 5:53:10
    读者:yut***(购买过本书)
  • 主题:高阳作品(彩皮)---铁面御史

    高阳作品,擅长旁征博引

    2014/2/23 16:35:34
    读者:782***(购买过本书)
  • 主题:高阳的经典著作

    高阳的名著,彩皮的这套封面设计的很好看!

    2014/2/23 13:19:38
    读者:zha***(购买过本书)
  • 主题:推荐阅读!

    是正版书籍,价格低,适合闲时阅读下。

    2013/12/25 14:21:29
    读者:liu***(购买过本书)
  • 主题:故事和文采还可以

    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2013/11/30 18:04:44
  • 主题:百分百高阳老师的大作,品相好,价格实惠

    读高阳老师的作品总是有一种相见恨晚,意犹未尽的感觉,百分百高阳老师的大作,品相好,价格实惠

    2013/9/24 12:55:45
    读者:win***(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