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宪政的价值之维

宪政的价值之维

作者:陈俊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2-01
所属丛书: 当代学术文丛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8.0(3.2折) 定价  ¥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宪政的价值之维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0039853
  • 条形码:9787210039853 ; 978-7-210-0398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宪政的价值之维 本书特色

宪政是不是*好的政治制度呢 对于这个问题,宪法学的前辈们已经给出了答案:宪政并不一定就是*好的政治制度,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制度来取代它。虽然宪政不一定是*好的政治制度,但是它如果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话,威力就无穷了。那么,它本身具有哪些价值维度呢 这既是一个论证社会主义宪政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从宪法学角度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书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刻的思考,并且获得了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成果。 本书的*大特色是将宪政研究与当下必须给予关注的政治话语进行紧密结合,既注重理论,更注重实际。特别是在该书的**章,基本上用到了所有近年来有关宪政的有影响的案例,这就为后面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面的理论研究中,作者旁征博引,充分展现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本书中也处处有创新,而且这种创新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这种创新根植于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又有丰富的实践作为支撑,对我国的政治发展、政治文明建设必然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宪政的价值之维 内容简介

宪政、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然是当前政治话语中的热点,但是,正是因为它是热点话语,所以更需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思考。事实上,人类进人文明社会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社会的思考和追求。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家就对理想社会进行过思考,不管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太平盛世,还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初民社会,都是我国思想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对世界文化思想界的贡献。在西方,对此的思考远至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学者。在柏拉图看来,*好的政治制度是独裁制,但是它的独裁者必须是个年轻、记忆力强、聪明、勇敢而又运气好的人。但是,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这种人仅仅是理想的化身而已,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找到的。因此,他认为第二好的是立宪君主制,第三是民主制,*后是寡头制。恰恰相反,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却充分地肯定
了“共和”的重要性。他强调民主政治,认为*好的政体应由议事、行政、审判三要素构成,从而开了现代宪政的先河。

宪政的价值之维 目录


导言
**章 宪政价值问题的凸显
一、政治文明与宪政价值研究
(一)中国近年来的宪政研究
(二)社会转型与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宪政
(三)对我国近年来宪政研究的简要评析
二、宪政研究的价值学视野
(一)目前的宪政研究缺什么
(二)自由与民主:宪政价值研究的基本问题
三、宪政价值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一)价值学方法
(二)基本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宪政的本质与特征
一、宪政要义
(一)宪政及其思想来源
(二)宪政与共和
(三)宪政与民主
二、宪政的本质与特征
(一)关于宪政本质的一般认识
(二)宪政平衡论
(三)宪政平衡论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宪政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宪政思想与实践的简单回顾
(一)西方宪政发展历程简述
(二)战后西方宪政的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趋势
(三)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对我国宪政制度
改革的启示
二、中国的宪政思想与实践
(一)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阶段
(二)20世纪中国宪政思想的特点
(三)20世纪中国宪政发展的经验教训
第四章 宪政的目的性价值
一、民主与自由
(一)自由:宪政的终极价值
(二)民主:宪政的形式价值
(三)自由民主的宪政意义及其思辨
二、正义与秩序
(一)宪政正义的价值分析
(二)宪政秩序的概念及其内涵
三、人权的保障
(一)保障人权:宪政的首要价值
(二)人权保障:宪政价值的*高追求
(三)人权的宪政意义
第五章 宪政的工具性价值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的宪政价值
第七章 中国宪政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宪政的价值之维 节选

**章 宪政价值问题的凸显
一、政治文明与宪政价值研究
(一)中国近年来的宪政研究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随着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关于中国宪政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前景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首先,学者们对中国近代百年宪政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中国人民对宪法、宪政的认识和追求肇始于近代。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辉煌历史,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近代中国国力日衰,内忧外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炮火之下,人们不得不对古已有之的皇权制度进行批判。中国现代宪政思想萌芽于抗击外侮、救亡图存运动,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总结了中国近代百年宪政的经验教训:一是清王朝在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面前只顾眼前利益,对政治改革未能表现出应有的历史主动性,一再错失政治改革的良机。而在其后连绵不断的战争、动乱环境中,对暴力、权力、英雄和个人的崇拜之风日盛,这构成了宪政建设的一大障碍。二是缺乏宽容的政治文化环境,不同的政治力量可以共患难,不可共享其成。而宪政社会需要宽容。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