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112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2.1(3.5折) 定价  ¥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版权信息

  • ISBN:7508240561
  • 条形码:9787508240565 ; 978-7-5082-4056-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讲述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免疫及实用菌苗、防治措施等。适于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目录

**章 概述
**节 流行情况
第二节 预防情况
第三节 疫情现状
第二章 病原学
**节 猪链球菌的特性
一、猪链球菌的形态和结构
二、猪链球菌的培养特性
三、猪链球菌的血清型
四、猪链球菌的毒力因子
五、猪链球菌的抵抗力
第二节 猪链球菌研究新进展
一、猪链球菌血清型与流行优势菌株的关系
二、猪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机制
第三章 流行病学
**节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传播
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二、流行特点
三、公共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 猪链球菌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第三节 猪链球菌病频发的原因分析
一、单价菌苗不能抵抗多血清型菌群的侵袭
二、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
三、猪群中存在免疫抑制现象
第四章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制
第五章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节 临床症状
一、猪链球菌性败血症
二、猪链球菌性脑膜炎
三、猪链球菌性淋巴结脓肿
四、猪链球菌性多发性关节炎
第二节 病理变化
一、猪链球菌性败血症
二、猪链球菌性脑膜炎
三、猪链球菌性淋巴结脓肿
四、猪链球菌性多发性关节炎
第六章 诊断
**节 临床综合诊断
一、流行病学诊断
二、临床诊断
三、病理学诊断
第二节 细菌学诊断
一、细菌分离培养
二、生化实验
三、动物实验
第三节 血清学诊断
一、乳胶凝集试验(LA)
二、玻片凝集试验
三、间接血凝试验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鉴定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二、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
三、随机扩增多形态DNA反应(RAPD)
四、荧光抗体检测猪链球菌
第五节 鉴别诊断
一、与急性猪瘟的鉴别
二、与急性猪丹毒的鉴别
三、与猪伪狂犬病的鉴别
四、与仔猪水肿病的鉴别
五、与李氏杆菌病的鉴别
第七章 猪链球菌病的免疫及实用菌苗
**节 猪链球菌病的免疫
一、主动免疫
二、被动免疫
第二节 猪链球菌病的菌苗
一、链球菌灭活苗
二、猪链球菌自家灭活苗
三、链球菌弱毒活菌苗
四、多价灭活菌苗
第八章 防治措施
**节 建立和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一、生物安全体系的产生背景
二、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
三、生物安全体系与传统综合预防措施的比较
四、综合预防措施
第二节 制定科学的药物防治方案
一、对症治疗
二、服药预防
第三节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一、使用灭活菌苗
二、使用弱毒活菌苗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节选

**章 概述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icosis suum,Smine streptococ—cisis)是由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B型溶血链球菌(S.hemolyticus)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猪的多种症候的总称。急性型以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心内膜炎及化脓性组织炎为特征。
  **节 流行情况
链球菌病早在汉朝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记载为“猩红热”,尔后晋朝王叔和、葛洪称之为“阳毒”。动物链球菌病以猪*为多发。荷兰Jansen等(1951)和英格兰Field等(1954)报道了仔猪链球菌病。Elliott(1966)和Windsor(1975)从青年猪败血症、脑膜炎和关节炎病料中分离到链球菌。此后,在欧洲各国、澳大利亚、巴西及亚洲东部地区均报道过本病的发生。
在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报道中以发生脓疱和关节炎的病征为主,70年代以后不断有败血型和脑炎型病例的报道。本病于80年代在我国开始流行。四川省曾于1976年在内江等地猪暴发C群兽疫链球菌引起的猪链球菌病,未见人和其他畜禽感染发病。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现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技术人员采用临床检查、尸体剖检、病原分离培养、小动物和本动物接种等方法确诊,菌株曾送中国兽药监察所鉴定证实。
本病在1949年首次发现于上海市郊区,为散发病例。20世纪50年代在宁夏(1956)、甘肃(1958)、山东(1959)等地也有零散发生。60年代,内蒙古、河南(1960)、广东(1962)、广西(1963)、福建、辽宁(1965)等地也相继发生本病,多以散发为主。70年代,先后有陕西、湖北、安徽、广西、云南、天津、河南、四川、浙江等17个省、市、自治区发生疫情。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