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医学伦理学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5-01
开本: NULL 页数: 274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7(7.7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医学伦理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811068108
  • 条形码:9787811068108 ; 978-7-81106-81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医学伦理学 本书特色

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道德原理研究医学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是研究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特殊表现,是研究医疗道德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本教材共分为十五章,包括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医学伦理关系、护理伦理、医学科研伦理、预防医学伦理、医学伦理实践等内容,适合各高等医学院校普通专科教育、成人专科教育、职业教育等专科层面的教学使用。

医学伦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医学伦理关系等。

医学伦理学 目录

**章 绪论
 **节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一、道德
二、职业道德
三、伦理学
四、医学伦理学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的任务
一、研究医德现象,阐述医德关系
二、发展医德基本理论,构建医德规范体系
三、树立正确医德观念,加强医德修养教育
四、指导医学实践,为符合道德的医德行为辩护
第四节 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
二、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方法
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节 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医德的起源
二、中国古代的医学伦理学思想
三、中国近代医学伦理学
四、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
第二节 中国传统医学伦理基本思想的优良传统和局限性
一、祖国传统医德的优良传统
二、祖国传统医德的特点
三、祖国传统医德的局限性
第三节 国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国外古代医学伦理思想
二、国外近代医学伦理学
三、当代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四、生命伦理学
第三章 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
**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人道观
二、生命神圣观
三、生命质量观
四、生命价值观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美德论
二、义务论
三、后果论
第四章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
**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一、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二、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一、医学伦理学的规范及其作用
二、医学伦理学规范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一、医学伦理学范畴的内涵
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三、医学伦理学范畴的意义
第五章 医学伦理关系
**节 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概述
二、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和类型
三、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
四、医患关系的伦理要求
第二节 医际关系
一、医际关系概述
二、医际关系的内容和特点
三、影响医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四、医际关系的伦理要求
第六章 临床诊疗伦理
**节 临床诊疗中的伦理要求
 ……
第七章 护理伦理
第八章 医技科室工作伦理
第九章 医学科研伦理
第十章 生命医学伦理
第十一章 死亡医学伦理
第十二章 预防医学伦理
第十三章 卫生管理医学伦理
第十四章 医学伦理评价
第十五章 医学伦理实践
附当 国内餐有关医学伦理方面的若干资料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医学伦理学 节选

**章 绪论
 **节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一、道德
(一)道德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中,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人们生活在社会上,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必定会产生各种矛盾,在这些复杂的、多方面的矛盾中,*根本、*直接的就是经济利益的矛盾,这就要求人们对彼此之问的关系,经常自觉地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个人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这样就会产生如何处理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解决这些矛盾的态度和行为如何以及对这些态度和行为的看法和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但强制性的政策、法规并不能使人们完全自觉地控制个人行为和调整他们之问的相互关系,还需要依靠道德进行调整。因此,道德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三部分。一定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会产生一定的道德要求,而人们具体的社会生活存在也决定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社会各种矛盾的社会调解需要一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意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榜样感化和思想教育等途径,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情感信念、品德修养,并转化为道德理念,制约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从而调节社会关系,实现道德的社会职能。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