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山村新人

山村新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5-01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71
读者评分:4分6条评论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16.1(7.0折) 定价  ¥2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山村新人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065172
  • 条形码:9787020065172 ; 978-7-02-006517-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山村新人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一九五六年秋天、豫山区的王庄村。
  这是一个晴朗的下午,天高气爽。夕阳给山谷、村庄涂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几只苍鹰,绕着山谷,矫健地翱翔着;成群的山雀,欢悦地喧闹着,向着村庄、山林飞去。

山村新人 节选


  故事发生在一九五六年秋天、豫西山区的王庄村。
  这是一个晴朗的下午,天高气爽。夕阳给山谷、村庄涂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几只苍鹰,绕着山谷,矫健地翱翔着;成群的山雀,欢悦地喧闹着,向着村庄、山林飞去。
  秋风飒飒地顺着西山坡吹到谷地里。一座残缺不全的防洪堤,像条受伤的巨蟒似的,傍依着山脚,静静地卧着。
  有一个壮年汉子,搀扶着一个老人,爬上了大堤。
  壮年人四十五岁上下,宽肩膀,圆脸盘,突起的眉骨下,睁着一对圆眼,一脸黑扎扎的连鬓胡子。他一手扶着老人,一手指画着堤下的谷地,脸色很是焦躁。
  老人六十多岁了,身体瘦弱,两条弯曲的腿,微微地打着颤。他光着头,穿一身土布衣裳,腰里系一条褪了色的黑布大带子。一看便知,这是个地道的庄稼人。他顺着壮年汉子的手,仔细地打量着堤下的庄稼。
  谷地里残留着洪水冲刷过的痕迹,东一道沟沟,西一摊淤沙,地皮上翻卷起网状的硬壳。
  豆子已经熟透了,还没有一柞高呢,干枯的棵子上,零零星星地挂着又小又秕的角子;经霜的红薯叶全已发黑,还没有盖严地皮呢,垄子上看不到一点裂纹。
  又是一个大歉年呢!老人心情沉重地抓了抓稀拉拉的花白头发,脸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
  看着这凄凉的景象,谁能不焦急呢。他,王宝庆,王庄高级社的党支部书记兼社长,当然更是难过。他已经卧病半年多了,按照大夫的嘱咐,是不许下床的,但他实在忍耐不住了。听说今年的灾情严重,他心上一直像挂着一块铅。他一定要亲眼看看庄稼,别人拗他不过,只得让他出来。他原说只到村口看看,可是一出村子,就止不住脚了,非要到大堤上看看不可。
  老人看了一会儿,回过身对他的助手副书记王宝逵说:
  “逵,你们合计过没有,兴许有几成收?”
  “至多不过四成。”副书记粗声粗气地说。
  “至少呢?得有*坏的打算。”
  “不过一二成,唉!”他狠狠地跺了跺脚。
  “着急没有用。咱们该赶紧想法子,不能全指靠国家救济呀。”
  “难办!”副书记一扭脖子,茫然地看着远处。
  自从老社长病重以来,一直是他代理书记。他想到自己的担子是重的,心里更是烦躁。
  “别灰心丧气,好好跟大伙商量商量吧。”老人很恳切地说。
  “七嘴八舌的,说啥的都有,你听谁的?”他忽地觉得不该说这句话,但也没法收回了,只好再补充一句:“都是随便说说,恐怕谁也没有真动脑筋。”
  老人是了解他的助手的,他正在急头上,既不会认真地研究群众的意见,也不肯接受别人的批评。只能耐心地劝说他。
  “好好跟大伙摆摆情况,让大伙都想想办法。困难大,咱更得依靠群众。只要群众一动起来,法子自然会有的。”
  尽管老人的口气很平和,也很乐观,但副书记仍然听不进去,他急躁地说:
  “我从来也没说过不依靠群众,可也不能谁的话都听。你看看那些年轻人提的那些算啥意见,非修堤不可!年成这么坏,吃的都没有,哪有力量修堤呢。他们就光图嘴痛快,也不怕闪舌头!”
  自从秋天发生了水灾以后,社员们就议论着救灾的办法。随着秋收的到来,大家看年成太坏,谈论得更热火了。有的人提议集体搞副业,有的人主张自己想办法,青年人根据水灾的原因是大堤失修,主张全社动员,咬牙苦干一阵子,加固大堤,彻底根除洪害。赞成这几种意见的人都挺多,社员们当中形成了好几派。这些事情老人早就知道了,但觉着事情很重要,需要大家仔细研究,所以也没作*后决定。听副书记的口气,知道他不赞成青年人的建议,老人也并不觉得奇怪。
  这位副书记,虽然为人很直爽,工作很积极,但他和同志们、特别是和青年干部们的关系不大融洽,他嫌青年人不稳当,办事不牢靠,对他们的意见总不愿意认真考虑。青年人认为他思想保守,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对他也不够尊重。
  老人看副书记的情绪平静了些,温和地劝说道:
  “咱庄确实得有个可靠的大堤,你可别把话说死,以后咱得好好合计。年轻人经过的世面少,有时考虑事情不那么全面,可他们有这股热情就好,只要咱们好好拉扯他们,都会成为好干部、好社员的。”
  “可在他们没成为好干部、好社员以前,咱也不能随便轻信他们。咱得为大伙、为全社千把口子人着想。”他歪着头看着谷地,脖子里的青筋冒多高。
  看着他那固执的样子,老人知道要当下说服他,是不可能的;想批评他几句,他一定不肯接受;放过去不管吧,更是不妥。他不觉有些着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一起涌现在眼前。
  他们这个坐落在深山里的村子,因为人多地少,土质瘠薄,本来就很贫穷,加上连年遭受水旱灾,比起周围的村子,生产、生活都很落后。为这,老人很是不安,他常常自责没有做好工作,觉着既对不起党的委托,也对不住广大社员的信任。为了尽快改变王庄一穷二白的面貌,他早就注意培养年轻人,想在他们当中选拔一个可靠的接班人,分担一部分领导工作,共同搞好生产。今天面对这严重的灾情,老人的这种心情更加迫切了。
  突然一阵冷风吹来,老人不禁打了个寒噤,腿像刀剜一样疼痛,喉咙里也拉风箱似的打起喘来。他竭力忍耐着,努力使呼吸恢复正常。然后他抬头看着谷地里的庄稼,搔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想着下一步的办法。
  黄昏的影子笼罩了山谷,人们都收工了,陆陆续续地向东边村子走去。
  就在这时候,一群青年人迎着风向大堤走来。打头的是个年轻姑娘。她身姿矫健,跨步轻捷,俊秀的蛋形脸上,满浮着笑意,手里握着镰,有节奏地晃动着。风吹乱了她那齐耳的黑发,她敏捷地抿了抿,继续兴冲冲地向前走来。
  青年人紧跟着她,有的还不住地抬头看看堤上的老人,俨然像要去办一件重大事情似的。
  他们来到大堤跟前。打头的姑娘,一纵身,燕子似的跳上了堤,其余的人也尾随着登上堤来。
  老人只顾专心想主意,也没有发现他们的到来。
  “哎呀大爷!”那女青年惊喜地喊道,“您能出来了!”
  “老庆爷,医生不是不让您下床吗?”
  “大爷,您还没好利落,可别累着了。我背您回去吧。”
  青年人嚷成一片,有的欢喜,有的担心,闹得站在一旁的副书记,不耐烦地皱起了眉头,他那突起的眉骨越发显得高耸了。
  老人看着这群青年人,不觉高兴起来,心里的难过一扫而光,病也好像减轻了大半。
  “红英,”老人慈爱地看着那女青年,“你们又是来提建议的吧。好,把你们的办法都说说吧,帮大伙拿拿主意。”
  站在外围的副书记,不以为然地把脸扭向一边。
  红英在老人跟前一向是全无顾忌的,听着老人这鼓舞的话,心里更是高兴,她欢笑着,响脆地说:
  “大爷,您说今年闹灾是为啥?”
  “大堤跑了水呗。”
  对!”姑娘晶朗朗地笑了,天真而略带任性地说:“那咱就该修堤。”她忽然一转身,挑战似的看着副书记,“逵叔,您说该不该修堤?”她不等副书记回答,又一转身对青年们鼓动地说:“大家说,该不该修堤?”
  “该!”
  “修大堤。”
  “一定得修。”
  青年们一齐热烈地响应。
  姑娘一甩手,朝副书记走了几步,“逵叔,您和大爷好好商量商量,咱们就修堤吧,我们都不怕累。”她的声调放缓了,但依然是晶朗朗的。
  老人笑得更舒畅了,他真为有这个敢说敢干的好侄女感到高兴。但他又觉得姑娘用这种“将军”的办法不太合适,便略带责备地说:
  “红英——”
  红英好像一点也不理解老人的心意似的,继续紧盯着副书记问:
  “逵叔,您说,您考虑我们的意见不?”
  听着姑娘这咄咄逼人的问话,又看着老人那放任的神情,副书记心里更是烦躁。他一拧脖子,指着堤下的庄稼,直冲着红英说:
  “你看都啥年头啦!”
  姑娘一点也不畏惧,“那明年还得挨淹。”说完一板脸,真的生气了。
  “那不成。”
  “说啥也得修堤。”
  ……青年人又嚷成一片。
  姑娘忽然严肃地说:“您再不同意,我们可找周书记了。”
  副书记又气又恼,他很想狠狠地教训红英一顿,但又找不到有力的话。不知为什么,他总有些怕这个伶牙俐齿、敢说敢为的远房侄女。他想马上就走。忽然,他瞥见了人群里有一个健壮的身影,眼光随即盯住了那张端端正正的长方形面孔,心里忽地来了劲儿,一拉脸,气愤地说:
  “志成,你瞧瞧你们这些年轻人!你们都是社里的积极分子,你们就这样胡闹,群众该怎么着!”
  志成一直站在人群后面。挨了副书记的吵,也没生气。他很想为青年们说几句,但嘴动了动,也没说出话来。他明白,在这种时候,说也是白说。
  老人觉着副书记的话实在太过火了,怎么能这样对待青年人的意见!打算批评他几句吧,又怕当着青年人的面,影响他的威信。他平静了一下,缓和地说:
  “逵,青年人的意见有道理,咱该考虑呀。就是说错了,也该讲清楚错在哪里,他们还都是孩子嘛。”
  副书记冷静了些,他也觉着刚才的话有些过分,他低下头,不说话。过了一会儿,转身下堤走了。
  红英看着副书记走远了,转身对老社长说:
  “大爷,您说大堤该修不该修?”
  老人搔了搔头发,疼爱地看着姑娘那期待着回答的眼睛,温和地笑着说:
  “孩子,这是件大事呵,咱今年年成又坏,咱们得好好商量。”
  红英说:“好,你们研究吧。逵叔那样答复,我就不同意。”她说着噘起了小嘴。
  老人和气地笑了,说:
  “你逵叔看见灾情重,心里不痛快,他脾气又躁,你佃得多体谅着他点,有话慢慢跟他说,别动不动就跟他吵架。他的长处还是很多的:为人实在,不怕吃苦,能负责任,为革命辛辛苦苦劳累了十几年,有功劳,你们得尊重他。”
  青年人都不说话,静静地听着老人的教导。
  老人接着说:“你们年轻,有文化,就是摔打得不够,往后得多向老一辈的学着点,站稳咱贫下中农的立场,学好种地本事,把革命担子担起来。”他一个一个地打量着青年人,老眼里闪着殷切的期望。
  青年人看着老人那衰老的、饱经风霜的脸,心里充满了敬爱。
  红英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听说铭山哥快回来了,是吗?”
  她一句话勾起了老人一桩心事。今年夏.天,他接到侄子的来信,说他秋天要复员回来。从那天起,老人就一直盼望着侄子早日归来,特别是*近几天,这种心情更加迫切了。他踮起脚,仰起头,向东山口望去,侄子就要从那里回来呵!
  青年们搀扶着老人,下了大堤,缓缓地向村子走去。
  太阳早已落山了,苍茫的暮色笼罩了山谷,田野里静寂无人。老人慢慢地挪动着,他不时地仰起头,眼巴巴地向东山口张望。
  二
  夕阳收尽了*后一线光芒,淡紫色的暮霭从四面山坳里升起,山村的夜晚来临了。
  天空,蓝湛湛的,没有一丝云迹,宛如一幅巨大的锦缎,看着是那么赏心悦目。
  蓦地,东方天空跳出了**颗明星,它金光灿灿,照亮了半个天穹,使得晶蓝的夜空更明丽、更动人了。
  下工的社员,已陆续回到家里,村街上很少有人走动。到处都很静谧,只有那摇曳的树枝,在晚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凉秋的夜晚,多么柔和可爱呀!
  这时,红英出现在十字路口。她挺着丰满的胸脯,一阵风似的向前走着,齐耳的短发,微微颤动着,匀称的身段显得是那么健美,俊俏的蛋形脸上,浮着浅浅的笑意。
  红英是王庄高级社的会计。
  她前年初中毕业,在学校里就是个老师喜爱的好学生。
  课堂上,她那长长的睫毛不住地眨动着,大眼睛紧盯着老师,旁边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能惊动她。她争取当堂记住老师讲的每一个定理和公式。因为课听得好,课下稍微翻一翻书,就可以做作业了。她做作业又快又准确,尤其是那些几何题,有些同学吭吭哧哧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还设不上一条补助线,可她稍微一想,用不了三五分钟,就清清楚楚地写出了证明。
  从来没人见她开过夜车,也没人见她中午做过作业,可她每次测验成绩都是优秀。就是连突然提问也不例外,她从来没有失常过。
  课外活动开始了,她总是嬉笑着跑到操场上,和男孩子们一块跑、跳、托排球、打篮球,甚至连双杠、单杠这些女孩子不大敢玩的器械,她也敢来两下子。她朗朗地笑着,清脆地喊着,俊俏的脸蛋涨得通红。
  干起活来,许多男同学都比不过她。在毒日头下,割麦、装车,汗如水洗,夏衣紧紧贴在身上;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积雪,挑土,推车,挥汗如雨,气喘吁吁。劳累一点也征服不了她。只要她在,就可以听到银铃似的笑声、欢乐的歌声。
  前年初中毕业后,她响应党的号召,回村参加了农业生产。
  红英一回到家,立刻要求学农活,爹爹教她拿虫、除草、锄地。一天,她忽然要学犁地。
  叔叔大爷们都很惊讶。

山村新人 作者简介

胡天培,1940年生,河南沈丘人。1961年10月因病退学,后到北京南郊农场当工人,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1980年后从事教育工作。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山村新人》、《重逢》,长篇传记文学《国共密使》及短篇小说、散文百余篇。

商品评论(6条)
  • 主题:现代长篇小说藏本

    集齐这套书

    2019/4/9 18:01:17
    读者:LYY***(购买过本书)
  • 主题:红色经典小说

    十七年时期是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极一时之盛。这些作品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2016/5/9 17:16:02
    读者:578***(购买过本书)
  • 主题:以前人写得还是很朴实

    以前人写得还是很朴实

    2016/4/26 8:01:46
    读者:sxw***(购买过本书)
  • 主题:因为认识作者才买的

    因为认识作者才买的

    2015/4/30 14:28:51
    读者:ygq***(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之一

    小说反映的是合作化运动时期的事,总让人想去了解了解。

    2013/10/10 21:21:44
    读者:wuh***(购买过本书)
  • 主题:评《山村新人》

    书拿到后,隔了很久才看,发现有一页竟缺了一角。再找网站交涉,终因时间太久而无法退换,提醒广大书友货到手后一定要仔细查验,早日发现问题,以便在有效的时间内退换。

    2010/12/7 12:28:16
    读者:196***(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