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者节开场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福建稻作研究与实践

福建稻作研究与实践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808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66.0(5.5折) 定价  ¥1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福建稻作研究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2331303
  • 条形码:9787802331303 ; 978-7-80233-130-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福建稻作研究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福建稻作研究与实践”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福建水稻生产与研究概况、有关植物学性状的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品种更迭与育成品种、优质糯稻品种选育、三系杂交水稻研究、发展再生稻、两系杂交稻研究、优质稻研究等内容。

福建稻作研究与实践 目录

前言
**章 福建水稻生产与研究概况
**节 福建的气候
第二节 福建水稻种植区划
第三节 福建水稻生产的发展
第四节 水稻研究与推广机构
第五节 水稻研究成果
第二章 水稻基础研究
**节 有关植物学性状的研究
第二节 有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第三节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第四节 库源关系研究
第五节 水稻生育阶段酶系统分析
第六节 水稻多胚苗研究
第七节 新株型水稻研究
第八节 超高产水稻研究
第三章 栽培技术研究
**节 水稻育秧的研究与发展
第二节 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第三节 抛秧栽培研究
第四节 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第五节 直播栽培
第六节 水稻种衣剂研究
第七节 稻田杂草与防治
第八节 灾害的发生与预防研究
第九节 机械化栽培研究
第四章 水稻育种
**节 水稻育种发展战略
第二节 水稻品种资源研究
第三节 品种更迭与育成品种
第四节 超级稻育种
第五节 育种技术
第六节 抗瘟育种
第七节 辐射育种
第八节 优质糯稻品种选育
第九节 籼粳交研究
第十节 水稻品种的广亲和性研究
第十一节 常规品种选育
第五章 三系杂交水稻研究
**节 杂交水稻高产基础研究
第二节 三系杂交水稻遗传分析
第三节 不育系研究
第四节 不育系选育
第五节 恢复系研究与选育
第六节 三系杂交稻制种技术
第七节 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研究
第六章 发展再生稻
**节 福建再生稻发展与研究
第二节 再生稻的立地条件
第三节 再生稻的成穗规律
第四节 再生稻的生育特性
第五节 影响再生稻产量的因素
第六节 再生稻优良组合的选用
第七节 再生稻的栽培技术研究
第八节 再生稻抛秧栽培研究
第九节 再生稻的超高产栽培
第七章 两系杂交稻研究
**节 发展两系杂交稻
第二节 两系杂交稻的遗传基础研究
第三节 不育系选育与研究
第四节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研究
第五节 两系组合特性与栽培
第六节 两系杂交稻的制种技术
第八章 优质稻研究
**节 福建优质稻概述
第二节 早籼稻米品质分析
第三节 环境等生态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第四节 稻米品质遗传研究
第五节 精品米产业化开发
第九章 稻田建设与种植制度研究
**节 福建稻田土壤
第二节 红壤稻田土壤肥力研究
第三节 中低产田改造
第四节 稻田生态研究
第五节 种植制度研究
第十章 水稻营养与施肥研究
**节 水稻营养诊断
第二节 稻田肥力与施肥
第三节 土壤识别与配方施肥
第四节 水稻土施钾研究
第五节 微肥的应用研究
第六节 肥料研究
第七节 生长调节 剂及菌肥等应用研究
第十一章 生物技术在水稻上应用研究
**节 福建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概况
第二节 花药培养研究
第三节 水稻种胚离体培养研究
第四节 孤雌生殖与子房培养
第五节 突变体离体筛选研究
第六节 体细胞与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第七节 DNA导人与农杆菌介导研究
第八节 水稻根部接种根瘤菌研究
第十二章 水稻病害研究
**节 稻瘟病
第二节 白叶枯病
第三节 纹枯病
第四节 细菌性条斑病
第五节 条纹叶枯病
第六节 其他病毒病研究
第七节 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第八节 秧苗病害的防治
第十三章 水稻虫害研究
**节 螟虫的防治
第二节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第三节 稻瘿蚊的防治
第四节 稻飞虱的防治
第五节 稻粉虱的防治
第六节 稻秆潜蝇的防治
第七节 水稻潜根线虫的防治
第八节 稻田害虫天敌研究
第九节 水稻品种的抗虫性研究
第十节 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研究
第十四章 旱种稻研究
**节 福建省发展旱稻的必要性
第二节 旱稻品种的筛选
第三节 旱种稻栽培技术
展开全部

福建稻作研究与实践 节选

**章 福建水稻生产与研究概况
**节 福建的气候
  一、福建的气候特点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3’~28。19’,东经116。~120。,面对祖国宝岛台湾省。福建倚山傍海,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的冷暖干湿直接受季风所控制。加上闽西和闽中两大山带平行斜贯全境,因此表现出:冬冷夏热、冬干夏湿,冬季多偏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等特点。年平均气温从北到南为14.6~21.3。C,年平均温差较小,一般为4.1-11.7℃。无霜期长达230~365d。年降水量自东南至西北一般在1 000—2 200ram。
  二、一年四季的天气特点
  根据自然天气特点,鹿世瑾在《福建的气候》一书中,把3—6月划为春季,7—9月为夏季,10~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各季的天气特点是:
(1)春季是多雨季节,包括3—4月的春雨期和5~6月的梅雨期,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雨量的一半以上。
(2)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以晴热干旱为主。但夏季又是多台风季节,平均每年登陆或受外围影响的台风有5~6次。台风常带来暴雨,造成河水泛滥、山洪暴发、农田受淹等灾害。
(3)秋季是夏转冬的过渡时期,福建较短。但此时副热带高压已退居南海,冷空气又尚未到来,表现出天高气爽。
(4)冬季每年都要受几次强冷空气或寒潮的侵袭,天气多寒冷,尤其山区常出现霜冻。
三、福建的气候资源
福建夏长冬短,气候温暖,季风盛行,太阳辐射充足,地形气候显著,热量资源、光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多样,为福建水稻生产提供富足的气候资源。
(一)热量
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4.6~21.3。C,*热42。C,*冷-9.6。C。1月份平均气温6~114。C,7月份平均27—29。C。全省大部分地区≥10。C的积温为5 500—7 650。C,天数有251—356d。积温和天数为闽南多于闽西北,闽南≥10℃的积温为7 300~7 600℃,闽中为6 000,6 500。C,鹫峰山区为4 500。C。但由于海拔和地形的影响,在垂直方向上,热量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南部海拔500~700m,中部海拔400~600m,北部海拔300~500m为单双季稻混作区,1年2熟。由此往下为双季稻区,1年3熟。由此往上为单季稻区,1年1~2熟。
(二)光照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