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2007-咬文嚼字-(合订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7402503
- 条形码:9787807402503 ; 978-7-80740-250-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07-咬文嚼字-(合订本) 节选
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代 序)
郝铭鉴
《咬文嚼字》创办于1995年1月。自创刊号起一直是32
开,48面,每月出版一期。这是一份典型的资历浅薄、形态简陋
的小刊物。在刊物的茫茫林海中,这样的小刊物怎样谋求自身
的发展呢?回首十三年的办刊历程,我们的体会是,人是要有一
点精神的,同样,刊物也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刊物要有定力,不能东张西望。正如“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样,《咬文嚼字》也是应运而生,应时而
编。针对社会语文生活的混乱状况,《咬文嚼字》的办刊宗旨是:
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
《咬文嚼字》的读者对象原定五种人:编辑、记者、校对、节目主
持人、广告制作人;后来根据有关领导部门的指示,又增加了两
种人:中学语文教师和文秘人员。这七种人构成了社会语文生
活的主体。根据读者对象的特点,《咬文嚼字》强调的是内容的
针对性、知识的实用性和文风的朴实性。这就是《咬文嚼字》的
定位。
《咬文嚼字》问世以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时的国
家语委主任、现在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曾在给编辑
部的信中,称赞《咬文嚼字》“言之有物”,“形式活泼”,“办法新
颖”,并在一次会议上赞扬《咬文嚼字》是“小刊物,大眼光;小文
章,大手笔;小角度,大视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注视着
《咬文嚼字》的每一步发展,他曾公开表示:“办一个刊物,专门
纠正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毛病,这是我多年的希望。《咬文嚼字》
就正是我想象中的那样一本刊物。”上海的老市长汪道涵先生
曾在住院期间接见本刊编辑,对《咬文嚼字》作了充分的肯定:
“你们纠正的是一字一词的错误,实际上是在维护中华文化的
大厦。”
然而,《咬文嚼字》的定位也一直受到有意无意的质疑和干
扰。有人认为刊物的学术含量不足,大量做的是语文教师的评
改工作,就字词论字词,而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乏学科的系
统性。他们建议增加语言的基础研究和汉字的文化探索,增强
刊物的理论色彩。
也有人认为《咬文嚼字》的市场意识不强,没有抓住学生这
一*庞大的读者群体,文字虽然浅显但并没有考虑学生口味。
他们建议应和教学同步,大量增加教学辅导的内容,还可以刊
登学生作文。有些校氏明确表示,如果刊物调整定位的话,他们
可以组织学生订阅。 。
这使我们想到了电影《少林寺》中的一个镜头,面对外界的
诱惑,师父问徒弟:“汝心能持否?”持,是人的定力的表现。对于
一个刊物来说,定力意味着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值得庆幸
的是,办刊十三年来,在刊物定位方面,《咬文嚼字》从来没有发
生过动摇。刊物编辑部的年轻人都是语言学科班出身,学术对
他们有强大的感召力,但他们不愿意走进象牙之塔,脱离社会
语文生活搞纯学术研究;他们也不愿意为了增加印数,增加经
济效益,放弃自己的文化追求,让《咬文嚼字》变成教辅刊物。如
果说语言是片森林,在我们心中,《咬文嚼字》就该是啄木鸟;如
果说语言是条大河,《咬文嚼字》就该是护堤人;如果说语言是
座高山,《咬文嚼字》就该是山上的一块生意盎然的植被。我们
坚持自己的定位,是因为愿意自觉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
第二,刊物要有勇气,不能瞻前顾后。《咬文嚼字》不同于一
般刊物,它具有鲜明的批评性。本刊曾拟过一条广告语:“咬书
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
它强调的便是刊物的批评特质。今天,咬文嚼字已不仅是语文
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文化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咬
文嚼字,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维护汉语的文化品质。而
真正的文化批评,没有勇气是不行的。《咬文嚼字》的勇气主要
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挑战名家的勇气。名家,是社会的文化形象,他们为
万众所瞩目,具有特殊的影响力,而中国社会历来有为尊者讳
的传统。要不要点名批评,能不能批评名家,本刊在创办之初,
曾为这些问题困扰不已,特地请教过吕叔湘先生。吕先生说:
“我在生病,医生让我打针吃药,我能把医生当敌人吗?”这句话
大大鼓舞了我们的士气。本刊创刊号上,便刊出了批评华君武
先生漫画中的错字的文章,华老非但不以为忤,还写信给我们
说“老漫画作者写错字与庶民同罪,不必客气”。他“不想做死不
悔改的错字派”。2000年我们又“咬”了以王蒙为代表的十二位
作家,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少作家都公开表态:“只
要有利于语文规范化,甘愿做《咬文嚼字》的靶子。”后来我们曾
由此形成了“三抓”的选题方针:抓龙头单位,抓公众人物,抓典
型差错。
其次是干预生活的勇气。我们承认《咬文嚼字》是一个小刊
物,但我们从来不因刊小而自惭形秽,相反,总是抓住一切机
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推动语文生活的健康发展。所谓干预生
活,便是积极地影响生活,引导生活。具体做法有三点:一是组
织大型的查错活动,自1995年创刊以来,几乎每年一次。如
2004年的“给城市洗把脸”,得到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十
二座城市的支持,有些市长亲自过问这项工作。前不久编辑部
有人重游故宫,看至本刊指出的差错已经得到纠正,大家都为
自己在净化语文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而感到高兴。二是开展
出版物检测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检测过的图书不少于
3000种,期刊不少于1000种,报纸不少于100种。在大量检测
数据的基础上,本刊在庆祝创刊十周年的时候,公布了《当代汉
语出版物中*常见的100个别字》,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不少新闻出版单位都把它作为重要的业务学习材料。三是开办
咬文嚼字讲习所,培养咬文嚼字骨干,壮大咬文嚼字队伍。现已
举办了三期,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评价。
再次是学术攻关的勇气。在语文运用中,经常有一些难题,
让人举棋不定。“唯一”还是“惟一”?“想象”还是“想像”?“1990
年代”的说法行吗?丛书名用书名号还是引号?……这些问题工
具书上查不到答案,专家们又说法不一,成了文字运用中的拦
路虎。本刊为此特开辟《百家会诊》专栏,请各路高手集体攻关,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比如“唯一”还是“惟一”,在讨论中梳理了
两千多年来“唯”“惟”的使用情况,*后得出结论:“唯一”更符
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这一结论现已为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所
认同。
第三,刊物要有智慧,不能平铺直叙。《咬文嚼字》创刊时,
全国已有8000多种刊物,要在其中争得一席之地,其难度是可
想而知的。一个刊物要打开局面,可以投入资金作广告宣传,也
可以依靠相关部门协助作行政推广,但事实证明,*可靠的还
是充分发挥编辑的创造力。编辑的智慧是*大的财富。一个刊
物要能持续性地发展,没有编辑智慧是难以想象的。
《咬文嚼字》的编辑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打破思维惯性,出奇制胜。比如创刊前夕,全国征订,
结果十分可怜:上海报数55册,全国总共不过500册。我们冒
险印了2万册。怎么推销呢?后来想到了一个“向我开炮”的点
子,号召读者向即将㈩版的《咬文嚼字》“开炮”,查出一处差错
奖励1000元。这是一条富有新闻价值的材料,一下子吸引了
媒体的关注,成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文化新闻。创刊号2万册全
部售罄,还先后重印了两次。刊物单行本重印,这在当时也是
十分罕见的。 ,
二日突破自身局限,借船出海。《咬文Ⅱ爵字》毕竟是小刊
物,其影响力还是有限的。怎样让我们组织的查错活动,取得
*大的社会反响呢?我们的做法是借助强势媒体发力。比如
1995年组织的“三报一刊有奖竞查”,由于解放日报、文汇报、
新民晚报配合宣传,在社会上造成了强大的声势,以至到了查
错那天,出现了一报难求的局面。2006年组织读者查“春晚”
差错,更是一呼百应,查者云集。央视的巨大影响力,“春晚”的
巨大吸引力,为这一活动集聚了空前的人气。当查错结果公布
时,全国媒体都争相刊载。
三日捕捉社会热点,趁热打铁。《咬文嚼字》并非新闻类刊
物,但适当沾上一点新闻色彩,往往会使刊物更富有活力和灵
气。比如当“PK”“忽悠”这类新词新语流行时,我们会及时组织
专家开展研究,告诉读者这些词语的来龙去脉。当“七月流火”
“愿景”“超女”这类词语成为新闻话题时,本刊也会发表相关
文章参与讨论,让读者从语言角度开展思考。这种趁热打铁的
做法,提高了刊物介人社会生活的程度,也进一步缩短了和读
者的距离。
四日善于点铁成金,别开生面。比如有一篇稿子,是批评赵
忠祥的。赵忠祥说小鸽子刚孵化出来,如果吃不到“鸽乳”就会
饿死。批评者认为鸽子不是哺乳动物,何来“乳汁”一说?本刊编
辑觉得言之有理,决定采用。后来又听人说确有“鸽乳”,编辑为
慎重起见,把稿子撤了下来。经过再三查阅资料,*后向信鸽协
会求教,才知道小鸽子刚孵出时,大鸽子的嘴里会分泌出白色
的浆汁,养鸽人习惯称之为“鸽乳”。由此可见,批评稿只知其
一,不知其二,不能采用。如此处理,当然不错,但只是属于常规
思路。本刊编辑部觉得批评稿写得不错,不用可惜,而“鸽乳”一
般读者并不知情,也有介绍一下的必要,于是别出心裁,另设f
一个栏目《撤稿札记》,既刊出了批评稿,又刊出了“批评”不能
成立的“调查纪实”。稿件刊出以后,读者称赞有耳目一新之感。
第四,刊物要有激情,不能敷衍塞责。一个刊物在刚创办
时,往往会热情如火,虎虎有生气;几年以后,便会渐露颓色,疲
于奔命。所以前辈出版家说过,办刊物往往开始时是人办刊物,
到后来便是刊物办人,捉襟见肘,得过且过。我们要求编辑部同
仁要始终保持激情洋溢的精神状态。
首先是对母语要充满热情。《咬文嚼字》编辑部的成员,不
但应该是语文法规的坚定的执行者、热情的宣传者,还应该是
一个执着的研究者,要从学术层面对语文法规的完善和科学,
尽到一个语文工作者的责任。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社会语文生
活的发展和变化,及时捕捉值得在刊物上谈论的语言现象。
其次要对《咬文嚼字》刊物充满热情。为了保证刊物的质
量,编辑部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比如,每采用一篇稿子,至少
要查阅三部工具书;每一期校样,至少要有十个校次;每一期成
品,至少要有五人重新审读。2002年7月,本刊曾出过一次技
术事故,电脑莫名其妙地删去了六篇文章的**行文字。当我
们发现这一情况时,刊物已经全部发出。为了维护刊物的形象,
我们没有采取下期更正的常规做法,而是毅然决定这期刊物全
部重印。这一处理虽然蒙受了经济损失,却赢得了读者信任。读
者在来信中说:“为漏印六行字而重印整本刊物,这种舍财取
信、视读者为上帝、视质量为生命的大义之举,在读者心中树立
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另外还要对读者充满热情。《咬文嚼字》能有今天的成绩,
和读者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咬文嚼字》的读者是极其认真的读
者,极其可爱的读者。我们曾经说过,本刊至少有十万名义务校
对,刊物上一个标点的失误,都会有几百位读者来信。刊物上说
迫击炮是“轻武器”,部队的读者立即来信告诉我们,迫击炮有
160毫米、120毫米、82毫米、60毫米四种,除了60毫米一个人
可以背着走外,其他的都不是轻武器,160炮竖起来有两层楼
高呢。刊物上说圣马力诺是“教皇国”,熟悉欧洲史的读者立即
告诉我们,圣马力诺早在公元1263年便制定了共和法规,它是
欧洲*古老的共和国。为了回报读者,我们提出了“全方位扫
描,零距离贴近,无障碍阅读”的编辑方针,并建立了读者俱乐
部,开通了热线电话。我们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了*大
的快乐。
有读者曾通过“热线电话”问:国民党以“焦土抗战”为名点
燃的长沙大火,为什么又名“文夕大火”?接听电话的同志遍查
资料,没有找到答案,*后向湖南省方志办公室、湖南省图书馆
求援,才算揭开谜底。原来这是“韵目代日”的产物。“长沙大火”
发生在1938年11月12日,12日这天的韵目是“文”字,大火
是在晚上点燃的,故称为“文夕大火”。当我们把查得的结果告
诉读者时,那位先生非常激动地说:“想不到长期没解决的问
题,《咬文嚼字》这么快就给了我答案。”“热线电话”沟通了我们
和读者的感情。
*后,再讲一个读者故事。2002年5月,电子信箱里收到
一封邮件,是广西北海一位读者发来的。他说当年自己是上海
的支边青年,现在已经退体。在他的书架上立着1995年到
2000年六本《咬文嚼字》合订本。这都是他年过八旬的父亲在
上海买了寄给他的。去年刚寄书不久,父亲便过世了。今年只能
让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接手买合订本。她老人家不知《咬文嚼字》
为何物,为了儿子,从静安寺一直走到原新华电影院,才算买到
一本。读了这个故事,编辑部同志都很感动。试想一下,一个七
十多岁的老人,为了一本自己不知为何物的《咬文嚼字》,一连
走了几站路,问遍一个个书摊,一家家书店,这是多么感人的
场面啊!想到这位老太太,我们怎能不兢兢业业地编好自己的
刊物呢?
(原文发表于《传媒》杂志2007年第l期)
琼瑶误说科举
近读台湾作家琼瑶的中篇小
说《禁门》,发现有一处关于明清科
举制度的说法明显不当,特提出来
探讨。
他(指白元凯)呢?十六岁就中
了乡试,成为秀才,只等大[匕之年,
赴省会去参加省试。(长江文艺出
版社《琼瑶全集·白狐》第256页)
琼瑶在小说中说白元凯在“中
了乡试”以后才“成为秀才”,显然
讲错了。按明清科举制度,先要通
过地方县、府两级的童试,成为童
生后,再参加学院举行的院试。院
试由学政主持,录取者即为生员,
通称秀才。然后才得参加高一级的
乡试。秀才能否取得参加乡试的资
格,还要看他在科试(院试的一级)
中成绩是不是达到优等。
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主要在
省城的贡院举行,由中央派来的
正、副主考官主持,每三年一次,此
年即称“大比之年”。乡试考中者称
为举人,**名称解元。
明清时所有举人均可去京城
参加会试,会试逢丑、辰、未、戌年
举行。会试取中者为中式进士,第
一名称会元。会试后所有中式进士
均参加殿试,殿试后只按成绩排列
等级、名次,不再有落榜者。成绩
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只有三
人,称进士及第。**名称状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
甲若干人,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
人,称同进士出身。在清代,会试
每科录取人数并不固定,大约在
100~300名不等。*多的一次是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共录取
406名。
另外,琼瑶在上述小说中把在
省会举行的考试称为省试也是错
误的,应称乡试。省试一词是唐宋
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
(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礼部主
试的考试名称,通称省试或礼部
试。唐宋的省试相当于明清时在京
城举行的会试。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谁说的?
2007年1月2日《羊城晚报》
曾二刊《京、沪、穗,哪个城市“居更
易”》一文,其中说:“当年白居易
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如今,北
京、上海、广州,哪个城市‘居不
易’?哪个城市*好过口子?”白居
易真说过这话吗7
. 据宋人尤袤所著《全唐诗话》
记载:白易二十岁以前,曾以诗
文拜谒顾况,况睹姓名,开玩笑说: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意思是:京
城长安米很贵,居住很不容易~等
他打开白居易的诗卷,读过《赋得
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 尽,春风
吹义生”两句诗后,深右感慨,说
道:“我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前言戏之耳,”
可见“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之
沂,系顾况所言,非白居易所说。顾
况,唐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字
逋翁。历任江南判官、秘书郎、著作
佐郎。顾况善诗,于山水画,是当时
的文坛权威。而当时白居易则是名
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顾况见这
位年轻人名叫“居易”.便随口说了
[画的话。如他所说是“戏之耳”。
《旧唐书·白居易传》中亦有白居易
以诗文进见顾况之记载.
“悠然见南山”的“南山"
《新n三晚报》“人与自然”版曾
刊载长篇通讯《鼎力整治大气污染
成绩斐然,四安重现陶渊明干古诗
景》,义中引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并解释
说:“南山即今西安南门外20多公
里处的终南山。过去西安人一年之
中难得有几天开门见山,现在终于
又能经常见到南山了?”陶渊明诗
中的“南山”真的是指“终南IlJ”吗?
熟悉文学史的人都知道,陶渊
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
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
江西南)人。陶渊明做过江州祭酒、
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小官,后来归
隐。一生踪迹大都在今江西、江苏、
两湖一带,隐居地先后在浔阳柴桑
的上京里、闶田居、南里。他在公元
403年39岁时写了《饮酒》诗20
首,其中第5首(“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出自其中)是在上京里
(今江西九江市郊)写的。因此,“悠
然见南山”中的“南山”应该在江西
九江某处.而不可能在四安附近!
试想:当时南北对峙,战祸频仍,司
马氏的东晋偏居长江以南,北方由
拓跋氏的北魏等少数民族政权统
治,东晋的陶渊明怎么会穿越战火.
千里迢迢跑到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
陕西秦岭终南山去隐居、作诗呢?
从《辞海》中可以看出,古代的
“南山”所指颇多,可指西安市南面
的终南山,还可指昆仑山、祁连山
等,但这些都不是陶渊明诗中的
“南山”。陶诗中的“南山”无疑在其
隐居之地。究竟是什么山呢?朱东
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注释
是:“南山,指庐山。.”也有人认为
“南山”泛指“南面的山”,并非哪座
山的专名?《辞源》“南山”词条的第
三义项为:“泛指住地南画的山”,
并举陶渊明《饮酒》诗中的这两句
诗为例。不管怎么说,陶诗中的”南
山”,绝对不会是“终南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山海经
山海经
¥22.4¥68.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3¥42.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7.5¥49.8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6.5¥45.8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9.2¥24.0
-
字海探源
¥25¥78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8.3¥15 -
文言津逮
¥10.2¥28 -
那时的大学
¥12¥28 -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19.6¥58 -
2020年《咬文嚼字》合订本
¥2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