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

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蔡翔 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5.8(6.8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811270839
  • 条形码:9787811270839 ; 978-7-81127-08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 内容简介

大学出版近年来飞速发展,与地方社和中央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大学社的发展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地方社和中央社有共性,也有差异。大学社该如何解决目前的问题?该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该如何整合自己的资源,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书以发展战略为视角,在对我国大学出版进行现状描述、发展环境分析、目标价值确定的基础上,对大学出版的战略模式选择、具体战略构想等做出了全面的探索。这是国内**本研究大学出版的专著,且为作者的博士论文,具有极高的理论探索价值及实践意义。本书读者对象广泛,既包括媒体研究人员,也包括广大出版工作者和大中专院校传媒专业学生。

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 目录

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为《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序 柳斌杰
绪 论
 一 题目界定
 二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大学出版面临的问题
  选题的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状况
  国内研究状况
  基本述评
 四 主要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及总体构思
  战略与战略分析
  主要研究方法
  总体构思
第1章 大学出版的体制特征与经济特征
 一 体制特征
  在阶段性的成长与发展中,管理逐步放松,市场化进程加快
  体制僵化,管理落后
  自身定位模糊
 二经济特征
  实力增强,规模扩大,成为中国出版业的重要力量
  发展不平衡,“马太效应”明显
  产品结构单一
  市场化程度不高
第2章 大学出版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逻辑
  制度变迁理论及中国制度变迁的特征
  体制转型与政府、市场之博弈长期并存
  观念的更新推动文化转型与文化管制长期并存
 二 新时期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与变革
  呈阶段性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
  出版体制改革逐步延伸
  当前中国出版面临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
 三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类教材不断更新
  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给大学出版带来负面影响
 四 新技术给出版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新技术对传统出版各领域的影响
  技术沿革与出版发展
  大学出版在新技术冲击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3章 大学出版的目标和价值观
 一 现代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的变迁
  博弈论的回归
 二 现代出版的价值观
  现代企业价值观是现代出版的基本价值观
  出版精神是现代出版的核心价值观
 三 大学出版的目标和价值观
  大学出版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出版价值观还应内含大学精神
  大学出版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大学出版必须以服务大学、繁荣学术、弘扬大学精神为目标
第4章 当前大学出版的发展方向及模式选择
 一 转制,必然的选择
  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力驱动
  高校产业政策的必然走向
  大学出版转制具备后发优势
 二 分类指导与自身促进
  大学出版转制应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过渡阶段的主动性
 三 基于教育的专业出版之路
  大学出版适于选取专业化发展模式
  大学出版专业化之路必须基于教育
  走基于教育的专业出版之路
第5章 大学出版的资源战略
 一 选题资源战略
  图书产品开发的内涵
  大学出版选题资源的特点
  大学出版选题规划战略
 二 品牌资源战略
  什么是品牌
  出版品牌的内涵及大学出版品牌的特殊性
  大学出版的品牌经营战略
 三 人才资源战略
  人才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出版人才的重要性及大学出版人才资源的特殊性
  大学出版的人才资源战略
 四 信息资源战略
  信息及信息资源的内涵
  出版信息化的内涵及大学出版信息化的优势
  大学出版的信息资源战略
第6章 大学出版的基本竞争战略
 一 基于专业出版的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的内涵
  出版成本管理的特点
  大学出版的成本特殊性
  大学出版如何构建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
 二 基于差异化的创新战略
  差异化与创新
  创新是永续经营的关键
  大学出版的创新战略
 三 信息时代大学出版的目标集中战略与长尾理论模式
  目标集中战略的内涵与意义
  大学出版产品结构的特点
  大学出版的目标集中战略
  长尾理论下的大学出版营销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 节选

第1章 大学出版的体制特征与经济特征
按照本文绪论所列的考察标准,截至2007年6月,全国共有102家大学出版社,占全国578家出版社的17.6%。其中,从出版社类别来看,综合类大学出版社30家,理工类大学出版社42家,文科类大学出版社l9家,师范类大学出版社11家;从隶属关系看,教育部主管的大学出版社有61家,其他部委主管的有12家,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有29家;从载体出版权来看,拥有图书和音像出版权的有34家,拥有图书和电子出版物出版权的有34家,同时拥有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出版权的有22家,同时拥有图书、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权的有3家。
大学出版社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北京、上海两地的大学社占全部大学社数量的36.3%。其中北京市25家,占全部大学社数量的24.5%,上海市12家,占全部大学社数量的11.8%;江苏省7家,占全部大学社数量的6.9%;辽宁、陕西省各6家,占全部大学社数量的5.9%;湖北省5家,占全部大学社数量的4.9%;其他各省都在5家以下,其中河北、内蒙古、福建、广西、云南、甘肃、新疆、贵州仅为1家。
我国大学出版社作为一个特殊的出版群体,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建社初期的举步维艰发展到今天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地域布局较为广泛,具有编、印、发、研、培训较为完整生产链的出版体系。
一、体制特征
  在阶段性的成长与发展中,管理逐步放松,市场化进程加快
我国的大学出版活动*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9年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设立编书处,标志着中国大学出版的诞生。20世纪初,中国许多大学里的书刊出版任务,包括教材和学术著作的出版有两种情况:一是教师同仁自由出版;二是学校建立一个“出版委员会”之类的编印机构,随时根据教学和学术的需要负责出版工作。“出版委员会”并非独立的校办企业,也尚未形成常设的大学出版实体。中国大学出版真正在出版界具有影响力是在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之后,其余的大学出版社基本上都相继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屈指算来,我国的大学出版社真正的发展历程只有二十多年。然而,就是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间,我国大学出版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

蔡翔,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编辑出版研究中心主任。 1990年起任职于中国卓越出版公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做大众出版。1995年起任职于华夏出版社,做教育出版。2001年起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从事专业出版以及出版学的教学与研究。 出版著作多部,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多篇。获1996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07年“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论文奖”。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为《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