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图书馆知识资本概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65690
- 条形码:9787500465690 ; 978-7-5004-6569-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图书馆知识资本概论 目录
序二
前言
**章 无形资产
第二章 社会无形资产
第三章 图书馆无形资产
第四章 图书馆知识资本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
第六章 图书馆知识管理
第七章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第八章 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
第九章 图书馆立法基础与理念
第十章 图书馆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跋
图书馆知识资本概论 节选
nbsp; 一
前不久赣南师范学院毛赣鸣同志寄来他编著的大作《图书馆知识资
本概论》,并嘱我写一序言。我让他另请高人,但他仍属意我这个老翁,
盛情难却,只好为之。
说实话,我对图书馆无形资产、图书馆知识资本之类从未进行过研
究,也缺乏兴趣(可能出于太“实际”)。因此,对毛赣鸣的研究成果
是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看待的。在我任《图书情报工作》主编时就曾
拜读过他的一些论文,如“图书馆无形资产特征述略”(《图书情报工
作》2000年第5期)、“图书馆立法基础与理念”(《图书情报工作》
2004年第3期)等,并浏览过他在《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资料工
作》、《情报科学》、《图书馆论坛》等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发现其共同
的特点是力求在创新上下工夫,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后来又有幸读了
他的论著《图书馆无形资产引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现今
这本《图书馆知识资本概论》显然是在《图书馆无形资产引论》基础
上形成的,并有了明显的提高。
乍看此书觉得涉及的范围过于宽泛,经看作者的前言和介绍才感到
它还是有主旨、有中心,内容之间还是有内在联系的。它试图有效地揭
示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无形资产机构的价值,图书馆知识价值的转移和
知识资本的运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在
这个过程中涉及多少理论问题,多少实践问题,多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
问题啊!这种探索是艰难的,每前进一步都十分不易,因此他的努力是
可贵的。
不必讳言,此书带有较强的个性化色彩,使人多少有些生僻之感,
读懂贯通并非易事,但这不应影响它在学术上的价值和新鲜感。相信界
内学人会给予关注的。同时也相信,赣鸣同志以其积极向前的进取精神
和勤奋努力的实干精神,定会不断有新成果问世。
(孟广均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三届成员,中国科学院文献
情报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情报工作》主编。)
前 言
网络化、数字化、无形化已成为当代图书馆发展的主要趋势,要正确
理解当代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就不仅要关注图书馆基础理论的研
究,而且要分析其他各相关学科理论和实践对图书馆的影响。知识资本理
论就是值得图书馆界关注的一种理论和实践,运用知识资本理论分析图书
馆知识资本结构要素,探讨“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机制——图书馆知识资
本运营机制”这一课题,会有助于图书馆基础理论的研究。故本书对此
展开各项相关研究,以俟来者。
知识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亦可译成智力资本,即通过创新思
维产生的知识价值,是一种动态的无形资产。知识资本概念相对于无形资
产和知识产权来说,是一种较新的提法,但也早在1969年由加尔布雷思
(J.K.Galbrainth)提出,在他看来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是一
种动态资本。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本的内涵被深入发掘并逐渐形
成了知识资本理论,如果追根寻源,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研究的历史演
绎,都可视为知识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
知识资本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是经济学和管理
学在知识经济“热点”上交叉的产物,重点关注企业的增长方式及其与
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埃德文森、沙利文、斯图尔特、斯
维比、格雷厄姆、文森特、布鲁金等人。②知识资本概念的提出及其有关
理论的形成起源于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知识及
知识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知识(创新知识)的作用的变化,企业
中*重要的资本将不再是传统的物质资本,而是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强调
知识是资本的重要构成,对知识的有效管理能够促成企业组织知识的增
值,进而促成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值,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企业
利润的持续增长。
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是知识资本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一般认为,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结构性资本等要素,但对知
识资本的不同要素及其内涵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也正因为这样,使知识资
本理论在面对各类经济和管理问题时,充满了活力,产生了各种代表性人
物及其观点,诸如斯图尔特的知识资本“H—s—C”结构;斯维比的
“E—I—E”结构;以及埃德文森一沙利文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未编
码知识)+结构资本(已编码知识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布鲁金的企业=
有形资产+知识资本;这些都是较著名的论断。
研究知识资本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企业知识资本的管理。知识
资本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以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为前提或出发点
(即“以人为本”),以结构性资本为保障和支持,促成个人的知识生产和
创新,鼓励将个人未编码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编码知识(即知识资产),
并对其中重要的知识资产实行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在开发
这类知识时得到足够的收益,以保护它们创新的积极性。西方学者在各自
的知识资本理论框架下,提出了知识资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如埃德文森和
沙利文认为:知识资本的管理包括:①促成企业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
②促使结构性经营资本与创新相结合,让创新活动商品化并走向市场;
③提高企业利用和增值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的能力。斯图尔特则认为企业
对知识资本的管理将是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顾客资本三个
环节上。
知识资本理论有效地扩充了传统资本概念的内涵,并将企业的基本活
动整合在知识资本的运动中,在知识资本理论中,企业的目标是知识资本
的积累、增值和实现,是知识资本的运营。知识资本概念拓展了物质资本
与非物质资本的概念,揭示了企业和其他组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即以员
工和组织的技能和知识为基础的资产,这就为企业的经营指出了正确的
方向。
知识资本管理与知识管理在概念上并无严格的界限和区分,只不过知
识管理概念是一个在各界使用得更加广泛的概念而已,且尚无统一的定
义。从知识管理的一般定义来看,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它是
倡导运用集体智慧对组织的知识及知识的作用进行管理,以提高组织的应
变和创新能力的活动。通俗地说,在企业,知识管理就是从自己拥有的创
新成果取得*大化的利益,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他人的发明中充分受
益的管理。①在知识资本理论框架下,知识管理的具体内容是丰富多彩
的,这也为该理论向其他各界的渗透提供了基础。
如何将知识资本理论运用到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中,是“图书馆的
知识转移机制研究——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机制研究”课题的难点和
重点。
由于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活动和动态的无形资产,要探寻图书馆的
知识资本内涵,就必须找出图书馆与知识相关联的一系列人的活动及其与
资本、价值相关联的要素,尤其是无形资产要素,并分析这些要素的特
点。因此,以无形资产为切人点来研究图书馆知识资本是必要的,且知识
资本理论本身就与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研究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这与主
题研究是一致的。
无形资产是与有形资产相对而言的经济学概念。目前世界尚无统一定
义,但一般认为,无形资产是一定主体拥有或控制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
值,但不具备实物形态的独占经济资源和专有权利,如:专利权、商标
权、版权、租赁权、特许经营权、专有技术、商业秘密、经营诀窍、开办
费、商誉等,这些无形独占资源和专有权利与企业或实体的整体利益相关
并能长期发挥效益,其价值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转移到产品的价值和实体的
收益上。②
知识产权则是享有特殊的法律确认和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由于知识
产权具有明显的无形资产存在形式和经济价值属性,因而所有的知识产权
都是无形资产。但并非所有的无形资产都具有知识产权的属性。①
图书馆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经分析,图书馆无形资产要素
主要包括:图书馆特许经营权、图书馆知识产权、图书馆网络使用权、图
书馆信息资源专有权、开办费、馆誉、集合服务力、集合创新力、集合管
理力等要素,这些图书馆无形资产要素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通过图书馆无
形资产评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借鉴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成本法、收
益法、市场法等方法进行评估分析。图书馆无形资产要素分析与评估,是
本课题的一项开拓性研究,已包容了传统的图书馆评估指标,并侧重和加
强了软指标评估分析的力度。
社会无形资产(socio—intangihle Assets)概念的提出及其与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关系的研究,已触及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是本课题
的重要特色和主题研究内容之一,贯穿全书。社会无形资产概念是无形资
产和知识产权概念的延伸,是相对于无形资产通常指称的“专有权利”
而存在的,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非物质形态的“公有权利”,无形的
公有权利是社会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相区别的本质属性。
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依据一定的条件会向社会无形资产转移。就
公有领域与专有领域的相对性来看,无形资产是形成和发展社会无形资产
的特殊阶段,受专有权法律保护,然而依据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所限定的无
形性、时间性、地域性、专有性等特点。这些专有权将*终灭失而进入公
有领域,注意,这种失灭并非智力成果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失灭,而是专有
权的失灭,其价值或使用价值将被社会传承,形成社会无形资产。根据这
一界定,一切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终归属将从专有领域进入公有领域
转化为社会无形资产,由此上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一切处于公有领域的
人类文化和早年人类智力成果,均已成为社会无形资产。因此,社会无形
资产是一种客观存在。
社会无形资产的特性,主要可概括为八个方面,即:①无形性;
②公益性;③地域性;④时间性;⑤广泛性;⑥可组织性;⑦回归性;
⑧有价值。社会无形资产是广泛分布和普遍存在的,为传承人类文明和
传播、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社会无形资产往往被累积和云集于公益事业
的人类文化社会建制中,这些社会建制可称之为社会无形资产机构。兹
将社会无形资产机构定义为:公众通过合法途径和场所享有的合理使用
社会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等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非物质资产、资源待
遇的公有权力机构。其范畴主要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展览
馆、纪念馆、文化馆等,这些开放式的“公有权”与无形资产通常指
称的“专有权”和“私权”相对应而存在,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和使用价值。社会无形资产机构虽然也包含了部分特许权和有偿服务的
无形资产专营方式,但其主体的公有权形式并没有改变,其存在价值体
现出明显的社会效益。社会文明和发展意味着社会无形资产总价值量的
不断提升和增长,任何技术进步或立法都不能也不应改变这一社会发展
规律。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把文化基础领域的公益事业概括为社会无
形资产机构,让公众充分享有这些权益,这对信息资源的资产定性及社
会重新分配有着重要意义。
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无形资产机构,除具备社会无形资产的一般特性
外,还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图书馆在履行其社会职能时,有一个专有权
向公有权转换、资产和资源价值向使用价值转换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将
图书馆无形资产要素使用权向用户的无偿转让过程。而图书馆无形资产诸
要素及其以图书馆为中介的各种专有权价值,则是通过图书馆人力资源的
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过程来完成其向社会无形资产公有权使用价值的
转移的。由此完成信息知识的社会传播,故图书馆通常无直接经济效益,
以产生社会效益为主。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
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知识转移的速率和价值量。
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经济
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过程中,网络知识和信息的商业化运作特点日
益明显,信息传输受控于经济法规,尤其是知识产权法的调控,这种调控
集中体现在对信息使用权和传播权的控制上,这意味着知识(信息)从一
个节点转移到另一个节点必须受到价值规律和法律的制约。这样看来,信
息和知识在市场化运作中除自身具备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外,还附加了传播、
转移知识所应付出的代价。网络信息资源以信息商品(网络信息版权或使
用权)的方式出现,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具体表现方式,
实际上是经营价格的垄断性与其效用的反垄断性的统一体,这决定了信息
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的无形资产特征和使用信息产品时的社会无形资产特征
是并存的。这使图书馆网络资源权限定位处于“限制使用”和“合理使用”
的知识产权法的调控焦点上。国际图联(IFLA)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
与知识产权问题坚持不懈地参与了各种国际会议和立法活动,以促进在全
球范围内形成尽可能保障信息和知识自由传播的法律环境,捍卫图书馆的
利益,促进公益部门的价值。图书馆在世界范围内,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
战。正因为如此,加强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立法研究,并注重与知识产
权法及其他相关法规的兼容和衔接,是当前图书馆立法的难点。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为兼顾各方利益的平衡,必须服从和顺应网
络经济规律和法律的支配,图书馆在履行其社会职能时,也应履行其
社会责任,除享有网络信息资源“合理使用权”外,还应肩负知识产
权保护义务,这包括购买网络资源版权和使用权,以充当公众信息资
源的提供者,借此体现其社会无形资产公有权特性。图书馆在购买信
息商品特别是购买网络信息版权或使用权后,会使信息商品的价值迅
速转换为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得信息和知识的传播的社会无形资
产特征更加突出。这正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权限为公众带来的巨大便
利。也是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
施,趋向复合化、网络化、数字化、无形化发展的希望和机遇所在。
因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定位及其公共资源的积累,实际上
已伴有各种信息专有权和使用权的积累,为其知识资本运营奠定了更
加丰厚的基础。
运用知识资本理论,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本结构,是理解图书馆知识资
本的运营机制的基础。
知识资本理论认为:知识资本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与结构性资
本之和。但对知识资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存在不同的看法,书中就知
识资本结构的代表性观点及其不同的描述,结合图书馆实际,也进行了不
同的建模,旨在表明各种描述的意义及其与图书馆知识资本结构的关系,
并留有可以商榷的余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
知识资本=人力资源(未编码知识)+结构性资本(已编码知识资
产和经营性资产)
由此可得:
图书馆知识资本=人力资源(未编码知识)+结构性资本[信息资
源总量(已编码知识资产)+经营性资产]
式中要素简析如卜:
人力资源 主要指图书馆从业人员。每一个图书馆都是由具体的人
力资源组成的,图书馆人力资源是图书馆无形资产的创造者、收集者、
组织者、管理者,在图书馆知识资本结构中,是*活跃、*积极、*具
创造潜力的活动要素。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图书
馆人力资源的资本投入,这种投入便是人力资本。这种“以人为本”
的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通过人力资源投入、激励、优化组合,可
以达到未编码知识编码化、隐性知识显性化,促成人力资源集合劳动
力、集合服务力、集合创新能力、集合管理力等综合能力的价值和使用
价值的持续增值。
结构性资本包括已编码知识资产和经营性资产。
已编码知识资产 主要指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总量(存量配置和增
量配置),是图书馆结构性资本的主体。已编码知识资产不仅包括各类文
献的库存量、数据库资源量等信息量的账面价值,而且还包括网络资源使
用权、特许经营权、信息资源专有权、图书馆知识产权、馆誉等无形资产
价值量。这些价值量是图书馆内部结构资本要素,往往需要通过无形资产
评估加以确定。因此,图书馆已编码知识资产的价值并非各类信息价值量
(价格)的简单相加的账面价值,其实际价值和使用价值远远高于这一账
面价值,是对来自各类信息源编码知识的再编码,是持续的有规律的信息
集成和知识组合,故在已编码知识资产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已凝聚了图书
馆人力资本投入的历史成本价值,并包含了在动态中不断发展和连续积累
的无形资产价值量。而这一切都有利于图书馆知识价值向用户的转移。
经营性资产图书馆经营性资产是结构性资本的另一要素。指维持用
户服务系统运转的资产,包括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与用户受益面直接相
关,是图书馆外部结构资本。如图书馆各岗位设置的资本投入、馆舍装饰
费、阅览环境设计改装费、设备损耗维修费、系统维护与资源耗损更新
费、水电费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网络效应和功能与经营性资产的投
入有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图书馆及图书馆网络
资源共享,为知识价值的转移、传播、扩散提供了技术条件,采取何种技
术、规模和服务模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网络效应,当然也会发生不同的经
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图书馆经营性资产是围绕用户服务系统的运转进行的
资本投入,具有很强的外部特征,与用户的受益面或接受服务的方式直接
相关,*能体现图书馆知识价值转移的力度和无形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
反映了图书馆的资金投入、服务能力和组织能力。经营性资产是一项长期
的持续的投入,特别是其网络效应是值得人们注意的一项无形资产使用
价值。
图书馆知识资本结构研究所体现的丰富内涵是耐人寻味的,书中还就
各种建模进行综合分析,对构建“图书馆知识资本结构基本模型”进行
了尝试。并以知识资本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观点,
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知识资本结构框架内
进行整合研究,以期达到各种理论的互相兼容。
研究图书馆知识资本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探讨图书馆知识资本
价值的积累、增值、实现、管理、转移、运营的特性和过程。图书馆公共
资源的积累,是信息与知识的连续积累和连续编码的动态过程,也是图书
馆人力资源有目的、有计划的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活动,这种知识活
动是在与用户的互动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和使用的增值和转移的。因此,图
书馆知识资本运营不仅表现在资源的有序化的量的积累上,也不仅表现在
已编码知识价值的账面价格积累上,而是通过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设
法发现和构建与用户或读者特定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上和过程
中,从而满足用户或读者的认知需求和创新需求。由此可见,图书馆知识
资本运营*终实现的是知识价值向用户的人力资源开发价值的转移,这实
际上是一种使用价值、效用价值,以社会效益为主。
根据知识资本理论所进行的上述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机制可表
达为:
人力资源(未编码知识)+结构性资本[信息资源(已编码知识资
产)+经营性资产]+资源共享(公有权无偿服务为主)=社会效益
(知识资本)
式中任何一项要素的变化都能导致社会效益的变化。而将此式与同以
信息服务为主的咨询业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咨询业的无形资产专有权知识
资本运营方式为:
人力资源(未编码知识)+结构性资本[信息资源(已编码知识资
产)+经营性资产]+资源共享(专有权有偿服务为主):经济效益
(知识资本)
经对比分析,图书馆与咨询业知识资本运营的主要不同点是经营目的
和性质的不同,由此可甄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识资本特性,即图书馆的
以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以无偿服务为主要模式的社会无形资产公有权特
网络知识和信息的商业化运作引起的无形资产效应包括知识资本价值
积累和使用价值增值两个方面,咨询业资本投入遵循知识资本循环价值递
增原则:G—K—G’,G’>G是其目的所在;而图书馆资本投入遵循知识
资本循环使用价值增值原则:K—G—K’,K’>K是图书馆服务宗旨。两
者互为中介,在知识资本运营中分别完成资本循环(货币增值)和知识
循环(知识转移)。这便是“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机制——图书馆知识资本
运营机制”的机理在国家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起的作用。
四
根据以上思路,全书共设十章展开论述:**章无形资产;第二章社
会无形资产;第三章图书馆无形资产;第四章图书馆知识资本;第五章图
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第六章图书馆知识管理;第七章图书馆人力资源;第
八章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第九章图书馆立法基础与理念;第十章图书馆
发展趋势。归纳起来,全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各有侧重,着力点并不
是平均分配的。
(1)**部分是前三章内容,以无形资产研究为主。以“无形资产”
为切入点来引论和研究图书馆知识资本是必要的,因为知识资本与无形资
产和知识产权概念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关系,与主题研究是一致的。主要
内容包括无形资产与知识产权研究等必要的知识铺垫;提出社会无形资
产、社会无形资产机构、信息资源资产定性等新概念、新观点;并用新视
角辨析图书馆无形资产要素特征,是著作的特色研究之一。
(2)第二部分是第四章至第六章内容,以图书馆知识资本研究为主。
在知识资本理论框架下研究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机制及其信息资源管理和
知识管理,这种整合研究有利于理论之间的互相兼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传
统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建立了——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机制模型,
这一建树是课题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揭示了通过图书馆知识资本循环形成
的知识转移机制。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方法;图书
馆知识资本结构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图书馆知识资本在国家创新
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知识资本结
构中的针对性研究等。
(3)第三部分是第七章至第十章内容,主要是图书馆知识资本与图
书馆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以人为本”是知识资本理论倡导的
基本理念,因此独辟专章研究图书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工作人员的
和用户的);并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知识资本)进行了综合评估(目的、
性质、方法、内容);鉴于图书馆发展史、立法史以及网络化、数字化、
无形化发展趋向的一系列问题和实践,作者提出了当今图书馆定位、立法
的基本理念和观点。
本书**、二、三、四、七、八、九章及第十章第三节、第四节由课
题主持人毛赣鸣撰写;第五、六章由江西理工大学杨桂荣教授撰写;第十
章**节、第二节由王建雄撰写;黄盛卿负责课题外文翻译工作;朱昌
彻、李白茂教授参与了课题的策划、审核工作。毛赣鸣对全书进行了*终
统稿和定稿。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
**节信息资源管理综述
一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一)历史与发展
“信息资源管理”一词*初来自美国联邦政府官方文件管理即政务信
息管理活动中。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信息资源管理的是F.w.霍顿
(F.w.Horton)先生的专著《信息资源管理:概念与案例》(1979年)。
随后,他陆续出版了《信息管理手册:使信息资源管理变为易事》(1982
年)、《公共行政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10年的进展》(1985年)和《信
息资源管理》(1985年)等著作,对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
响,是世界公认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开拓者。
J.迪博尔德(J.Diebold)是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另一位开拓者。
1979年,他在《信息系统》杂志上发表了《信息资源管理——新的挑
战》和《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中的新方向》等两篇研究报告,明确提出
了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新领域,探讨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挑
战,成为拉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序幕的重要著作。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还出版了多部以“信息资源管理”为题的
专著,除F.w.霍顿和J.迪博尔德的著作外,具有代表性的还有:D.赫
塞恩(D.Hussain)等的《信息资源管理:80年代的机会与战略》(1984
年),书中分析了信息、信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功
能,信息活动中的人力资源、硬件与软件、通信手段、办公室自动化、项
目选择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B.R.里克斯(B.R.Ricks)等的《信息
资源管理:记录系统入门》(1988年),该书介绍了记录型信息从产生到
处理全过程管理的系统方法,包括系统规划、系统组织、系统人员、系统
控制等方面的内容;J.R.博蒙特(J.R.Beaumont)等的《信息资源管
理:基于知识的社会和经济的管理》,该书重点讨论了信息时代企业经营
活动的特征和组织的发展方向,基于信息的产业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
与管理等内容。
除美国外,其他国家的学者也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
力,取得许多研究成果,比较典型的有,英国学者B.克罗宁(B.Cro.
nin)主编的《信息管理:从策略到行动》(1985)和日本学者山田进的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等等。
在我国,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一大批
专家学者取得了骄人的研究成果。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
2005年6月,我国学者公开发表的论文超过700篇,并出版了一批专著
和教材,是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文献。
信息资源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孟广均教授和卢泰宏教授等人引
入我国的。早在1985年,孟广均教授就著文指出:“我国的信息资源很
多,经济的、科学的、技术的、政治的、文化的、教育的、军事的……现
在国外普遍认为没有组织的信息不再成为一种资源,因此都加强了对信息
的管理。”随后他又进一步明确了信息资源的概念,认为:“信息资源包
括所有的记录、文件、设施、设备、人员、供给、系统和搜集、存储、处
理、传递信息所需的其他机器。”1992年,孟广均与卢泰宏教授合作推出
了《信息资源管理专集》,对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
价,这可谓是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里程碑式的文集。其后,两人又在
1998年分别出版了代表作《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孟广均等著,科学出版
社)和《信息资源管理》(卢泰宏等著,兰州大学出版社)。我国其他学
者出版的专著和教材主要有:谢阳群的《信息资源管理》(安徽大学出版
社1999年版)、马费成等的《信息资源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黄重阳主编的《信息资源管理》(1--4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版)、薛华成编著的《信息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畴镛主编的《信息资源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和张润彤
等的《信息资源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几十种。
(二)概念表述
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目前有多种叙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信息资源
管理研究的开拓者之一F.w.霍顿先生在他的专著《信息资源管理:概
念与案例》中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一个机构的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
具的管理。他强调信息资源管理属于资源管理,是把资源管理的概念拓展
应用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管理上的结果。
B.R.里克斯和K.F.高(K.F.Gow)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
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这一重要的组织资源而实施规划、组织、用人、指
挥、控制的系统方法。
c.伍德(c.Wood)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中几种有效方
法的综合,它将一般管理、资源控制、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馆管理以及
各种政策制定和规划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并不是一种万
能的药方,也还没有发展到完善的地步,但它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J.R.博蒙特等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集合名词,它包括所有能
够确保信息利用的管理活动。
M.S.怀特(M.s.White)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以有效地确定、
获取、综合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信息需求的过程。
而w.O.梅德克(w.0.Maedke)则从企业角度来定义,认为信息资源
管理是企业中管理各种相互联系的技术群,以使信息资源获得*大利用的
艺术和科学。
w.J.马丁(w.J.Martin)等英国学者把信息资源管理等同于信息
管理,他们认为:“信息管理就是与信息相关的计划、预算、组织、指
挥、培训和控制过程。”
孟广均教授等在《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第二版)中认为:“信息资
源管理的主体是一种人类管理活动,管理哲学是这种活动的升华,同时又
是这种活动的指南,系统方法是这种活动的规则和实施程序,管理过程则
是这种活动在某一组织机构内部的具体体现。”
卢泰宏教授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
这三种模式分别是:对应于信息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
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与新的利用方式;对应于信息经济的经济管理模
式,其研究方向是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对应于信
息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
马费成等学者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
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
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
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图书馆知识资本概论 作者简介
p>毛赣呜,1957年5月生于江西省赣
州市,籍贯辽宁新宾满族白治县。现
任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中
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
图书馆学会会员。分别在《中国图
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
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资料工作》、
《情报科学》、《图书馆论坛》、
《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 《知识就是力量》、
《化石》、 《江西社会科学》、 《赣南师范学院学
报》等学报和杂志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著作有:
《图书馆无形资产引论》等四部。获全国图书情报
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一等奖、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委
址会…等奖等奖项十多项。业绩入编《小国当代科
技专家大典》等辞典中。
杨桂荣,1952年生,江西瑞金县
人。江西理工大学情报检索教研室主
任、教授。主要业绩有:出版《现代
信息检索》、《情报检索与计算机
信息检索》、《情报检索理论与实
务》、《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著
作四部;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基于网
络条件下的竞争情报搜集策略》等论
文一百余篇:获各级部门颁发的教学和科研奖十六
项;1996年lO月被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
院、小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五部委联合授
于“全国科技信息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朱昌彻,1946年11月出生于江西
省南康县,196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
科毕业,1983年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
生毕业,现为赣南师范学院副院长、
教授。1985年以来出版专著两部,主
编教材两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
篇,曾先后被张果喜教育基金会和曾
宪梓教育基金会评为优秀教师。
黄盛卿,1946年3月生,江西赣州
市人。196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
1991年毕业于英国艾丁堡莫瑞豪斯学
院英语教育与教学理论专业研究生。
曾任赣南师范学院外语系主任、副教
授,江西省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
表。参与《中学教师素质概论》、
《高师英语教学研究》等著作编撰,
主持江西省教学研究课题: 《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
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等多项,翻译并发表论文十多
篇。多次评为赣南师范学院“优秀教师”并获江西省
高校“优秀留学归国人员”荣誉称号。
李自茂,1965年生,广东兴宁
人,毕业于原江西大学经济系政治经
济学专业,现为《赣南师范学院学
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教授。主
要从事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编辑学
研究。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江西社会科学》、 《企业经济》等
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参编著
作一部,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江西省社
科基金、江西省教育规划科研课题,获各类奖多项。
王建雄,1970年7月生,江西南
康人,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技术部
主任,实验师,1991年毕业于吉林工
业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参与园家
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两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3.0¥32.8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2.4¥40.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钱基博讲古籍版本
¥8.8¥18 -
中国古书编例史
¥33.2¥65 -
中国的类书.政书和丛书
¥9.4¥13 -
文献学专题史略
¥15¥28 -
中国图书史十讲-插图本
¥21.8¥68 -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近代中国的学术与藏书
¥7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