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创意与传媒.中国经济与传媒评论.第一卷

包邮 创意与传媒.中国经济与传媒评论.第一卷

作者:李程骅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0-01
开本: 0开 Pages Per Sheet/16 页数: 280 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3.6(3.9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创意与传媒.中国经济与传媒评论.第一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9056716
  • 条形码:9787309056716 ; 978-7-309-05671-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创意与传媒.中国经济与传媒评论.第一卷 内容简介

  信息化、全球化、一体化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也是一个创意迭出的媒体社会: 经济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信息的传播方式又直接影响经济与社会的整体运行,经济和传媒的良性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整个社会的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传媒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该怎样发挥自身的功能,财经类媒体如何强化自身的专业性,传媒机构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如何实现互动、共赢?伴随着近年来财经类媒体的崛起、大众媒体的“经济化”,需要大批优秀的现代传媒人才,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如何培养出适用性的经济传媒人才?这些问题虽然不可能有阶段性的确切的答案,但值得当代传媒人、传媒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探索,以构建一个比较接近理想状态的和谐的经济与传媒发展、传媒与企业、传媒教育与传媒实践的社会生态环境。   正是基于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2006年金秋时节,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传媒界、经济界以及传媒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老总,相会在紫金山下的仙林大学城,共襄南京财经大学校庆50周年的重要主题活动——“中国经济与传媒发展论坛”,力图构建起一个多元的传媒学术平台,来深度探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意经济发展与传媒产业、经济传媒、传媒创新、文化传播等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代表们在论坛上所宣读的30多篇论文,围绕“传媒的创意与创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等主题充分展开,曾引起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并被作了重点报道,表明这些论文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今,这些论文要结集为《创意与传媒》一书,作为《中国经济与传媒评论》 丛刊第1卷出版了,在更大范围、更多的层面上进行传播,更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创意与传媒.中国经济与传媒评论.第一卷 目录

序言 构建“创意时代”的传媒创新平台 李程骅 一、 传媒创意与创新 拥抱“创意时代”: 中国传媒的战略选择 李程骅 用全球视野观察和分析传媒业发展的现象和问题 唐润华 打造跨媒体传播平台 实现品牌传播创新 ——从“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看品牌形象维护 闫 琼 电视栏目品牌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以中国广播电视十大名栏目《江苏新时空》为例 徐浩然 善用中国经济与外国传媒的软力量 ——中国企业的海外传播战略 周兆呈 媒介融合: 黏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 孟 建 赵元珂 试论传媒品牌系统的战略选择 宋祖华 创意与传媒 南京传媒产业竞争现状与竞争趋势分析 黄建远 广播电视产业体制的创新与突破 刘成付 二、 传媒变革与整合传播 后现代语境下及后大众传媒环境中的品牌创新之路 包文菁 浅析中国数字电视的品牌建设策略 杨尚鸿 邬建中 报业数字化出版的变革与转型 ——从腾讯·大渝网的创新运营说起 赵中颉 蔡 斐 杨 豪 中国传媒产业链构建路径研究 张春华 樊士德 零售巨人的中国路 ——沃尔玛在华的企业形象传播个案分析及规律启示 陈 璐 破解电视频道经营中的电视剧“迷思” ——从“独播剧”现象说起 张 健 浅议期刊的品牌形象建设 唐 敏 金萍华 画传: 读图时代的成功创意 张 蓓 整合优势资源 寻求高位突破 ——浅析《扬子晚报》新一轮改版 唐 敏 王漱蔚 试论新闻报道策划的创新 方大鹏 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李 平 李程骅 三、 文化与传播 把脉媒介全球化中的中国文化传播 刘鸿英 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播 ——以网络传播为例 尉天骄 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庄晓东 目录 提升文化传播力对中国崛起的重要意义 张晓群 徐天祥 香港电影产业的创意策略 ——兼谈香港电影产业的经济文化脉络 司 若 全球化时代中国音乐文化传播的困局及对策 徐光翔 周 伟 提升民族文化传播力的新路径 ——论传播学意义上的“易中天现象” 顾 海 古典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的有效传播 陈 协 传媒社会中媒介的历史观讨论 刘笑冬 网络时代大众传播的显性理念 蒋建梅 美国媒体近年来对华态度及对策 黄田园 郭春萍 四、 文化与创意产业 南京都市圈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李程骅等 论南京都市圈创意产业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戴文红 浅论文化创意产业与传媒经济的兼容关系 王漱蔚 链接: 瞩目南京三大创意产业园 沈萌萌 五、 媒介消费与调查 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媒介消费研究 ——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的判断与分析 李程骅 宋祖华 黄建远 戴文红 江苏农民媒介接触现状调查与分析 石艳艳 唐 敏
展开全部

创意与传媒.中国经济与传媒评论.第一卷 节选

信息化、全球化、一体化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也是一个创意迭出的媒体社会: 经济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信息的传播方式又直接影响经济与社会的整体运行,经济和传媒的良性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整个社会的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传媒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该怎样发挥自身的功能,财经类媒体如何强化自身的专业性,传媒机构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如何实现互动、共赢?伴随着近年来财经类媒体的崛起、大众媒体的“经济化”,需要大批优秀的现代传媒人才,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如何培养出适用性的经济传媒人才?这些问题虽然不可能有阶段性的确切的答案,但值得当代传媒人、传媒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探索,以构建一个比较接近理想状态的和谐的经济与传媒发展、传媒与企业、传媒教育与传媒实践的社会生态环境。 正是基于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2006年金秋时节,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传媒界、经济界以及传媒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老总,相会在紫金山下的仙林大学城,共襄南京财经大学校庆50周年的重要主题活动——“中国经济与传媒发展论坛”,力图构建起一个多元的传媒学术平台,来深度探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意经济发展与传媒产业、经济传媒、传媒创新、文化传播等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代表们在论坛上所宣读的30多篇论文,围绕“传媒的创意与创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等主题充分展开,曾引起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并被作了重点报道,表明这些论文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今,这些论文要结集为《创意与传媒》一书,作为《中国经济与传媒评论》 丛刊第1卷出版了,在更大范围、更多的层面上进行传播,更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